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与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困境与对策

2015-08-15 00:49:27明,张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资格证书职业资格办学

张 明,张 欢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一、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是指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中国教育机构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同境外教育机构或者企业共同举办的教育机构或合作项目[1],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走上国际化道路的一条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目前主要采用“3 +1”“3 +2”“2 +1”等合作方式[2],本质上是以嫁接式、单校园、双文凭的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要办学模式。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院校在借鉴国外办学特色和管理经验、建立课程标准、完善专业建设、促进师资队伍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我国高职院校经历了20 多年的中外合作办学实践后,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合作办学项目模式单一,层次偏低,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高职人才培养特色难以体现。鉴于中外合作双方主体的利益诉求,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优势更多地表现在为高职学生出国留学打好语言基础上。对于不愿意出国的高职学生而言,毕业时获得的外方大专文凭在求职时体现出来的优越性并不是特别突出。目前,由于高校生源总体减少、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总体较低、学生及家长对待出国留学的态度日趋理智等各方面因素影响,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吸引力正在大大降低,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良性发展。

二、我国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推行现状

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是指在相关专业领域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组织或机构,按照国际惯例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经过严格的程序,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际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3]。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具有职业性和国际通用性等特点,与国内职业资格证书相比,含金量更高、国际竞争力更强。目前,我国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分三种引进途径:一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引进的。如:2000 年至2009年10 月,先后有16 个国外职业资格证书和4 个项目通过我国主管机构的审核和注册,总计142 个级别和单科证书,成为我国职业资格证书资源的重要而及时的补充。二是由国家外专局等国家部委和一些专业协会引进的。如:由国家外专局培训中心引进的国际市场与营销职业资格认证项目、美国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认证项目、项目管理资格认证体系和美国国际进出口协会职业认证体系等。三是由高等院校引进的国际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是通过国际交流和合作办学等形式引进的。如:澳洲的TAFE 职业教育证书和英国的HND 证书。我国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存在着引入证书类别相对集中、证书含金量不高、考证体系本土化、考证费用较高、报考学生规模较小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在我国的有效推广。

三、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困境

我国于2001 年底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与世界贸易运行机制接轨,国际社会、经济全球一体化对于具备国际职业资格的人才需求十分迫切。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首要任务。引进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对国际竞争、与国际认证制度接轨的重要策略。如:在外向型经济相对比较集中的东部省份江苏省,就在《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了实施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引进计划,到2020 年,职业院校20%以上的专业课要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4]。目前,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面临着一些困境,主要如下:

1.缺乏相应的国际通用职业资格制度

我国没有实行职业资格劳动准入制度,因此,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建设一直没有完善。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分别由教育主管部门和劳动、人事行政部门管理和颁发,没有实现有效衔接。我国引进的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原则上应该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有同样甚至更高的地位与效用,但由于我国职业资格劳动准入制度的缺失,国际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没有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证书含金量没有充分体现。一些企业,包括国际企业,在招聘时对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并没有必须要求,认可的是国内学历文凭。如:CIMA 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的CIMA 管理会计证书受到世界500 强企业雇主的一致好评,持证者待遇十分丰厚;但是,持证者到国内企业就业,不一定受到认可。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高职院校引入国际职业资格证书的积极性。

2.欠缺中外合作办学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学分的充分互认

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在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合作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其审批和管理由我国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而其中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则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和管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绝大部分是学校与学校的学历教育合作,通过与国外企业或行业合作的项目还非常少,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合作方面项目就更寥寥无几了。国际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机构会授权一些培训机构开展培训,而这些培训往往独立于日常教学体系之外,面向在校生和社会人员招生,额外收费,学分也不能与中外合作办学学分互认。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历教育的学分一般由中外学校认可,而外方学校的课程并不都能和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互认,导致中外合作办学学分和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学分不能充分衔接。

四、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对策

1.完善职业资格制度,发挥政府统筹作用

实施职业资格制度对教育教学有直接的影响和指导意义,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引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是对我国职业资格制度的有效完善。政府要统筹引导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在我国的推广实施。首先,政府和学校在引入国际通用资格证时,要充分论证其在我国的通用程度,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市场需求科学选择引入证书的种类和门类。其次,加强教育、劳动和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的合作,逐步构建完善的国际通用职业资格体系。劳动和人事部门要强调执行职业资格劳动准入制度,教育主管部门要鼓励高职院校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国际通用职业资格标准,并在法律法规方面给予政策保障,营造推行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良好的外部环境。如:江苏省教育厅在2014 年《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申报指南》中明确规定了设立中外合作非学历课程培训、引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的合作项目是属于中外合作办学的范畴,这是政府层面对于引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的有力推进举措;但是,目前合作办学引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只能对在校生二次招生。如果政府能够鼓励一部分合作办学经验成熟的高职院校与国外职业培训机构或者企业合作开展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项目,并且面向社会招生或者面向应届高考生招生,那么这能对高职院校开展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创造更好的条件,从而能更大力度引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标准。

2.创新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突出国际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特色

高职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要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色,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创新合作模式,努力寻找中外合作办学的新出路:一是针对性地选择已经有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的外方合作院校和项目,将国外证书学分直接衔接到合作办学学分中,实现合作项目学生在学习国外优质课程的同时,能获得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尝试与国外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或企业合作,举办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这种模式虽然目前不是中外合作办学的主流形式,却是现有社会发展形势下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有效补充。职业教育要体现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积极尝试引进国际通用的职业标准,建立国际通用职业标准体系,培养符合国际通用职业标准的人才,发挥为社会输送能参与国际事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突出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

3.深化中外合作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国际参与技能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良性发展,关键在合作项目质量的提高。要实现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对接,高职院校需要把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的课程标准细化,融入到中外合作项目课程当中,一门课程覆盖某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或是一种职业资格证书由几门课程共同完成,真正实现“课证融通”,这样既有利于课程的对接,又有利于推进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国际化进程。要培训和配备一支“双语”“双师”型教师队伍,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积极争取地方支持,与行业、企业形成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强化与企业行业合作培养环节,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入国际通用职业考评机制对学生进行考核,采取模块化与过程性考评程序。学生在毕业时既能获得学历证书,也能获得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应加强与国际行业或协会的协调,在学校设立相应的职业资格考核认证中心。总之,通过中外合作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合作项目以国际职业认证为导向、以职业胜任力提升为重点的特色,真正实现人才国际参与技能的提高。

[1]丛圆圆.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问题及对策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4.

[2]张丽.江苏省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199-201.

[3]李传彬.我国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32):11-14.

[4]吴杭萍.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和实效性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7:40.

猜你喜欢
资格证书职业资格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解读
劳动保护(2019年3期)2019-05-16 02:37:50
职业资格制度的执行困境
法大研究生(2017年1期)2017-04-10 08:54:52
国务院再取消6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的应用研究——以安防技术应用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例
论高职院校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必要性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探析及启示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