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茂
(四川省西充县常林乡畜牧兽医站637200)
动物防疫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着千家万户生命财产的安全,是国计民生的大事,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畜牧生产的健康发展。自乡镇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后,畜牧兽医站依法承担着动物防疫、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以及指导和服务畜牧业的发展。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畜牧产业逐步成为西充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尤其是近年来政府的一系列激励政策,指导和引领以养猪为主的发展热潮正迅速兴起,生猪养殖正由过去的零散经营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生产过渡。如何做好产地检疫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使畜产品合法、有序、安全的注入市场,将不合格的畜产品杜绝在源头之内,消除疫病风险,确保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对动物防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镇畜牧站如何做好防检工作,笔者根据实际工作体会,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动物防疫过去主要是农村和技术推广部门的工作,而在新的时期,动物防疫工作已转变为社会管理、执法和政府行为,工作方向也由过去对饲养过程的动物疫病防治向全社会、全过程的畜产品安全管理转变,动物防疫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和各类人员,需要高度重视,政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否则,要搞好防疫工作只能是一句空话。因而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观念必须转变,认识必须提高,要把重视的着眼点从发生疫病时的扑灭转变到预防疫情发生上来。通过广播、板报、刷写标语、召开培训会、印发宣传材料等行之有效的宣传手段,广泛宣传《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使其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为防疫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取得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支持率,通过法制宣传,使广大养殖户认识和理解产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和配合支持畜牧站开展产地防疫检疫工作。
过去的动物防疫员只负担打防疫针、诊疗和阉割的任务,至今在动物防疫第一线的主要还是这些年龄偏大的老兽医和聘用人员,缺少年轻专业的防疫人员,防疫机构和防疫队伍与当前的工作需要极不适应。要解决我县的“三农”问题,提高畜产品的竞争力,就必须从公共卫生安全的角度来认识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建设动物防疫机构和队伍,并引入和借鉴普遍采用的先进、科学的管理制度。要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防疫队伍的素质,同时为防疫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保障,有效地夯实防疫工作的基础,使动物防疫工作有章可循,有人可做,有人能做。
动物疫病的发生,往往是通过各种途径来传播和蔓延的,其中动物及其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在动物疫病的传播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当前多种饲养经营方式存在,饲养和经营人员队伍相当庞杂的情况下,要根据《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认真抓好三个方面的管理:第一是动物饲养单位和个人。主要是开展防疫教育,使他们遵守国家法令,严格按动物防疫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饲养管理,自觉做好饲养场的防疫工作,提高动物产品质量。第二是动物及其产品经营单位和个人,包括活畜及其产品的调运户和屠工屠商。对调运户,要依据动物防疫条件严格实行定向定人调运,切实实施准运证制度,保证调入动物及其产品的安全。要制订相应的动物经营者防疫制度,以制度来约束经营户。对于屠工屠商,则要以证照管理为手段,以法律法规为武器,严格执法,加强管理,规范他们的经营行为。第三是动物及其产品使用者。主要是帮助他们树立动物疫病的防范意识和畜产品的质量意识,使用有合法检疫证明的动物产品和符合国家规定的畜产品,自觉配合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要依法开展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工作,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动物防疫管理。在防疫监督执法中要坚持做到四个并重:一是监督检查和处理并重。动物防疫监督执法活动要持之以恒,发现问题要依据法律规定严肃处理。二是产地检疫与流通环节监管并重。要全面开展产地检疫,同时加强对市场、屠宰场、冷库等加工流通环节的检疫监督。三是社会监督与内部监督并重。除加强对相对人的管理外,还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管理,设立举报电话、政务公开栏,做到行政执法公正、公平、公开。四是教育与处罚并重。处罚要做到有理、有据、有节,严格按法律、法规办事。进行处罚的同时,要对违章者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宣传教育,让他们知道错在什么地方,自觉纠正自己的违法行为。在执法工作中我们还感到,目前我们单纯依据的《动物防疫法》己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建议政府尽早修订完善和出台一些配套法规。
过去人们认为动物防疫工作就是打防疫针,只注重于一些主要动物疫病的免疫注射。而现在的动物防疫工作需要贯穿于整个动物饲养、经营过程的始终。因此,要切实抓好免疫关、检疫关、调运关、扑疫关、消毒关五关,全面开展产地检疫,严格执行外来动物及其产品的查验和运载车辆的消毒制度。此外,还要加强对动物所用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监管,加大药物残留和违禁药物的查处力度,严格控制抗生素在动物饲养中的应用,保证上市动物及其产品的安全。
总之,动物防疫工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千家万户的大事,安全大于天,责任重于泰山,只有上下齐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防患于未然,推动地方畜牧事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