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城市地面过度硬化的弊端与解决措施

2015-08-15 00:52:57魏玉婷
城市地理 2015年24期
关键词:透水性过度雨水

魏玉婷

(长春建筑学院,吉林 长春 130607)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进程的加快,吉林省的公路工程快速发展,从城市到乡镇、从乡镇到农村铺筑了一条条宽阔的马路,虽然在这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城市地面过度硬化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柏油、水泥混凝土、地面砖、大理石、花岗岩等不透水材料的使用,阻断了大地环境和上层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造成大量非生物因子流失,严重影响了城市自然环境的承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生态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解决措施,严格控制城市地面的过度硬化。

一、城市地面过度硬化的弊端

1、雨水快速流失

城市中硬化的地面和普通土地相比几乎没有蓄水能力,无法快速、有效地吸收降水,使大量的雨水白白流失。降雨过后,城市硬化地面上的雨水在阳光照射下快速蒸发,使地面变得更加干燥,一方面,造成雨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导致城市地面无雨会旱,有雨就涝,形成恶性循环。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北京城区每年地面的雨水流失量达8 亿吨,这主要是由于河道和城市地面的过度硬化,使得自然降水无法快速下渗,给城市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很多不利影响。

2、雨水无法及时补充地下水

城市中过度硬化的地面阻挡了地下水和雨水之间的联系,雨水无法渗透到硬化地面的下方,使得城市地下水位不断下降,造成城市的缺水和干旱。我国吉林省冬季非常寒冷,降雪以后硬化的城市地面很容易结冰,给人们的出行造成很大麻烦,而且会增大铲雪难度。城市地面过度硬化,雨水无法及时补充到地下水,很容易造成城市地面下陷。

3、加重水体污染

在暴雨季节,城市中硬化地面上的雨水快速流动,并且携带草地养护喷洒药水、建筑施工淤泥、路面砂砾、施工材料腐蚀物、轮胎磨损物、汽车油污等污染物,雨水携带这些污染物进入下水道然后流入自然水系,造成城市水体污染。根据城市水体监测,地表径流中COD 含量达105mg/L,地下水中含有大量金属[1]。同时,城市水体中含有大量的磷、氮等污染物,污染物含量严重超标,受到污染的地表径流从雨水管道直接流入城市河道,会造成城市水体的严重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另外,下雨后城市中过度硬化的地面旁边会形成水坑,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水坑受到污染物的影响,为蚊子、细菌提供了繁殖场所,危害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天气干燥时,城市地面又过度干燥,影响其扬尘吸附效果,造成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悬浮颗粒物,尘土飞扬,给人们的呼吸系统造成严重损害。

4、影响城市的防洪排涝

降雨是陆地淡水的重要来源,当前城市水资源严重紧缺,当雨水降落到地面,土壤会快速吸收降雨,剩下的雨水会流入湖泊和江河。但是城市中过度硬化的地面阻断了土壤对雨水的吸收,大量的雨水只能在硬化地面上流淌,当前雨水成为现代化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旦天降暴雨,很容易造成城市的洪涝灾害。由于城市硬化地面的透水性较差,雨水无法渗透到地面下,造成大量雨水积聚在地面,给排水系统造成非常大的压力,一些低洼区域甚至出现一米多的积水,导致城市交通中断,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大面积的硬化地面是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排水系统具有排水、蓄水和渗水的功能[2],地面硬化越高,雨硬化的地面无法蓄水,雨水无法快速下渗,城市内涝可能性越大。

5、加重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中硬化的地面会出现大量反射,硬化物上反射的刺眼光给人们的眼睛造成很大负担,并且加重城市热岛效应,在阳光照射下,城市地面温度快速上升,会加速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城市居住环境的舒适性,而为了降低城市环境的温度,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和资源。

二、城市地面过度硬化的有效解决措施

1、转变思想观念

当前,现代化城市建设存在着一些错误观念,很多人认为水泥化就是现代化,使得城市地面硬化范围越来越广。为了解决城市地面过度硬化的弊端,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优化现代化城市生态设计,做好城市地面的生态友善型改造,积极寻找和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建设模式,严格控制城市路面的施工、选材、设计、规划等各个环节,尽量减少砖石、沥青、水泥等材料的使用量,缓解现代化城市环境恶化问题。

2、阻止地面过度硬化

人们的本性是亲近大自然、亲近泥土,而城市中过度硬化的地面是拒绝大自然土壤,为了恢复现代化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应阻止城市地面的过度硬化,加强环境建设,绝不能将硬化地面建设面积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标志。在城市地面建设过程中,应积极推动城市地面非硬化铺设,避免使用大量硬化材料,保持城市地面的通气透水功能[3]。另外,当前我国积极倡导依法治国,为了阻止城市地面的过度硬化,应采用法律手段,相关政府部门应针对城市中过度硬化的地面建设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限定地面硬化指标,保护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

3、铺设透水性地面

对于城市中过度硬化的地面,应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进行弥补和改良,最大程度地降低硬化地面的负面作用。当前,一些发达国家深入研究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进程的平衡发展,如德国对于硬化地面问题,在公共广场、车房出车道、街巷和庭院地面、房舍周边、露天停车场、步行路、郊区道路、自行车道、人行道等区域改为透水地面,改善了城市自然生态系统。我国现代化城市应借鉴这些先进经验,对于过度硬化的地面,可以采用透水材质,保持地面土壤的顺畅呼吸,在步行街巷、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地面上铺设透水性较强的地砖,砖和砖之间填充透水性材料,停车场地面和自行车存放地面铺设孔型混凝土砖,用腐殖土填充砖孔,这些砖孔中可以生长出一些杂草,加快土壤的呼吸,还能增加城市地面绿化面积。街头广场、公园和居民区可以铺设实心砖,在砖和砖之间保留适当空隙,花草可以生长在空隙中,可以发挥美化城市环境的功能。人们在公园、校园和居民区步行道经常休闲散步,这个区域的路面使用率较高,来往的行人比较多,可以铺设鹅卵石或者细碎石,这种路面具有良好的透水性,有效避免了城市地面的过度硬化。

4、改造过度硬化的城市地面

城市土壤可以看作一个大型水库,其可减少城市地表径流,接纳大量雨水,从缓解城市旱情、防止水患的角度出发,应尽量减少城市地面硬化物,增大土壤水库。我国传统的街道、宅院、庙宇和园林生命力之所以这样持久,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地面透水性较高。对于城市中过度硬化的地面,应积极进行改造,拆除城市硬化地面,铺设多样化的透水地面,做好城市地面的生态改造,逐渐恢复城市地下水位,恢复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另外,通过增加城市地面的透气性和透水性,冬季不结冰、雨季透水、冬季暖和、夏天凉爽,可极大地提高城市环境的舒适度,并且透水地面对于空气中大量粉尘具有较强的吸附力,可极大地减少粉尘和扬尘污染。

5、保护地面原有自然状态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应尽量控制或者避免地面硬化和地表封闭,辩证处理城市自然环境保护和地面硬化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不能盲目地拆除硬化地面,应循序渐进,重点解决雨水下渗问题,另一方面,在城市的一些特殊区域硬化地面可以解决泥泞路的交通出行不便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积极借鉴传统的建设方法,应尽量维持地面原有的自然状态,或者在混凝土路面上打洞,使用碎石或者鹅卵石填充洞口,雨水可以通过洞口流入地下,既可以灌溉绿色植物,也可以渗透到地下,及时补偿地下水,并且碎石可遮挡沙尘或者泥土,净化空气,也可留住雨水。

结束语:

现代化城市都在追求平坦、畅通、宽敞的硬化地面,而这些过度硬化的地面给城市自然环境造成很多影响,因此通过分析城市地面过度硬化的弊端,结合我国城市发展实际情况,采用有效解决措施,推动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江昼.城市地面硬化弊端及其解决途径[J].城市问题,2013,11:48-51.

[2]陈志刚.生态城市建设应避免地面过度硬化——德国城市地质环境保护的启示[J].国土资源导刊,2012,06:29-31.

[3]贺震.伪环保批判书之:“大规模硬化地面”之批判[J].环境教育,2014,12:66-68.

猜你喜欢
透水性过度雨水
农事 雨水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06-05 07:12:04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鸭绿江(2021年17期)2021-11-11 13:03:41
过度减肥导致闭经?
基层中医药(2020年7期)2020-09-11 06:37:50
CONTENTS
时代经贸(2019年3期)2019-11-29 11:15:16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英语文摘(2019年2期)2019-03-30 01:48:32
透水性铺装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初探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2:03
神奇的雨水
过度加班,咋就停不下来?
雨水
旅游(2016年2期)2016-02-04 05:2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