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色空间生态规划实践——以扬州市为例

2015-11-25 09:07:24
城市地理 2015年24期
关键词:扬州市绿地绿化

张 默

(池州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绿色空间是一种绿色网络系统,其主要构成部分包括园林绿地、城市、都市农田、道路绿地、广场绿地等。绿色空间规划在缓和土地利用矛盾问题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绿色空间合理科学的打造,能够推动城市建设朝着生态友好方向转变。

1、城市绿色空间生态规划原则

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两者相互之间存在借鉴与相互补充的联系。城市规划的重点不仅仅是在规划建造的部分,而是要采取各种措施来对非建设用地进行保护[1]。只有保护好非建设用地才能够使得城市绿色空间生态环境得以延伸,城市得以健康发展。要让城市的绿色空间起到最大程度的作用,就要对城市绿地的用地比例、布局方式以及绿化效应进行探析。部分就城市在以前的城市规划建设中往往没有对绿地进行专门布局与规划,其绿地布置往往都是自发且无组织的,严重影响了绿地作用的发挥。因此,在城市绿色空间生态规划中应该考虑以下原则:1)城市绿色空间生态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到与城市其他组成部分的规划,全面考虑,综合安排;2)城市绿色空间生态规划必须要紧密结合当地特点,有针对性的从实际情况出发。在生态规划的过程中切忌生搬硬套,只单纯的追求某种形式,为了达成某种指标;3)城市绿色空间生态规划要均衡,比例要合理,要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游玩的需求;4)城市绿色空间生态规划要做到兼顾远近,不仅仅考虑到近期的需求,还要兼顾远期的安排[2]。

2、扬州市绿色空间生态规划

2.1 扬州市绿色空间生态概况。扬州,位于我国江苏省中部地区,长江下游北岸,历史悠久。自古就有“绿杨城郭是扬州”的美名。扬州不仅仅绿地数量较多,并且很多景区都直接位于城市中心,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城市景观。就目前情况来看扬州绿地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城市绿地量依然不足,绿地分布不均衡;城乡结合部绿地普遍较差;城市道路绿化、居住区绿化、防护绿地等各个区域指标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存在一定的距离;城市绿化树木品种单一,景观比较单调;尚未建立完整的绿色空间生态系统。

2.2 扬州市绿色空间生态规划

(1)规划目标。当前扬州市的绿地指标与国内外先进城市水平相比还有一段距离。国际城市标准绿化覆盖率平均需要达到33.3%,人均公共绿地为36 平方米。从基于碳氧平衡的理论来进行考虑每个人需要15 平方米的绿地,在结合工业耗氧的情况下需要实现人均60 平方米的绿地。参考国际相关指标,结合扬州市的实际情况对扬州绿色空间生态规划指标进行了设定。如表1 所示。

表1 扬州市绿色空间生态规划指标

(2)规划布局。根据扬州市的特点与实际情况来对进行绿色空间生态规划,将其分为三个结构明显的环状绿带,以保持全市的生态平衡。首先,在市区内以北城河、二道河、古运河等绿地空间为主,打造内环绿色环带。其次,将北部蜀岗-瘦西湖风景区、西部润扬大桥、东部大运河沿岸绿化带以及南部横沟河与南绕城公路防护林等地围绕打造成为二环绿色环带。最后,将东北部邵伯湖,南部长江沿岸与瓜洲防护林带,东部廖家构林带,西部白羊山与农田防护林带等地围绕打造成为以水体为主的三环绿色环带[3]。

(3)绿色空间规划。道路与广场绿化:以国家相关规定为标准,城市主干道绿化断面应该占据路宽的30%以上。在扬州市城区的南绕城路、文昌路、西北绕城路等主要交通干道的两旁分别栽种200-100m 的绿化隔离带,所选择树种以乔木、灌木等为主。新城区中施工建设景观大道,景观大道两侧分别建设宽度为30m 的绿化带,中间伴有开放式公共绿地,供以人们开展休闲娱乐活动。广场绿化建设方面可以在新城区与开发区分别建设若干个面积大于10000 平方米,将扬州当地特色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绿地广场。

居住区绿化:以国家相关规定为标准,单位专用绿地率应该高于30%。居住小区的绿化用地面积应该占据整体用地面积的30%以上,并且需要保证人均1-2 平方米以上的公共绿地。

立体空间绿化:从普通的平面绿化方式转化至立体绿化方式。从屋顶、阳台、窗台到墙体、坡面、高架桥等都开展绿化措施。以提升城市的绿化率,打造更加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空间。例如,在屋顶绿化的过程中应该选择较为耐热、耐寒的乔木或灌木。阳台绿化过程中应该选柔软型藤蔓或披散型灌木。

3、结束语

当前我国很多城市已经将生态规划过程中的各种理论知识运用到城市绿色空间生态规划中,并且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所以,在城市绿色空间生态规划中应该要抓住有利时机,延伸生态理论在规划建设中的应用,以科学的理论与观念来处理绿色空间规划问题,以保证城市绿色空间生态规划的合理性。

[1]郭巍,侯晓蕾.城市绿色廊道的生态规划方法探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S1):466-469.

[2]杨凤.城市绿色空间规划中的园林设计——以白城绿地系统规划为例[J].农业科技与信息 (现代园林),2011,(05):39-41.

[3]刘景元,秦飞,王立东.基于作用对象的城市绿色空间三大效益计量框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3):20602-20604.

[4]孟婕.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思考[J].江西建材,2015,(20):32+37.

猜你喜欢
扬州市绿地绿化
扬州市出台《扬州市氢能产业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可进入式绿地的养护与管理的研究
北京园林(2021年2期)2022-01-19 02:17:34
扬州市查处一起非法经营汽油案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北京园林(2020年1期)2020-01-18 05:19:30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3-01 07:36:25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50:28
杭州市区春季绿地对PM2.5消减作用的研究
风景园林(2017年5期)2017-10-14 01:03:41
走进绿地
岁月(2017年9期)2017-09-08 14:45:50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沙湖立交绿化
锋绘(2016年1期)2016-05-13 09: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