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盐阜中学 韩飞
对于语篇的连贯性与篇章衔接的分析首先应当在特定的背景下展开。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让学生们对于篇章的创作背景以及文章后涵盖的文化要素形成具体的认知,这会在语篇分析时起到很好的辅助功效。任何一篇文章都有着具体的创作背景,有的文章后的文化要素还非常突出。这些都是教师在阅读教学时需要重点把握的要素。只有对于语篇的文化背景有良好的认知,学生才能够更为准确而深入地领会文意,阅读教学才能够收获更好的成效。
本文将以模块3《Unit 2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aracters》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为例。首先,教师在讲授这篇文章时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大家对于语篇的文化背景展开相应探究。这个语篇的话题“汉字”是学生熟悉的,然而汉字的发展是学生陌生的内容。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略归纳为五个阶段:声、形、象、数、理。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汉字入手,和学生谈谈这些汉字是从何而来的,是怎样演化成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汉字,从一方面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图式,教师也可以谈谈其他的汉字,从另一方面扩充学生的背景知识,为下一步语篇的理解做好准备。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教学准备工作,学生只有对于文章的创作背景有一定认识,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展开对于语篇连贯性与衔接性的分析,进而更深入地体会文意。
在展开语篇的连贯性与衔接性的分析时,首先,应当对于语篇的语言情境的描述进行分析,这是从一个抽象的层面分析语篇的连贯与衔接的过程。对于整篇文章的语言情境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与感知,这不仅是让学生从整体层面获知文意的方式,这也会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文章的连贯性与衔接模式,并且能够让大家对于整篇文章的结构形式一个基本认识。同时,从文章的语言层面来感知篇章的连贯性与衔接方式也是一个必要的阶段,这将会让学生对于篇章的整体语言风格以及文章的文体有清晰的认识,这些对于文本阅读将会是很好的辅助。
本文谈到的整篇文章描述的是汉字的发展,汉语不同于西方语言在于汉语使用汉字来代表一些想法、事物和行为。教师可以引导大家从语言的范畴、基调等来展开对于整篇文章的语言情境的分析。对语篇的情景语境进行描述以后,教师可以进一步与学生讨论语篇产生的情景语境对语篇的影响。例如,在话语基调中,笔者可以与学生讨论一般说明文应该怎么写。会有什么样的层次,一般采取怎样的结构。像本文中的总分总结构是非常常见的结构,要细致地描述被描述的物体,文中经常会出现细节描写,如本文中仓颉的故事。这些都是很值得分析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究将会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整篇文章的连贯性与衔接性,进而深化学生对于篇章的理解与体会。
语篇分析的连贯与衔接当然离不开对于整篇文章的结构的分析,这也是从细处来分析文章的连贯性与衔接方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段落或者是相连的几个段落让学生来体会语言间的连贯与衔接。尤其是要让学生找到文章衔接的一些基本方式以及重点语句。这些都是分析整篇文章时非常重要的信息,也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篇章连贯与衔接的教学素材。
这篇文章从衔接关系上讲,整个语篇是平行型推进程序。整个语篇都是以Chinese character或Chinese writing为主位的,每一个小句的主位相同,述位变化。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大家通过主位推进程序来了解各个成分和部分之间的衔接,了解语篇的发展程序,还要了解语篇的组织原则和规律,发现此种类型的语篇的典型结构和组织方式。这些都是语篇分析时的教学重点,对于这些核心内容的把握将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对于篇章连贯性与衔接性的分析,并且促进学生对于文意的理解与体会。
语篇分析的连贯与衔接理论能够很好地为高中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提供指引作用。在进行语篇的连贯性与衔接性的分析时教师可以逐层深入地展开。首先,要让学生对于文章的创作背景以及文章中包含的文化要素有所体会,这是语篇分析的前提。随后,教师应当引导大家从整体层面来感知语篇的语言情境,帮助大家从整体上感受篇章的连贯与衔接。最后,可以深入到文章的结构中来体会文章的结构设置,这将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篇章的连贯性与衔接性。
[1]彭静.语篇翻译中的衔接[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2]严轶伦.基于知识解析体系的语篇综合分析模式[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