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朝霞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 成都 610068)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及其培育路径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成为学界的焦点和热点。特别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以来,学界、政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日益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办公厅随即又颁发权威性文件,指出:“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理性应对当前国际国内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并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好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探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化路径,提高其实效性,已是思想道德建设不可回避的当务之急。
坚定理想信念和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旗帜。缺乏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共产党人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是170多年来共产主义运动中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所证明了的。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武器,是帮助人们正确看待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亦是灵魂和基础,它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因而也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和方向。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要的根本的就是帮助人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恩格斯曾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要通过人的头脑,甚至吃喝通过头脑感觉到饥渴而开始,并且同样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饱足而停止。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意识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以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这种“理想的力量”就是信仰动力,正是靠着这种“理想的力量”,即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力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发展,才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邓小平同志曾经在总结我们革命胜利的原因时讲:“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够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可见,理想、信念、信仰等思想、观点和主张,足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改变国家民族甚至个人命运的力量。
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作为文化的上层建筑和思想体系,它能把多种意识形态整合起来,形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通过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巩固全民族精神纽带、打牢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凝聚民族共识和力量的必然要求。其根本的和首要的就是抓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坚定国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经过20多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中我们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全国人民基本形成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民族凝聚力。但是面对全球化、网络化、后现代化中,国际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多元多样多变因素的冲击,一部分国民仍然存在功利化取向、政治淡化、理想失落、信仰缺失、崇尚多元等价值迷失或混乱的心理现象。在党内,“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在学界,面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裹挟和干扰,有学者提出废除“国家意识形态”或者“国家哲学”;有学者主张“开放的马克思主义”,即认为“不需要重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把它树立为一种意识形态或正统体制”。在民间,各种风水算卦等迷信活动、拜金主义、消费主义思潮等等不利于凝聚民心、凝神聚气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和行为四处蔓延。有鉴于此,需要从源头抓起,从主要矛盾抓起,从矛盾的主要方面抓起。在当下意识形态建设领域,就是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抓起,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和指导地位。
多年来的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实践告诉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思想就会去占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以来,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一以贯之地在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渗透教育和宣传思想工作。比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理想信念融入各级各类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党校教育,以及理论研究和不同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以大众化、生活化、通俗化的形式渗入各种文艺活动、民间习俗、大众传媒和网络传播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诸多的教育传播方式中,学校特别是高校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201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要把高校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教学和研究队伍建设,以便发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示范效应和辐射效应。这为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明确的导向和有力的政策支持。
目前,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从效果上看,还很不够,比如,在如何增进受教育者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对社会主义运动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准确把握等问题上,从内容的转化和方法的创新等方面有待广大理论教育和宣传思想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但是,无论如何,搞好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阵地和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在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这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要的、必然的合理化路径。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人们的思想价值取向、价值选择、价值实现和价值创造的具体行为是否以“三个倡导”为人生价值取向和日常行为准则。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观层面,就是要把人们不符合“三个倡导”的行为价值取向引导到三个倡导上来,把多样化的思想价值取向整合到“三个倡导”上来,用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服人、引领人、整合人的多样化思想,即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和思想价值取向,形成对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个人行为准则的价值认同。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和本质规定,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就抓住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当下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多样化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异彩纷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国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干扰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弘扬和彰显。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基于当下国民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与现状,急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整合并规制国民心态中存在的多样化价值取向,以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中国梦。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的渗透出现新特点,他们打着:“民主”、“自由”、“人权”、“宗教”等旗号,内外勾连,借题发挥,蓄意炒作;国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有所滋长,思想理论领域的杂音时有出现。多种社会思潮,欲争天下。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从来没有停止思想领域的斗争,始终保持鲜明的阶级性、革命性及时代特色,引领社会思潮,并在斗争中经受了检验。在全球化的经济浪潮中,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的和平演变战略就是借中国入世之机,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西化、分化、溶化、淡化、腐化、丑化,在与我国进行国际贸易中,借商品交换的外壳,趁机推销其渗透有所谓“合法”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把西方价值观、人权观、自由观渗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这些现象导致在一些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中普遍存在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多样化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以致整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被污染化的倾向。
理性应对当前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多元化情形,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在意识形态领域有必要加紧实现党中央早就提出的两个“最大限度”,即“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就是要让全体国民在“建设怎样的国家、建设怎样的社会、培养怎样的公民”问题上形成共识,把人们多样化的思想和行为引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上来。
综上所述,理性应对国际国内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潮和思想价值观交流交融交锋的复杂局面,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就要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整合到“三个倡导”的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人行为准则上来,切实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多样化价值取向的引领整合。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国人在价值层面的理论武器,这一理论武器只有“掌握群众”,才能转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精神纽带和思想道德力量,进而转化为全民共建共享的物质力量和物质成果。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在新时期的继承、丰富与创新发展。一定程度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与我们的公民道德建设,在思想内容上有着契合性;在实践行为上,有着互动性,二者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关联。增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的有效路径,在微观层面或实际行为操作层面讲,就是要架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公民道德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
基于人的思想道德认知规律与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规律,无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都无一例外地要把宏观的科学理论和道德指引贯彻落实到群众的实际行为中去,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中共中央在2001年就制定和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并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公民道德建设基础上,党中央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从价值层面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2012年党的十八大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练表达为“代表最大公约数”的“三个倡导”,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可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的创新发展。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了更好地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和价值观培育践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及时颁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了“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指出要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显然,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民道德建设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和指向,二者互为实践路径和培育载体,具有内在逻辑上的共通性。比如通过家庭、学校、社会领域的共同性培育路径,充分利用文化的、物质的、活动的、制度的互动建设载体,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于公民道德建设之中,寓公民道德建设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之中。充分发挥共同互用的社会资本或社会资源,创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民道德建设间的有效良性互动,有待全方位拓展其实践领域、渠道和方式。秉承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曾经指导前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理论建设中的经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规范“渗透到群众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长期性、系统性、社会性的“铸魂工程”。有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与公民道德建设的良性互动效应,除了人们的“自律”即“自我教育”以外,还需要一定程度的“他律”即“外在灌输”。“他律”行为包括强制性和非强制性。其中,强制性的“他律”,即“制律”,在现代多元社会是不可或缺的,这就是法律的制度、体制或机制保障。唯有具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保障,才能对道德教育的主体、客体、中介等诸多系统性要素间的良性互动形成监督机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系统诸要素内部、公民道德建设系统诸要素内部,以及两个系统要素间的有效互动,都需要借助由上而下的强有力领导和管理等外在“他律”、“制律”因素的促进作用,才能使二者良性互动效应最大化。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特别强调,要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组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水平,形成在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社会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齐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要求着力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和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并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形成齐抓共管的校内外协力工作新格局。当然,在公民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良性互动问题上,如何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互动机制,还有诸多有待创新的空间。
[1]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邓小平文选(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9-09-28.
[6]亮思.意识形态“多元论”与坚持马克思主义[J].理论探讨,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