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立宣
(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 丽江 674100)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是农业生产适应市场经济的必然形式,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丽江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步,经不断探索发展,特别是2006年初,结合实际提出并实施的丽江农业产业经营的“六个一”工程至近两年蓬勃发展的丽江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推进实践,丽江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全市各县区已初步引导形成一批主导产业,建设有一定规模的产业生产基地,培育并扶持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3家,实现销售收入31.8亿元,带动15万农户实现增收15亿元,有力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丽江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对丽江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出更高要求,要不断克服全市农业主导产业不突出,有市场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少,龙头企业散、弱、小,带动力不足,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联系不紧密,对整个农业产业化过程科技创新服务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真正实现通过科技创新支撑服务,打造品牌,占领市场,实现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丽江市2.06万km2的国土面积,山地、河谷、坝区并存,从华坪石龙坝塘坝河口的最低海拔1015m到玉龙雪山主峰扇子陡的最高海拔5596m,海拔高差达4500m多,地形复杂,地貌多样,立体气候突出,涵盖了亚热带、温带、寒温带、寒带气候,全市物种资源丰富,各种农作物种植范围广,品种类型丰富多样,布局分散,规模小。发展具有丽江特色的高原农业产业是丽江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适应全市特殊农业生态气候的必然要求,认真做好特色产业区域规划,品种合理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科技支撑服务要提前进入到产业规划布局及相关区域的主导产业确立上,相关部门要组织省、市委联系专家根据各区、县的农业气候特点及各区域的土壤类型,合理确定作物种类、品种类型及重点主导产业,避免农户、专业合作社及农业相关企业在产业基地建设中盲目跟进,一哄而上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也不利于产业的持续发展。在产业调研中发现有些种植农户或企业,一不考虑作物种类或品种对气候、土壤的最佳适应性,把适应热区的水果种植到温凉山区,把适应高寒山区的药材种植到温暖河谷区的现象存在。二不考虑本地的主导产业和发展重点,强行调整结构的现象依然存在。结合多年的实践及发展规划,具体结合到各区县,建议古城区以城郊果蔬农业、乡村休闲农业为发展重点,不仅有效供给城区农产品,而且还可加大建设农旅结合精品示范区的力度。玉龙县规划的“山脚(河谷)烤烟,山腰林果,山尖药材”的产业布局是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农业生态气候特点和产业基础提出的,要坚定不移实施好,在高原坝区及城郊乡镇要与古城农业协同发展,做大做强农旅结合示范区。永胜县在全市粮食生产中的主导地位不能放松,特别是中部及北部的几个乡镇,要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南部干热河谷乡镇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特色水果、冬早蔬菜等高效农业的发展;山区乡镇重点发展林果、药材等产业。华坪县要依托丰富的热区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果蔬、杧果、茶叶等热区高效农业产业。宁蒗县则要以温凉水果、药材、杂粮等产业为重点,加大标准化产业基地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在全市特色农业产业规划及布局上一定要遵循“作物种类及品种向最适宜区域集中,特色优势产业向重点优势区域集中”的原则,加大“一村一品”或“一乡(镇)一业”的发展建设,突出主导产业,在有限的条件范围内逐步实现规模种植。
要做好品牌打造,开拓市场为导向的农产品产业化开发工作,必须要以高质量标准化的原料基地建设为基础,农业科技工作者结合全市特色主导农业产业,在服务龙头、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实施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中担当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省、市委联系专家、市级农业产业首席要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不断创新研究试验,认真制定全市各项主导特色产业的种植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体系,加大示范产业标准化技术规程,从产品源头上为打造品牌打下良好基础,各产业龙头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产业起步就要在基地建设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讲诚信,在做精做实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规模,规范实施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做好示范带动作用。
全市103户龙头企业中仅一家国家级龙头,没有一个国家驰名商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散、弱、小,产品深加工和品牌打造能力不足,对农民增收带动示范不够的问题较为突出。笔者认为除了在产业发展中部分体制机制的限制和制约关系以外,最主要原因还是产业开发中各类人才缺乏,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有较大关系。要充分发挥丽江立体气候突出,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的优势,在特色主导农产品开发中要全力打造绿色、有机的生态品牌,加强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一要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大生物资源精、深加工型国家级龙头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从人才、技术、品牌、市场营销等整体引进融入参与丽江高原特色农产业开发,提高丽江农产业的对外竞争力。二要积极培育扶持丽江龙头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多渠道多层次建立企业工程创新中心,不仅从本市、本企业努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而且积极争取省内外院士、专家工作站参与丽江高原特色农产业的开发创新工作,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品牌,开拓市场。
发挥不同专业的科技人才积极为产业发展做好支撑服务工作,研究创造更多的科技成果并大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事业类的大批科技人才如何融入作为市场主体的龙头企业,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如何让更多的科技人员真正能为丽江高原特色农产业做好服务,是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关键和难点,不仅政府职能部门要积极研究政策措施,探索事业单位考核激励机制创新,积极鼓励先行先试,努力创造能者能干事、多劳多得、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而且广大科技人员要积极主动,努力学习,勇担责任,深入生产实际,找准限制产业发展的瓶颈,加大科技攻关和创新,为丽江高原特色农产业做好科技创新支撑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