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敏
(衡水学院生命科学系,河北 衡水 053000)
园林是指利用巧妙的手法在人工建筑的环境中去模拟自然景物,范围相当广,小至盆栽的植种,大至池水与假山的布景,都是园林的一部份。园林艺术文化是一门表达人与自然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综合艺术,同时也是经济、政治、文化的载体。园林艺术文化伴随着园林的产生和发展,是建设和发展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中西园林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中西园林艺术文化存在的种种差异。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与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园林艺术文化交流融合也不断增强。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中西园林艺术文化的优秀成果,融合中西园林艺术文化之所长,促进我国现代园林的更好发展,所以把中西园林艺术文化的差异加以比较研究。
展望世界园林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园林艺术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中西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中国园林,以“山水园林”为代表,代表的是东方自然式园林,其根本特点体现的是“自然”的艺术文化和风格。提倡自然美,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效果。西方园林,以“法兰西式园林”为代表,代表的是西方规则型园林,其根本特点强调的是一种“人为”的艺术文化和风格。更偏好人工,以呈现驾驭自然、改造自然的艺术文化美。
中西园林艺术文化虽然存在差异但又都具有世界园林艺术文化的共性,都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产物,将人们的各类情感都融合在园林这种艺术文化中,哲学、精神情趣、情感意识等。从园林的构建可以看出,中西园林艺术文化的物质同一性,中西园林所用材料不外乎石头、山水和花草树木等物质要素。中国园林在长期的发展中已拥有自己的特点,但是仍然借鉴保留了西方园林局的某些特点,我国北方那种园林严整、规则式布局,也不失西方园林规划布局的特点。西方园林也曾一度打破规则、严谨,讲究纯天然要素所构成的生机盎然的自然美景,把中国园林的艺术文化巧妙的运用,为人类提供一个亲近自然、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和谐环境。中西园林艺术文化同时又是多方面结合的,环境、经济效益、社会都在园林中占据重要位置。园林艺术文化融合了各门文化,彼此渗透贯通,形成一个统辖全局的综合文化。
中西方的认识观不同,价值观也存在差异,创造思维等都不同,园林包含着创造者的及其时代的情感,这也是导致中西园林不同的主要原因。
中国园林艺术文化崇尚自然,提倡自然美,追求一切服从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人工和自然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体现出生机盎然,气韵生动的自然之美。西方园林艺术文化更偏好人工雕琢,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战胜自然,表现人定胜天的思想,强调人工创造之美,技能之美。
西方创造思维更多倾向于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喜欢用明确的方式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中国受传统思维影响,更重于关系。西方园林,突出的是个别到整体的合成关系;倾向于以逻辑分析为主要特征较多关注自然,由此衍生出理智和科技。用数和几何的结合来确定园林建筑的对称规范。中国园林更多的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更加突出从整体到个别的析出关系。巧妙的借自然景物,有机结合,达到天人合一。
中国园林以自然景物与情感的交融来体现诗情画意的风格。中国园林布局上强调生态、自由式布局,由于诗人、画家直接参与经营,中国园林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中国园林多具有古典传统的风格。中国园林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追求虚静,因此中国园林都有一种曲径通幽的寂静艺术风格。西方园林利用几何图案与人工技能体现出一种规则式的园林风格。西方园林在布局方面强调几何规则式布局,受思维方式的影响,西方园林用数学和几何构造关系,建造出园林中的最美的线型和比列,形成各式各样的形状,具有规整、严谨、统一的风格。
中西园林造景要数大体相似,不外乎山、水、植物、建筑等,但在构景中却又大有不同。
以木结构为主,宫殿的基座和普通房屋的墙则用夯土是中国园林建筑的构景法;西方园林建筑使用砖的技艺独步天下。在西方园林中,很少见到中国园林中的叠石堆砌,对山石运用多用来做雕塑。雕塑多以神抵为主题,造型丰富,姿态各异,或独立或作群像,大多与喷泉、栏杆、立柱、壁完相结合,瓶饰多以大理石制作,表面饰有图案各异的浮雕,一般放置在栏杆、台阶或挡土墙上,起着点缀的作用。叠石堆砌在中国传统造园中是十分重要的,假山点缀,更能和自然之美融为一体。
西方园林中对水的运用,多表现在庭院内一个规则的水池,设计者十分注意水池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使之有好的比例和适当的尺度;或是一个色彩明暗的喷泉;在平坦的地面上或沿着等高线做成的水渠、小运河等。中国园林的水景则是“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把假山和水融合,更有灵动的美。
中国园林植物配置,具有时间感,园景植物四级变化,同时中国园林又大多小家碧玉,植物种植面积受限,但经过艺术的加工与升华,也能表现出“意在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文化境界。西方园林规模较大,植物种植面积广,有时能直接体现出一个正真的乡野来,把设计的园林景观表现的与一般自然界的真实景观难辨真假。
封建时代,宗教对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佛教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最大,由于佛教传播的需要,园林则成为了传播的载体,佛教文学、音乐、绘画、建筑等广泛渗入到园林的各个方面,从而寺庙园林大量出现。在西方则相反,西方的经济命脉和知识都掌握在教会和僧侣手中,因此寺院十分发达,园林在寺院发展,不同的宗教影响下形成各自的寺院园林。宗教的发展或多或少的借助了园林的艺术文化形式和力量,园林中也有部分反应了人们的宗教生活。
中西园林艺术的交流,最早可追溯到盛唐时的丝绸之路,此后经马可.波罗的宣传,很多欧洲人开始仰慕中国园林之美。中国园林对欧洲的真正影响,则是在17 世纪末到18 世纪初,曾参与绘制圆明园40 景图的法国画家王致诚对中国园林的介绍,使欧洲人更为详细准确地了解到中国园林的艺术风格。
圆明园是中国园林中较早受到西方园林影响的,是中西园林艺术文化的融合,圆明园在不失中国式建造的前提下,把西方的雕塑、阁楼增加进来,虽然已被摧毁,但仍然留下西方园林艺术文化的身影。
中西园林艺术文化的交流、融合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中西园林文化的建造、发展,也是园林背后的文化意识、观念的建造。针对不足相互汲取对方有价值的一面,深入创作,在新的时期呈现出新的风采。
中西园林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两大璀璨明珠,虽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中国现在园林的发展就应多借鉴中西方园林艺术文化的成功经验,吸取长处,建造出中国园林的又一辉煌。
[1]彭一刚.唯理与重情—中西园林美学思想比较[J].建筑师.第63 期.
[2]陈从周.说园[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1.
[3]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董立方.中西方园林文化差异研究[N].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9.40 (2)
[5]俞筱春.施杏贞.浅谈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性[D].浙江晟民建设有限公司.
[6]许丽.中西园林艺术比较[D].山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