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母猪丹毒的诊治体会

2015-08-15 00:46成,张颖,王犇,刘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疹块丹毒丝状

戈 成,张 颖,王 犇,刘 伟

(天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300402)

猪丹毒又称“钻石皮肤病”或“红热病”,是由猪丹毒杆菌(红斑丹毒丝菌) 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细菌性传染病。临床症状可分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俗称打火印)和慢性型,是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曾成功诊治猪丹毒1例,现报告如下。

1 发病概况

2014年9月5日,某猪场技术人员送检2头产前突然死亡母猪,主诉近来本猪场环境中蚊虫活动频繁,此后7天内连续有14头母猪发病死亡,表现为突然死亡,病情逐渐向哺乳猪群、妊娠猪群、保育猪群、育肥猪群扩散,当前个别肥育猪群病猪表现为体温突然升高至42~43℃,皮肤出现钻石样、圆形或菱形的红色疹块,指压褪色。

2 剖检病变

送检的2头母猪外观可见耳、四肢等未稍部位稍有发绀;心肌、心房有出血点、斑,心室、心房及连接的血管中有血栓形成,其头部附着于内膜;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气管、支气管内充满血色或白色泡沫样物质;脾脏肿大;腹腔脏器的浆膜面有大量纤维素性物质附着;胃、十二指肠黏膜弥漫性出血。

3 实验室检查

取心血,无菌接种于兔血琼脂培养基,37℃培养24h,结果有大量针尖大小无色透明、灰白色、光滑的圆形菌落生长,形成α-溶血环。在麦康凯培养基不生长。培养菌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丝状或杆状细菌。该菌生化试验结果是:氧化酶、触酶、硝酸盐、脲酶、七叶苷、木糖、甘露醇、麦芽糖、蔗糖均为阴性,缓慢发酵葡萄糖不产气,乳糖、阿拉伯糖为阳性,在TSI中产生H2S。并用细菌鉴定仪鉴定为丹毒丝状菌。由此确定分离到的细菌为猪丹毒丝状菌。药敏试验结果是:青霉素、恩诺沙星、四环素高敏,链霉素、新霉素无效。

4 诊断

经临床症状、大体剖检病变和细菌学分离鉴定,确诊该病例为猪丹毒。

4 防治措施

4.1 疫苗紧急免疫 按说明对除哺乳猪群外的所有猪群紧急免疫猪瘟一丹毒一肺疫三联疫苗。

4.2 药物防治

4.2.1 免疫上述疫苗5天后,按治疗量全群拌料投服阿莫西林,连续使用7天以上。

4.2.2 凡出现体温升高、厌食、皮肤有疹块的病猪,按治疗量注射青霉素,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

5 结果与体会

诊治15天后回访,主诉自实施上述防治方案7天后病情得到明显控制,现在全群猪生产状态基本正常,嘱其今后应在生产中避免针头连续注射污染、蚊虫叮咬所致的血源性丹毒传播。回顾既往发病史,该病在本场从未发生过,只是当年雨水大,天气潮湿,蚊虫较多,而某些吸血昆虫,蚊、蝇、虱、蜱等可作为该病的媒介,可将该菌从发病猪传染给健康猪,因此,在夏秋季养殖户应注意驱灭蚊虫。

猜你喜欢
疹块丹毒丝状
不同添加剂对污水处理中丝状菌膨胀的控制作用研究进展
猪丹毒诊治
预处理对铝合金喷涂层丝状腐蚀性能的影响
黄马酊敷料外敷治疗急性下肢丹毒的疗效观察
生猪屠宰检疫中猪丹毒病的检疫及处理方法
丹毒夏季易发,防治做到4点
夏季小心染“毒”上身: 请做好丹毒防治措施
夏季脚底生“泡”,警惕是“丹毒”
母猪丹毒的诊治措施
脖颈冒肉芽别拿手去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