王艳红
(山东济宁乔羽小学)
什么是兴趣?兴趣是指个体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而积极情绪。学生的数学兴趣,就是指学生力求认识数学的心理倾向。表现为对数学学习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情绪。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注意集中,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让大脑处于活跃状态。这种状态,使学生接受教学信息的最佳时期。它能够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对数学是否有兴趣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理解数学,明确数学学习的意义,增强学生的进取心和学习动力,使学生变“要我学”为“为我要学”。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有效措施。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推进素质化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正处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初级阶段,对于新事物有着积极、活跃的心理因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牢牢抓住他们的这一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让学习变为一种乐趣,从而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现行教材中的数学问题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学生较难从抽象的数学内容中发现其本质属性。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创设有利于学生思考的生活情景,让他们置身于生活的氛围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和欲望。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结合教学内容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分蛋糕”的故事:一天,小华过生日,妈妈把蛋糕平均分成4 块,准备把4 块蛋糕分给爸爸、妈妈、小华和弟弟每人一块,弟弟看到自己只分得一块,急了,说:“我要两块。”妈妈笑了笑,把蛋糕平均分成8 份。这样,每人都分得两块蛋糕,弟弟高兴地吃起蛋糕来。故事讲到这里,我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以上两种分法,哪种分法弟弟吃得多?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很快地判断出两种分法每个人吃的同样多。”我接着问:“妈妈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弟弟的要求的?你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知道了。”这样,新课的导入水到渠成,而且学生从中体会到了数学的无处不在,学习热情得以激发。
教学中,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根据教材,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编制成一个小故事。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课一开头,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花果山中3 个小猴子吵着要猴爸爸买甘蔗给他们吃:最小的猴子嚷着要根数多,老大自认为很懂事说:‘我只要一根,但要最长的。’精明的老二说:‘我不要最长的,也不要根数最少的,但根数要比大哥多,比弟弟的长一些。’猴爸爸思考了一下,买来3 根同样长的甘蔗,将第一根分了一半给老大,将第二根平均分成6 段,取了3 段给老三,将剩下的一根平均分成4 段,给老二2 段。三个猴子高兴极了,都认为爸爸对他最好。同学们,猴爸爸分得公平吗……公平不公平,学了新课自分明。”学生兴趣盎然地步入了新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数学活动时,要想方设法让课堂“活”起来。我认为可采用游戏活动的形式,游戏活动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动中用,从而有效地激发起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数的顺序”时,可利用数字卡片、鸡妈妈和小鸡头饰玩“小鸡排队”的游戏,音乐声中,鸡妈妈带领小鸡来到草地上找虫子,玩到太阳落山了,鸡妈妈让小鸡按顺序排队回家,游戏反复进行,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通过游戏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在玩中学得知识,获得发展。
如果能够在数学课上创设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让孩子们怀着求知的欲望和愉悦的心情学习数学知识,就会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课堂就会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在教《正数与负数》的第一课时,我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开展了一次小型的知识竞赛,答对加10 分,答错扣10 分。竞赛的问题有:我们班级有多少女生?今年的校运会是第几届?一个月饼分给4 个人吃,一个人吃多少?教室里一个人都没有怎么表示?这些结果的答案都是小学里面学过的数:整数、序数、分数、小数、0 等等,既让学生回忆了学习数的过程,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比赛结果中自然出现了扣分,那么提出来的问题就是:如何用数表示扣分呢?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感受到要表示一对相反意义量的需要,原来学习的数已经不能满足新的需要了,必须引进新的“数”,在这样的情境下学习“正数与负数”,就水到渠成了。
总之,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敢问、想问、善问,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