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改革的深化,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应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英语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以学生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英语合作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在分组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学生性格特点以及特长等方面因素,导致学生在分组讨论的时候出现参与度不平衡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英语成绩比较差的学生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和同组学生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存在差距,不愿意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中,最后导致小组合作学习中,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参与度比较高,经常积极发言,然而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参与度比较低。
主要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理解不够彻底,只是理解合作学习表面上的意思,认为在上课之前将学生分组,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即可。事实上,有些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足够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展开的讨论也是毫无意义的,不但学生没有进步,反而对学习的知识存在很多疑问,所以不利于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第二点,教师不敢真正放手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主要是担心学生在小学合作学习的时候,出现教学失控的现象,同时教师还会担心学生的成绩。
合作学习教学方式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内容,有的时候,没有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价值的内容被教师选择用于讨论,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价值。比如在My family一课中,设置用英语介绍家庭中的成员这样的问题,没有必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作为初中学生对于father、mother、sister等单词已经完全掌握,没必要在进行训练。
合理分组是提升合作学习效率的基本保障,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分组的过程。教师在分组之前,应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其中包括学生的性格、学习成绩以及爱好特长等。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有共同话题或者是共同的爱好,同时应该注意的是保证小组成员的英语水平有层次性,这样能够实现互相帮助的目的,从而达到合作学习的真正目的。小组学习过程中,合适的教学内容对于课堂教学效果十分重要,所以,应该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学习“I want to be an actor”一课时,引导学生以自己向往的职业为主题,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及热情,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会把自己喜欢的职业告诉给小组其他成员,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对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应该具有充分的了解,并且能够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认识,在上课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将一些具有讨论价值与意义的内容提出来,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同时,教师应该放手,完全放心的让学生自由的加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消除心中的顾虑,相信学生会做的很好,并且对于学生小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分歧或者是激烈讨论的问题,教师应该给予正确的解释,并且正确指导学生讨论的方向,因为学生认知能力以及辨别讨论方向的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教师的帮助,才能够进行有效的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形式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内容,所以教师应该精心设置话题,强化学生合作学习的准备。比如,在学习“What a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时候,教师可以针对UFO设置讨论的话题,激发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并且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