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秋
(秦皇岛市海港区教育局招生办公室委员会,河北 秦皇岛066000)
美术是以直观形象感人的视觉艺术,以美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寓理于情,以情动人。美术课是初中的一门基础课,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任务,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美术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成长为具有高尚审美情趣、不竭创造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我们要全方位地渗透德育,充分利用美术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让学生感到美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净化。要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
成功的导语是美好的开端,美而生赞生疑,激发学生兴趣。教师经精心设计的导入艺术,就可以将学生轻松诱入课堂氛围,从而增强其情感体念,达到“以美育人”的效果。如在《静物写生》中,绘画构图常识是其重难点。由于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掌握,这就要求老师必须狠下功夫,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想办法来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我是这样设计这一课的导入艺术的。教师首先用多媒体展示《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图片,然后引导:这是同学们以前学过的一篇课文,请同学们结合图片谈谈你对这篇课文的感想是什么?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了,并七嘴八舌地发言,有的说应以五壮士为榜样,刻苦学习,为四化建设做出贡献;有的……教师便抓住时机,因势利导。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思考:画家是怎样将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场面布置在画面中的?为什么采用这种构图形式?若改成其它的形式可以吗?为什么?于是,观察能力较强的学生就会?迅速发现其构图形式像座山,即三角形构图。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更有向上冲引的角,具有永远向上蓬勃发展的生命力,蕴含着中国革命必胜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形构图在这幅画面中的准确运用,突出重点,导入新课。让学生自觉地学习这种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和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在 “美术鉴赏”《美术家眼中的自己》中,在讲解美术家的自我定位时我着重介绍了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的美术作品及人生,弗里达曾说过“我的画是对我自己最坦白的表达”,欣赏弗里达作品并提问“她的美术作品展示了她怎么样的人生?”学生思考回答“一生与伤痛为伍,大大小小的手术动过三十多次,但是她很坚强,通过自身的努力走出逆境,最终获得了成功”。通过这样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画家的内心,感受到她坚强的意志,不屈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及勇敢坚毅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例如讲述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的布局,构图和关于作品的种种猜测,介绍了文艺复兴运动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指导学生讨论: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还有哪些饱含艺术大师思想的名作?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学会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接纳他人的观点,形成既充满了竞争又愉快合作的学习氛围。课堂上始终要保持“动中有节,乱中有序”的状态,既要尊重课堂,又要活泛课堂,形成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和教学情境。通过讲雅克路易·大卫的代表作品《马拉之死》的创作背景,向学生展现了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进程;通过介绍德拉克洛瓦的名作《自由引导人民》的美术流派,让学生了解19世纪法国人民反对王权复辟的斗争历史。这些讲解,不仅使学生重温了过去学过的历史知识,在轻松又不失严肃的教学气氛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画,它经流数千年的历史领域直到今天还在继续奔流向前,这是世界绘画史上很少见的。在表现风格上,除了西方绘画有相同的一面,还具有与西方绘画迥然有别的许多民族特色。为此,使中国绘画在世界绘画之林中独树一帜。此外,中国的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也具有很高的成就。如陶器、青铜器、宫殿、寺庙、园林建筑等,无不闪烁着我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此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自豪感。
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它是为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敞开的。“设计应用”领域的课型,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如果学生能把一件普通的废品通过自己的创作,变成一件艺术品,那会使学生有多高兴呢!相信他就会时刻关注生活,创作美。不同技法,区别对待,在技法的指导上,巧妙地与德育挂钩。使学生边掌握技能边受教育,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如:中国民间剪纸,它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浓缩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中国民间美术在漫长的创造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直接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人民的生活状况、社会风俗和思想情感,很受世界人民的青睐。如在讲《现代纸艺》一课中,同学们选择想学的就是剪纸艺术,这一课首先让学生欣赏漂亮的剪纸范画,引起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在观察范画中讨论认识剪纸的方式、方法和种类,通过剪纸的示范,引导学生创作剪纸,在创作中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及传统艺术的热爱,因此在设计制作课中认真挖掘德育因素,就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踏实勤劳的生活态度和对民族艺术的情感。
手工制作课既能提高小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又能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要让学生在布贴画、旧挂历纸粘贴画、废旧纸盒的加工制作、秸秆制作、粮食粘贴、毛线粘贴等课中知道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设小康社会仍要发扬节俭精神,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生活俭朴的好习惯,不挑食,不挑穿,不乱吃零食、乱花钱,知道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要爱惜。可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警句启迪学生,知道钱是父母辛勤劳动得来的,要把钱用在学习进步、身体健康的地方,合理用钱,节约储蓄。在《巧用身边的材料》中,通过课前收集废旧的材料,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我们所使用的任何东西都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珍惜、爱护物品。从一点一滴做起,爱护周围的一切,尤其是通过对废旧材料的再利用,看到一幅幅有趣的作品时,有的学生感叹道:“我今后在扔废旧物品的时候,一定要看看,还有没有可利用价值,如果有,我要充分利用起来,我要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孩子。
总之,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念。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使学不仅得到美的享受、美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美。
[1]黄亚涛.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J].考试周刊,20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