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林
(师宗县农业局桑蚕站,云南 师宗 655700)
蚕桑产业是中国传统的优势产业,已有5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发展蚕桑产业符合国家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产业的导向,有利于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近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争取实施2012年、2013年省级桑蚕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设项目,使师宗县发展蚕桑产业的潜力进一步得到释放,为壮大师宗蚕桑产业打下良好基础。
1994年,师宗县把蚕桑产业列为后续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并被列为云南省26个重点蚕桑基地县之一。经1994年、1995年的发展,全县桑园面积达到1333.33hm2。近年来,师宗县在发展高原特色产业、推进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巩固发展蚕桑产业,并做了详细规划。2012年、2013年师宗县积极争取实施省级蚕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新植桑园466.6hm2,改造低产桑园133.3hm2,现有桑园面积1840hm2,主要分布在7个乡(镇),14个村委会,26个自然村。有5600户蚕农栽桑养蚕,有3家蚕桑专业合作社、1家缫丝厂。2014年全县共发种15010张,产鲜蚕茧633.1t,产值达到2612.25万元。
师宗县桑园建设水利化程度不高,水资源严重缺乏,特别是冬春干旱季节尤为突出。养蚕设备及蚕房条件差,建盖蚕房少,先进设备应用普及率不高,蚕房通风排湿能力低,导致一部分蚕农养蚕效益不突出。
一是桑园零星分布,养蚕规模小。二是加工企业综合实力不强。三是产业链不长,产业结构单一,只能缫制生丝和加工丝棉被。四是市场开发能力弱,只能为江浙发达地区提供原料茧。
师宗县养蚕的主要劳动力大多以中老年人和妇女为主,对规范养蚕技术掌握不全面,导致在桑园管理上重栽轻管,桑园管理技术差,桑树长势弱,产叶量低。在饲养管理上出现消毒不严,不能根据气候变化来调节蚕室内的温湿度,传染性蚕病时有发生,致使养蚕产量减少,有的甚至绝收,严重影响蚕茧的产量和质量,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挫伤了蚕农养蚕的积极性。
蚕桑业是一次性投入,多年受益的产业,多年来对蚕桑发展的投入不足,只重栽桑发展,不注重蚕室建设以及先进蚕具的推广应用,导致一部分蚕户能栽不能养,而大部分农户只能依靠改造现有的简易房舍进行养蚕,达不到养蚕过程中保温通风排湿的要求,蚕茧产量不高,导致总体效益偏低。
近几年来,师宗县新植桑园面积逐年增大,新增的养蚕农户多,点多面广,技术人员少,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培训、指导、管理、服务跟不上,乡、村、组、共育户、养蚕大户一整套科技服务体系没有建立健全,导致科技含量低,粗放经营现象突出。
师宗县蚕桑产业的发展应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大战略的良好契机,紧紧围绕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建设,通过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栽桑养蚕技术水平,提升蚕茧产量和质量,提高效益,加快师宗县蚕桑产业的发展。
建议县委、县政府成立蚕桑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一管理协调,着力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并建立长效机制促进蚕桑产业稳步发展。
通过2012年、2013年省级桑蚕产业专项资金发展项目,新建成丰产桑园466.6hm2,2015年进入养蚕投产期。建议:一是整合支农资金,加强对桑园水利工程建设、建盖蚕室给予适当补助,促进蚕桑产业稳步发展。二是出台引导激励民间资金投入政策,逐步形成多元投入,加快蚕桑业发展。
一是积极推广应用小蚕自动升温补湿器和大蚕省力化蚕台育。通过对自动升温补湿器的推广应用,不仅对养蚕生产节约成本和劳动力,也为蚕儿的生长发育创造了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增强了蚕儿体质,减少蚕病的发病几率。师宗县2014年引进推广小蚕自动升温补湿器100台,计划2015年推广3000台,到2016年推广率达到100%。二是组织开展科技培训,重点以桑园管理、桑树病虫害防治、桑蚕饲养技术、蚕病综合防治等为培训内容,采取集中授课、进村入户指导等形式,切实把规范化养蚕技术送到蚕农手中,着力培养一批养蚕能手,推动蚕桑产业的发展,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提高蚕桑产业经济效益,在新植桑园区更应加大培训指导力度。
师宗县现有的桑园大部分只进行单一的养蚕生产,要进一步提高桑蚕产业的经济效益,建议在养好蚕的基础上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和加大对蚕桑副产物的开发利用。一是水源较好的桑园可利用冬春季节种植蔬菜等农作物,把传统单一的栽桑养蚕模式延伸,减少种养殖的成本,提高桑园土地产出率,促进蚕农增收,提高亩桑效益和蚕桑综合效益。如2013年雄壁镇下鸭子塘村新植连片桑园20hm2,2014年套种魔芋6.67hm2,套种蚕豆13.33hm2,每亩增收1000元。二是认真研究和开发蚕桑副产物的利用,加快对桑条、蚕沙、蚕蛹等蚕桑副产物的加工利用。三是向加工生丝产品和丝绸生产方向发展,进一步延伸蚕桑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