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商业思维方法为导向的设计学理论教学策略

2015-08-15 00:46副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北京102200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17期
关键词:商业化商业理论

■ 楚 天 副教授 刘 锐(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 北京 102200)

以商业思维方法为导向的设计学理论教学策略

■ 楚 天 副教授 刘 锐(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 北京 102200)

设计专业教学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方法导向。本文从商业设计思维的角度,尝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掌握设计理论知识、学会思考、开阔思维,并最终应用于自己的商业设计实践。当然,这需要一个转变过程,并且与其它设计课程互为补充,形成整个教学体系的“框架结构”。

商业思维 设计方法 专业理论 教学策略

研究背景

(一)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

当今社会越来越要求各类设计专业能够提供有智慧、有创意、有服务意识、有充分表达能力、能够参与实施的优秀设计创新人才。尤其是在商业化社会发展的转型期,设计行为如何在商业化思维引导下更加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设计类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因此,由知识型转变成智慧型的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设计专业本科教学需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

目前应用型综合类高校的设计学本科教育仍然满足来自社会两方面的要求:一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应用型设计人才,二是为培养研究生提供多元化的基础。这些都要求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应具有扎实的设计与创作基础、全面的专业技能;在素质上,应具有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和奉献精神;在能力上,应具有综合、组织、管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表达与实施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商业思维作为应用型设计人才未来设计行为的思维方向,需要贯穿于设计专业学生的整个教育理念中,而设计学理论教学是此类思维方法的重要环节。通过此种导向的学习,可以使我们培养的设计专业毕业生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知识、素质、能力三者统一的合格创新人才(史习平,2012)。

(二)专业对课程架构建设的需求

对于应用型综合类高校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在进入实质性专业课程学习之前,除了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实施有效的教学指导之外,对于商业思维导向的系统设计方法的掌握也十分重要。笔者通过多年的专业教学实践发现,从专业培养的需要出发,设计学专业理论系列课程是各类设计专业中衔接理论与实践的重要阶段。设计学专业理论系列课程群可分解为:《中外设计史》、《专业史》和《设计方法》三门课程。在这三门课中,对于商业思维的分析引导,是确立商业思维导向的设计思想的基础。

学习设计专业,首先要对设计的发展历史有一个全面而中肯的认识。在设计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珍品佳作不计其数,而百年来更是运动与风格迭起,新思潮不断涌现。《中外设计史》选取不同时代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点段,并尽量以客观和中立的视角对历次设计运动与风格演变进行说明和分析,使学生能够对设计及其发展历程尤其是设计的商业化发展历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专业史》总结了设计方法在本设计领域中的应用,为学习设计提供科学的设计观念、方法、程序和评价,建立起专业设计与商业行为之间的关联体系,使学生对商业设计有进一步的认识。《设计方法》则强调商业化创新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选择、突破和重新建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获取的信息,以新的认知模式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本质及规律。从而依照产品的一体化商业流程理念设计出最终产品的系统方法。

通过该课程群的学习,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专业的兴趣,学会调查研究和分析问题。这样,对知识的学习就不仅仅停留在记忆层面,而是有了更深入的商业化理解。力求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商业性创造思维,以全新的概念从市场需求出发,全方位、多元化地思考创意。

(三)转变学生设计思维定式的需求

近年来,社会上乃至学术界出现了各种新的理论、观念,设计的“本体”被来自于外部的时尚知识所侵蚀、瓦解,变得模糊不清。观念的杂乱、研究对象的不明确与方法的不够体系化等,使设计学科不断地被边缘化(柳冠中,2011)。设计教育同样受到了影响,学生并不了解其真谛,加之对于设计学科的理解尚不完善,导致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创新意识上仅仅停留在效果驱动下对“形式感”的创新。实则,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将设计的产品真正为人所用,并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成为流通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扭转设计只是为了美观和创造新产品这样被动的专业观,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商业流通的眼光来审视设计行为和设计产品。此外,现行设计学专业理论课程还有相当比例的内容存在争议。“设计学的理论课程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有什么帮助”,这是学生普遍存在的疑问。应用型综合类高校的学生本身专业与文化素养要低于重点专业院校和一些研究型院校,加之教学形式的单一,导致了缺乏对设计理论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忽视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的结合,这是设计理论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通病。

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在该系列课程教学设计中角色就更加重要,作为“引导者”,将“商业思维引导的设计理论结合实践”与“提升学生的专业与文化素养”作为设计学理论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创新也以它们为核心展开。更重要的是,通过细致安排的教学实践,让学生体验如何将商业思维方法理论应用于实践、如何借鉴传统和经典的设计,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设计实践中,并使之最终进入商品流通环节并产生社会与经济效益。这会使学生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因此会更加重视理论的学习和知识的积累,形成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

引入以商业思维方法为导向的设计理论课程教学设计

(一)引入商业思维方法的意义

一门学问若想称之为“科学”,必然在“理论”与“研究方法”上得到公认的知识体系。方法的可信证明了知识来源的可靠(柳冠中,2011)。“设计方法论”是选择“设计方法”的“方法”。学习“设计方法论”的目的:首先是“寻路”,即引领学生认识“事物”的观念、方法;其次是“入门”,即如何构建“新事物”的概念、方法;最后是“脉络”,即呈现于所有人眼前的“一切”,以便审视和传播。商业思维方法是将产品从缘起、概念、设计、材质、成型、流通等商业化环节进行一体化开发的系统设计思维方法,是设计方法论中与产业结合最紧密的思维方法。

以商业思维方法为导向的设计导论系列课程是注重商业思维培养、一体化方法应用和理论实践三者兼具型的课程模块。其创新点是在完成相关专业设计基础理论学习之外,学生能够从接触专业设计的初期,尽早在产业化商业设计方法的指导下,开展更加有效率的学习。学生对于商业思维指导下的设计方法、研究方法也会越来越熟悉,从而也才有可能在今后的产业化实践中驾驭。

(二)重在思维模式的引导

设计是人类通过一定的手段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其中“设计思维”的本质是一种隐喻思维(丁月华等,2012)。商业化设计思维通过对商品流通模式的认识,借助“设计”用符号、记号、图形来表征设计观念,其本身就是隐喻的思维方式。在设计创作中对于设计观念的表述,会经常使用到设计隐喻。

商业化设计隐喻,借助联想和想象活动进行创造行为,它是一种认知方式。以记忆中的生活表象为起点,联想是对表象的重组,而想象则是在大脑中创作新的图像。因此,在整个课程群的教学设计中向学生揭示商业化设计隐喻在创作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商品流通模式和设计隐喻的理解与分析,为培养其商业化设计隐喻为基础的创作思维打下基础。

课程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应用

(一)借助启发式教学,加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在课堂内进行理论讲授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打破原有知识结构的束缚,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愿望和兴趣,促使知识结构的更新和向高层次发展“启发式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创造空间,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其中的观念性结论。

例如在“创意思维与表现”的体验过程中,选取新艺术运动后期出现的维也纳“分离派”作品,通过联系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征来启发学生的思维,理解其出现的历史意义,要求学生通过对作品分析,结合当时欧美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导致的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的变化,总结出这些作品的创意点以及所选择的商业化表达方式的独特性。实践证明,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巩固了设计史论方面的知识,并且开展了对“商业流通前提下的设计思维形成”的深入探究,帮助学生理解对于商业化视角、艺术视觉洞察力、设计思维创造力以及艺术语言表现力四者和谐进化的过程。

(二)借助微媒体网络社交平台,开展协作参与式教学

在启发式教学策略运行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协作参与式”的教学策略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协作参与”主要是指就理论问题而组织开展的研讨活动,促进学生养成集体研讨习惯,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合作的方法。当今已经进入微媒体信息的时代,学生通过手机终端、平板电脑等便可以随时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展开交流,以便快速进入商业化开发平台理解相关设计案例的产生过程。90后的大学生重视展现自我的意识较强,抓住这个特点,在课堂讨论中就某些议题或新观点进行实时互动,包括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

但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师应提前提出议题,鼓励学生多方面寻找搜集资料并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倡导研讨过程中的商业化前提、自由气氛和争论,并且要对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论证说明。这种做法从一开始就是以众多复杂因素并存的状态出现,通过各个学生自己的认识理解,所得到的结果也同样是形态迥异、各不相同。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基本能理解、识记知识,并且在学习中具备更多的兴趣和主动性。

(三)借助模仿前人作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商业化的设计修辞的方法

在对设计发展史以及相关设计理论有了系统化的学习后,可以开展以模仿训练为主的动手实践,体验设计创作中的商业化开发路径和隐喻思维,借鉴前人的经验和图式来启发自身的设计思维,将前人的智慧转换为可以利用的资源,这对于刚刚接触专业设计的学生来说,是更加直观、有参考性的学习方式。

修辞手法可以运用到设计的各个领域,几乎所有的设计都是在原有素材和市场需求定位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并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变形后,才形成了丰富的设计作品(丁月华等,2012)。以动画形象创作为例,其中人物形象的夸张和变形要注重幻想性和趣味性,还要具备幽默感。动画最大的魅力在于创作者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虚拟情境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合理地对人物形象进行夸张和变形,不仅可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能使其艺术风格更加鲜明。但是动画创作中的“夸张”与“变形”并不是无目的随意地扩大或缩小、拉长或压扁,而是要根据市场和受众的调研数据和整个作品情节中的个性要求来进行安排,这一点是要给学生明确的。此阶段的学生对于设计创作充满了渴望,明白了市场需求和个性化之间的关系,他们会积极地投入到对于设计作品的评析中,并正确看待商业和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结论

对商业思维方法为导向的设计学理论课程教学策略研究,是基于目前应用型综合类高校设计学专业理论课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处于较为薄弱环节的现状而展开的。设计的过程要比设计结果对于专业学生设计思维的养成更加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适合的设计方法,不仅可以逐渐培养起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组织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体验到设计创新是一个由市场依托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创造力是推动设计不断进步的原动力,创造力的培养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商业性是应用型设计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应用型综合类高校设计学科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更应从培养学生思维的商业性及独创性方面去探索,但是这种构建不是盲目的,应根据课程的不同性质及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来灵活处理。

1.史习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师讲堂——感悟[M].辽宁美术出版社,2012

2.柳冠中.设计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丁月华,陈昊,戚序.图证设计方法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 本文为北京联合大学2013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成果

G640

A

猜你喜欢
商业化商业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