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对策

2015-08-15 00:51陈瑾
中国农业信息 2015年4期
关键词:水产养殖户畜禽

陈瑾

(浙江省桐乡市农业经济局,桐乡 314500)

1 桐乡市农业面源污染状况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流失的化肥、农药,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造成的污染以及农膜、农作物秸秆、人粪尿、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农业农村废弃物所造成的污染。

1.1 化肥、农药流失污染状况

据统计,2014年全市农作物累计播种面积为5.7690万hm2,化肥总使用量总 (标准量)为7.0142万t,折纯量为 2.2505万 t(其中总氮 1.6580万 t、总磷 4 160t、总钾1 765t);化肥使用强度为390.1kg/hm2。全市使用农药折纯量为1 388t,平均农药使用强度为35.7kg/hm2。

1.2 畜禽污染状况

至2014年12月,统计局数字显示该市生猪存栏9.44万头,出栏60.83万头;羊存栏22.14万头,出栏28.67万头;兔存栏16.80万只,出栏43.74万只;禽类存栏293.45万羽,出栏989.99万羽。据第一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数据,该市11.28万头生猪养殖排泄物总氮排放334.59t,总磷排放45.07t,COD排放 702.07t,氨氮排放162.61t。全国畜禽养殖业COD、总氮、总磷的排放量分别为1 268万t、106万t和16万t,分别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1.9%、21.7%、37.7%,分别占农业源排放量的96%、38%、65% (引用金鉴明中国工程院院士报告)。

1.3 水产养殖污染状况

该市水产养殖面积1 720hm2,水产品总量1.6万 t,总产值4.19亿元。据第一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数据,753hm2水产养殖面积总氮排放74.31t,总磷排放12.41t,COD排放713.23t,氨氮排放25.01t,铜排放23.56kg,锌排放75.76kg。依据 《浙江省水产养殖废水排放要求》(DB33 453-2006)一级排放标准: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总氮含量3.41mg/L,超标准1.5 mg/L的1.27倍;总磷0.57mg/L,超标准0.20mg/L的1.85倍;其他指标符合该标准要求。按照实验数据,除COD、SS等指标外,通过沉淀处理其他指标均可下降50%以上,因此,该市除甲鱼温室养殖、乌鳢冰鲜鱼养殖等重污染养殖模式外,大部分均可通过养殖期间水体原位修复达标排放。

1.4 农村其他污染状况

2014年全市农膜覆盖总面积415hm2,地膜覆盖面积366hm2,年需投入农膜约1602t,全市农膜回收率95.5%;年产农作物秸秆总量约23.3万t,秸秆综合利用率90%以上。

2 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情况

2.1 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情况

2.1.1 畜禽养殖排泄物污染治理

⑴污染防治政策措施不断出台。近几年,该市先后制定 《桐乡市畜禽养殖发展规划》、 《桐乡市关于全面推进生猪养殖业转型发展的意见》、 《桐乡市开展清理违章猪 (禽)舍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 《桐乡市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明确治污要求。⑵违建畜禽养殖棚舍不断清理。截止2014年11月底,全市清理拆除猪舍6 571户,拆除面积61.16万m2,生猪存栏量较年初减少9.6万头,削减比例44%,争取将现有存栏量控制在10万头以内。⑶畜禽粪便收集处理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大力扶持以畜禽粪便为原料的有机肥生产企业和畜禽粪便收集处理系统建设,形成了以5家有机肥厂为主体,覆盖全市的畜禽粪便收集、加工体系,年可处理猪粪、鸡粪12.7万t(约占全市畜禽可收集干粪70.5%),生产商品有机肥3.1万t。⑷沼液综合利用平台不断延伸。扶持果园、蔬菜基地或灌溉泵站建造沼液贮存池和肥水同灌设施,全市已累计建成沼气池总容积2.8164万 m3,沼液储存池 2.9044万 m3,年处污能力110.23万t,年产沼气186.96万 m3,年可产沼肥 99.21万t。所产沼气可折算成煤气5.3693万瓶,年可为农民节省628万元燃料费;沼肥可供3.3333万hm2耕地用肥,按节约肥料及农药支出80元/667m2,增加农产品附加值100元计算,年可增加效益9 000万元。⑸生态循环模式应用广泛。通过刻苦攻关,该市成功探索了蝇蛆处理猪粪模式,还自行设计了猪粪自动化周转场、提升机,铺粪机等设备,已申请国家专利10余项。2014年5月正式运行,年处理猪粪1.1万t(2.5万头猪的粪便),年生产有机肥7 000t。⑹长效管护机制不断完善。市政府出台《桐乡市畜禽养殖 (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工程长效管理实施方案》,全市组建8个长效管理队伍,扶持两个沼气服务专业合作社,落实了管护措施,2014年实施沼气池大出料298次,清运猪粪6.04万 t,处理沼液2.1167万t,沼气池维修645次。6个规模养殖场完成污水纳管工程建设,沼液入污水管网3 422t,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7.12%。

2.1.2 病死动物收集处理情况

一是出台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实施方案。制定出台 《桐乡市构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实施方案》 (桐政办发 〔2014〕34号),将工业化处理项目建设纳入省 “十二五”规划,落实市级专项保障经费650万元,各相关部门特事特办,畅通绿色通道,给予项目全面支持。二是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实现全面运行。桐乡市恒生动物生物处理厂主要负责全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和营运工作, 2014年6月,总投资近 1 000万元、日处理能力20t、覆盖全市的病死动物处理中心已建成,目前已正式投产运行。三是加快推进病死动物收集中转站建设。按照 “全自动、零接触、数字化监控”的总体要求,各镇 (街道)已组织开展病死动物收集中转站建设,确保工业化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全域覆盖。

2.2 水产养殖污染治理情况

2.2.1 以培训宣传为手段,引导水产健康养殖

一是通过主推技术和品种,推广生物修复、底增氧、混套轮养等生态养殖模式,推广中华鳖日本品系、杂交鳢等优质品种;二是通过培训和走访,查漏补缺提出改进意见,实地参观扩大示范效应,全面宣传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2.2.2 以项目建设为契机,示范设立应用典型。

依托菜篮子项目新建污染治理设施105hm2;新建8 000m2的温室甲鱼养殖污染治理试点。

2.2.3 以组织管理为抓手,规范无害化处理模式。

发挥合作社的主体作用,争取项目资金建设温室甲鱼污水处理和无害化处理池,引导合作社的组织运行机制行使管理职能。

2.3 减少化肥农药施用与流失治理情况

2.3.1 实施减肥增效沃土工程

全市推广商品有机肥1.5万t,专用肥2 600t,多元复合肥8 500t,化肥总用量 (折纯)为2.2505万t,以全市累计播种面积5.7690万hm2耕地计算,化肥使用强度为390.1kg/hm2。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3.8867万hm2,在粮油、蔬菜作物等作物上的覆盖率达95.4%。建立市级千亩示范方两个,乡镇 (街道)百亩示范方8个,示范面积1 600hm2,开展肥料田间试验3个,从田间初步考查看,配方施肥节省纯氮3kg/667m2,节省肥料成本12元左右;测土配方施肥区平均增产稻谷18 kg,增产幅度达到3%;水稻667m2增产与节肥两项可增收48元,仅水稻配方施肥共累计增加效益960万元。

2.3.2 实施农药减量增效工程

全市使用农药折纯 (主要元素为N、P)约78t,平均农药使用强度为2.08kg/hm2。全市开展农药减量控害增效示范区建设1 847hm2,根据典型调查,实施区新型植保器械应用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70.3%,水稻整个生育期使用农药3.8次 (不含除草剂),667m2农药用量 (有效含量)227g(除草剂不计,下同),而非实施区水稻田平均用药 5.0次,667m2农药用量 (有效含量)240g。每667m2农药纯用量减少13g,减幅5.4%。农药成本实施区内平均81.1元/667m2,而非实施区平均100.4元/667m2,667m2节约农药成本19.3元。水稻667m2产量增产5kg,计算减少农药成本和人工成本,加上增收效益,667m2达49.3元。

3 主要问题和困难

3.1 畜禽养殖排泄物污染治理主要问题和困难

3.1.1 畜禽养殖排泄物治理方面

该市大型规模化养殖场基本能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建立起生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利用的生态循环方式,尽力达到生态平衡,杜绝污染环境状况的发生。例如 “昱润”围绕解决养殖污染这一重点,寻求变废为宝的途径,并经多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符合自身实际的 “猪粪—蝇蛆—禽类和水产养殖”模式。但是,该市微小型养殖场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管理与监督职能分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牧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该市农经部门在平时的工作中,按照部门职能权限做到为畜禽养殖场 (户)提供养殖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指导,不能对养殖场 (户)的偷排直排行为行使执法权,给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2)养殖户环保意识差。①无履行环保审批意识。全市除了规模化养殖场履行了环境影响审批手续,90%以上的微小型养殖场未申报、未环评,无审批手续。其中一部分养殖场建场时虽未达到规模养殖,但在以后扩建中达到了规模养殖却仍未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手续。②养殖场点选址不当。从实际情况看,众多的微小型养殖场地点设置均无书面的审批手续,养殖户建址随意,大都距居民集中区较近,有点养殖场点原远离城镇和居民小区,但随着城镇开发建设,现今又相邻城镇或居民小区,有的养殖场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规模,其产生的污染对周边的影响也相应扩大。③污染防治投入不足。养殖户主注重规模扩大、增加产出,而对污染防治考虑不多,污染防治的投入明显不足。常常会出现养殖散户随意增加养殖量与已建的治污设施的不匹配的情况。④养殖模式粗放。干湿不分离、雨污不分离。水冲粪或者大量雨水进入沼气池后,会增加治理设施负荷,达不到治理效果,甚至有时候会扩大污水量造成更大范围的污染。⑤泔水养殖户污染重治理难。泔水养殖场产生的粪尿含有各类油污导致无法采用沼气化、蝇蛆处理等资源化利用手段,只能对其实施最基础整治设施,主要还是要靠养殖户主体意识来维持整治效果。只要主体意识一薄弱就又会出现未整治状态。 (3)治污设施前期投入大。散养户大多是经济条件比较差群体,新建治污设施与盖棚舍的投入相比较,有时会不相上下。该市对畜禽排泄物污染治理工程补助比例为30%,还远远不能够满足需求。

3.1.2 病死动物收集处理方面

(1)收集队伍不够专职化。目前,该市收集人员仅20人,收集人数不足,且部分镇 (街道)的收集人员为兼职,人员管理相对不够健全,需要建立一支专职的收集队伍,负责病死动物的常态收集。此外,在调研中发现,个别镇 (街道)病死动物收集以养殖户送交公共处理设施收集为主,可能存在以下弊端:①养殖户的运输车辆大多不封闭,在运输过程中可能造成二次污染,不符合动物防疫要求;②由于部分养殖场离公共处理设施距离较远,虽然有主动送交的补助补偿,养殖户主观上没有送交的意愿,可能发生养殖户乱扔乱弃行为。 (2)镇 (街道)资金保障需配套到位。随着收集中转站及配套设施建设进度的加快,设施设备运行费用可能有所欠缺,除市级补助资金外,需要镇 (街道)配套到位,将收集中转站建设及日常维护、收集队伍工资报酬及给予养殖户的奖励补助等资金足额保障。 (3)养殖户主体意识尚需提升。有些养殖户法律意识淡薄,存在将病死动物随意弃置的传统陋习,虽然经过广泛宣传教育,随意抛弃病死动物现象仍然少量存在,养殖户主体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此外,农业政策性保险与病死动物处理衔接不足,也不利于病死动物的统一收集处理。

3.2 减少化肥农药施用与流失治理主要问题和困难

减肥增效方面:随着粮食和经济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及复种指数的提高,该市农作物产量也在逐渐提高,这样该市化肥总量和化肥使用强度势必要上升。刻意强调每年降低化肥使用强度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不具有现实意义,不利于粮食的安全生产。减药综防方面:农药用于防治病虫害,其用量于病虫害发生程度有关。年度间发生程度不同,要求农药用量单方下降是不科学、不客观的。2014年是病虫害最轻的年份,用药仅3.8次,以此为基数,要求2014年再减少是不可行的。

3.3 水产养殖污染治理主要问题和困难

(1)针对广大养殖户,缺乏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渔业主管部门并没有具体对水产养殖自身污染的相关追究和约束职能。同时农业面源污染面广、主体多,环保部门难以开展相关执法。 (2)养殖户收益较低,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机制。水产养殖户毕竟还是弱势的农民,要其主动的开展污染处理相关工作,在现今的效益和能力下,难度很大。现所有的污染处理设施得以建成,均靠项目支持,但其处理的能力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其运行的资金也没有固定来源。 (3)多品种分户散养,缺乏有力的行政干预手段。该市现有水产养殖品种20多种,养殖面积1 667hm2。涉及品种多,污染程度和处理模式均有不同;涉及乡镇散,养殖户数和区域分布不均衡,污染治理难于开展。 (4)各品种污染程度不一,缺乏针对性的处理措施。该市现今污染较重的养殖模式为甲鱼温室养殖和乌鳢冰鲜鱼养殖。桐乡的甲鱼养殖与海宁有着本质的区别。海宁为多为全温室养殖,温室面积300m2;桐乡均为二段法 (90%)和全生态养殖,没有全温室养殖,温室面积仅20m2,配套外池养殖600hm2。当然,二段法养殖模式虽弥补了全温室养殖的不足,在生产中考虑了区域内的环境承载能力,但温室养殖尾水COD和氨氮超标严重。

4 对策与建议

4.1 深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对策和建议

4.1.1 畜禽养殖排泄物治理方面

(1)促进多部门联动,全面保障养殖污染整治工程成效。结合 “五水共治”,深入开展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工作。加强以环保部门为主的联动执法,严格按照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执行相关决定;加强以国土局为主的联动执法,禁止未经审批随意搭建畜禽养殖场(户);加强以城乡规划建设局为主的联动执法,将整治后仍然不能达标排放的养殖户 (场),一律予以拆除。(2)创新污染治理模式,提高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在做好干湿分离、雨污分离的前提基础上,落实沼气、沼渣、沼液 “三沼”综合利用,不断提高沼气的利用率,扩大沼液使用范围,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方法,提高资源化利用率。 (3)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引导养殖户发展生态循环养殖。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引导养殖户发展生态循环养殖,采取农牧、林牧、渔牧、肥牧结合等方式,实现畜禽排泄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综合利用。

4.1.2 病死动物收集处理方面

(1)建立专职的病死动物收集队伍。根据养殖分布和交通便利情况合理布局收集中转站,增加病死动物收集人员配备,根据各镇 (街道)区域饲养量建立起相应的专职收集队伍,制定收集中转站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对收集队伍的管理。 (2)强化配套资金足额保障。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将病死动物统一收集处理资金纳入镇 (街道)政府财政预算,各镇 (街道)合理安排配套资金,对病死动物收集处理设施设备运行及相关补助补偿实施足额保障,确保病死动物统一收集、集中处理体系安全有序运行。 (3)强化养殖主体宣传教育。加强对病死动物收集处理工作的监管,对养殖户开展宣传教育,告知非法处置病死动物的危害性及法律后果,进一步增强养殖户主体守法意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始终保持对违法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同时,落实农业政策性保险理赔与病死动物处理联动挂钩机制,加强农业保险与病死动物处理的衔接整合。

4.2 减少化肥农药施用与流失治理对策和建议

减肥增效方面: (1)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2)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改变轮作方式,种植绿肥,通过几年的轮换种植,使土壤得到培肥; (3)测土配方,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科学施肥的手段,将化肥的用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既能促进粮食的安全生产,又能降低化肥使用强度。减药综防方面:(1)积极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或生物农药,淘汰高毒、高残留农药; (2)认真贯彻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尽量控制或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3)合理使用农药,执行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及有关规定,提高用药水平。

4.3 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对策和建议

(1)加强环境执法。污染治理必须理清思路,不是政府要给业主治理,而是业主本应遵循相关环境保护法律规定,鉴于业主自行治理能力有限的前提下,政府投入资金带动业主进行养殖尾水治理,通过治理环境得以改善,产品质量提升,销售价格提高,养殖效益增加,最终达到产业转型升级的良性循环。 (2)增加财政资金投入。至今为止,该市尚未规模性地进行水产养殖业污染治理财政投入,建议市财政加大相关投资力度,采取以政府和业主投入相结合的方式,保证设施的建设与运作,取缔重污染的养殖模式并给予适当转产扶持,鼓励养殖户开辟尾水沉淀池处理排放等环节。 (3)分类科学治理。在行政推进和财政投入的前提下,从两个方面做好水产养殖污染收集处理工作:①重点整治。水产养殖污染整治的重点养殖模式是甲鱼温室养殖、乌鳢冰鲜鱼养殖模式。②全面推进。因该市其它水产养殖品种养殖尾水的大部分指标,均可通过养殖池内原位修复处理达标排放,以最低的治理成本最大程度降低环境影响,具体可通过在原养殖池内进行底部增氧曝气、种植水生植物、生物制剂净化等方法来实现。

猜你喜欢
水产养殖户畜禽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加油!水产人!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