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想写写篓子石了!
近来,篓子石老在我的脑海萦纡回旋。蛰伏已久的家乡情结,犹如遇到喜雨的春笋情不自禁地向外涌动。
从英山县草盘镇北去20多华里,是大坳沟村,有一座海拔1270多米的高峰。峰头异于常态,不是金字塔形的孤尖凸起,而是由两个相距百米的篓子形巨石并列耸立。每个巨石高约10来米,顶面约90平米。体积相近,大的大不了很多,小的小不了很少。体态相仿,均酷似乡间挑运粮食、物品的竹篓子,因此称之为“篓子石”。篓子石被发现了多少年,篓子石便称呼了多少年。
篓子石何时在我脑海留下消逝不了的印迹呢?约摸是50多年前可以记事的孩提年代吧。
我外公周氏、姑父饶氏居住在抬眼就可遥望篓子石的草盘镇。周氏、饶氏在当地算得是人丁兴旺的大家族之一,草盘镇成了我的“亲戚窝子”。走家婆亲戚,每年频繁地在这里出没往返。我考上草盘中学,在草盘镇住的时间就更长了。
最让我心动反复回味的是幼时。从我家陶家河到草盘镇,曲曲弯弯上上下下有30多华里的山路,幼时的我和哥哥走不动这远的路,父亲用一对竹篓或箩筐将我和哥哥挑行。把我放前头,怕落寞了后头的我哥;把我哥放前头,又怕落寞了后头的我。手心手背都是肉,谁前谁后实在难,有时干脆把一担篓子横着挑!兄弟俩似乎“公平”了,可父亲更累了。一往一返60多华里,是个小长征,爬山,越岭,过河——徒步尚且不易,更何况还挑着我们兄弟俩!每迈一步都是沉重的,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间或,母亲短时间替换挑挑。但是,母亲文秀力弱,担子很快又被父亲抢了去。
一步一步,洒下多少汗水,羊肠山路记得;一步一步,喘过多少粗气,松风流韵记得。为了拜望儿子的外公、外婆、舅舅、舅娘,姑父、姑母,为了成全天伦之乐的团聚,父亲以他的坚韧,把崎岖坎坷踩在脚下,挑起了他视为天经地义的重担!
漫长的岁月里,为了生产、生活,父亲风里来,雨里去,肩上从来没有停歇过担当!练硬了一副铁肩膀,也磨砺出了一双布满老茧的手。搬掇粗糙的石头,从来不戴手套,没有这条件,也没这习惯。样样农活他无所不会,无所不干,起早睡晚。我心疼父亲的苦和累,但从未听到他叫过苦,叫过累,他是那样淡定,那样习以为常,而且还有担当的得意,付出的喜悦,他汗水浸透的笑容告诉了我。
也就是在这孩提年代,我记住了草盘镇,记住了篓子石!少不更事的我,喜欢胡思乱想,竟莫名其妙地把草盘镇北方的那担篓子石和父亲挑我兄弟俩的一担竹篓联系了起来,也许是二者之间的极度相似吧。我还猜想:父亲用一担竹篓挑我兄弟俩,是不是受了远方那担篓子石的启示?
草盘镇是一个方圆不小的盆地,草肥稻盛,物产丰饶,环境开敞优美。秋日,凉风拂过,大河边辽阔的稻田弥漫出新禾的清香;金浪荡漾,起伏连绵为浩大的锦缎。许多枝繁叶茂流光溢彩的乌桕(木梓)树自然而奇妙地点缀在田堑岸边,锦上添花。燕子呢喃,带着软语轻唱飞旋起舞。这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比我成年后知道的莫奈笔下的水彩画更加迷人,更加亲切,这是视觉、听觉、嗅觉的综合享受。置身田野里,欲语已忘言。
仰天环望,并没有太多的崇山峻岭。最醒目的便是遥远北边的篓子石山峰了。那座山峰最大最高,在我感觉中那里离天最近,似乎伸手就可以触摸蓝天;夜间离北斗星最近,似乎伸手就可以摘下眨眼的星星。顶上的篓子石最为突兀奇特!天朗气清,那篓子石一目了然。天气稍变,云飞雾走,那篓子石在烟霭朦胧中沉浮晃荡,若隐若现,充满神秘。
略通文墨的外公告诉我,那就是英山著名八景之一的“仙人挑担篓子石”!我睁大眼睛看着外公:“那上面很好玩吧?”外公意味深长地浅浅一笑:“那是当然!有天心石,天书石,蟾蜍石,碓臼石,有祭祀插旗杆的础墩,又圆又深的孔还在。不仅好玩,而且好看,树木花草,满眼都是。身边就是天马寨,五颜六色的映山红,把大山都铺满了。不仅好看,而且还好有灵气。不少人在篓子石中间的社庙(不大,现已坍塌,只剩残石)祭拜神仙,香火不断!”我顿生神往:“我也想去!”外公摆摆手,然后抚摸着我的头说:“那里沟深林密,不仅有野鸡、野兔、獐子、野猪、豪猪,还出现过豹子、豺狗、马尾狼、蟒蛇呢,危险!等你长大点吧,我带你去!”
篓子石齐刷刷悬坐在高峰狭长的地坪上,如天外飞来,引起人们的神奇和曼妙遐思。各种版本的神话故事、传说,无穷无尽,多得篓子都装不下了。
有说:天庭神仙巡游,一位仙女迷醉于这片绮丽的人间山水,看中了田园一位挑担施肥的小伙,他勤劳英俊,于是执意下凡与他结为伉俪。男耕女织,恩恩爱爱,生下了一双灵醒可爱的儿女。王母娘娘数度召唤,怎奈仙女宁肯在凡间与郎君粗衣淡饭,也不愿回天上锦衣玉食。无奈,王母娘娘只好留下一只钱篓子和一只书篓子。钱篓子,用以维持生计;书篓子,用以教养文明。这对篓子就是遗存至今的篓子石。
还有说:一位大力神仙诚心帮助女娲补天,却不想露相扬名,只好夜间在英山默默开山采石,将石头一担又一担挑往所需之处。餐风饮露,夜复一夜。没想到有次劳作时间太长,听到了西南灵山(即英山鸡鸣尖)的鸡鸣,天将破晓!他不想让自己的善举被天上人间知道,便迅疾停住脚步,放下担子,隐身乘风而去。陈放担子的地方便是后来叫篓子石的地方。从此,历史定格:一担石头成了亘古不朽的篓子石。岁月沧桑,任凭雷鸣电闪轰击,任凭风霜雨雪侵淫,篓子石从不凋萎斑驳,坚固如初,巍巍然昂首苍穹。
传说很多很多,举不胜举,无需一一细说了吧。
超出意料的是,篓子石的传说感动了英山人,点化了英山人,磨砺了英山人,经年日久形成为篓子石般的风骨和精神风采,潜移默化地作用于社会。源远流长的史实记载一页页地昭示:仁爱、正义、善良、诚信、质朴、扎实、智慧、通达、勤劳、节俭、刚强、坚韧、奉献、担当,构成了英山人的内涵、秉性、境界。尤其是篓子石魅力四射的担当精神,堪称英山魂!有担当,便明白使命和责任;有担当,便想干,敢干,有所作为。以这种担当精神滋养的英山人,在人文历史的长河中,确确实实涌现了一拨又一拨劈波斩浪的弄潮儿,辐射出波光闪耀的精彩!
史载——
古时,英山为皋陶部落栖居地,垦荒拓土,筚路蓝缕。
汉时,英山为淮南王英布封地。英布看重英山尖这个军事要塞,立寨反秦抗暴,骁勇善战,刚烈不屈,直至血洒疆场,殁葬英山尖王家界。
唐时,大学士沈佺期情系英山,由河南迁居英山,最后亦归葬英山黄林冲,与青山秀水永久相伴。沈大学士满腹经纶,参与审定古体诗词韵律规范,誉满九州。唐诗兴盛至中国诗史的巅峰,他有推波助澜之功。
宋时,出生于淮南六安州英山五桂墩的毕昇,发明了举世震惊的胶泥活字。活字印刷,首创了东方文明古国文字印刷的新纪元,提升了世界文明进步的新高度。今天,北京中华世纪坛的毕昇铜像前,有不同肤色的人们停步注目,英山五桂墩毕昇墓前也有远道而来的访客虔诚拜谒。
清时,英山籍刑部尚书金光焍,清正刚勇,不畏强权,亲自主持调查、审判权倾一时的朝廷重臣和珅贪腐大案。处决果断,大得民心,深得嘉庆皇帝赞赏。金光焍的作为,至今仍然不乏借鉴意义。
辛亥革命时期,元老中有英山籍傅慧初、查光佛,反皇权,抗君主,谋共和,殚精竭虑,功绩煊赫。
近代大革命时期,英山籍上海律师公会会长李次山,会同宋庆龄、鲁迅等全力营救著名爱国人士“七君子”。
孙中山创办的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中,有三名来自英山。
傅维钰,英山籍,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任团长参加北伐。亦中共早期军事领导人,在贺龙麾下任团长,参加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1931年,接替周恩来任中央军委书记。
说起南昌起义,还有一位鼎鼎有名的英山籍人士被家乡人牢记,他就是彭干臣。南昌起义时,彭干臣任南昌公安局长兼卫戍司令,同时又是中共中央军委委员,直接协助周恩来组织南昌起义,作用独特,功不可没。
作为大别山革命老苏区的英山,仅在大革命时期就有两万多优秀儿女前赴后继,血洒山河大地。为了驱除黑暗,争取光明,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幸福,英山人民以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概担当了,奋斗了,奉献了,包括献出宝贵生命。铁肩担道义,热血写青史啊!
目前,国内无土栽培基质消毒基本上还是人工操作,效率低下,安全性差,对环境影响大。部分设施生产单位采用了进口的基质蒸汽消毒设备,存在设备价格昂贵、占地面积大、零部件更换仍要全部进口,售后服务无法保证等弊端。根据我国设施农业基质消毒设备发展的需要,设计开发了无土栽培基质蒸汽消毒机,生产率达到2.8m3/h,通过灭菌检测达到99.9%以上。
抗战时期,英山籍著名爱国实业家纪振刚,善于创业积财,但是绝不吝财;民族救亡之际,他慷慨解囊。他深谙家国关系、道理,以国为家,以天下为大。
新中国时期,有英山籍将军傅奎清、袁捷、李少元,外交家余湛、文学家熊召政、刘醒龙、姜天民等。一个40余万人口的小县有两名茅盾文学奖得主,5名中国作协会员,20多名省作协会员,200多名县作协会员。知名的企业家、专家、能手等等,多若繁星。
纵观上下数千年,英山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他们敢于担当,敢于作为,敢为天下先,是以能在各个方面建功立业,创造辉煌。他们大显身手,充分释放了自己对于社会的价值,在英山乃至祖国的史册上亮出了自己的浓墨重彩!
然而,拂去岁月的烟尘,总体看历史的主体是人民,主角是老百姓。精英们的作用固然重要,但主要是垂范和引领。民为邦本,得民心,合民意,谋福祉,与时俱进,顺势而为,才是执政坦途。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力蕴藏于人民大众,动力源于人民大众的同心同德共同担当。老百姓个体的担当,似乎微不足道,可千千万万个个体老百姓的担当一旦汇聚起来,其庞大的力量、能量足可以改天换地,惊天地,泣鬼神!涓涓之水可以成川,微微沙土可以垒山。千万不能漠视千千万万个个体老百姓的历史作用,我们应该对他们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担当致谢!致敬!祝福!
英山山多田地少,交通不便,生产生活一切靠肩挑背扛。挑,是最普遍最常见的劳作方式:挑土,挑石,挑肥,挑粮,挑柴,挑水——干什么都离不开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无时不挑。世世代代的英山人,练就了铁肩,习惯了担当。他们甘愿担当,勇于担当,而且担当得了,担当得好。在担当中,他们赢得了生存、发展、进步。
篓子石下的西洪水库大坝、东边的红花嘴水库大坝、占河水库大坝、西河张嘴水库大坝,乃至最早的白莲河水库大坝,数不清的水库大坝,一座座山一般巍峨,都是英山千千万万民工用一担担箢箕挑土挑出来的。
移山改河造田也有两个浩大工程:东河满溪坪,西河“百里换新天”。耗时数载冬春,民工数以万计,盛况空前。如此磅礴的工程,绝大多数的土石方也是吃苦耐劳的英山人用箢箕一担担挑运的。硬是用血肉之躯的肩膀挑走了一个个山头,挑直了一条条河道,挑出了一畈畈良田。
移山建库,改河造田,真正的改天换地!改天换地的铁军雄师就是当代的“篓子石神仙”——英山人!!
一个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壮举,使得偏僻山区的英山成为全国闻名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先进县。一时间,参观者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当年在衣不丰食不足的条件下,民工们每天挑着重担,从日露曦光挑到月上东山。劳作时间之长,劳作强度之大,劳作条件之艰苦,今人难以想象。他们没有一分钱报酬或补助,自己带粮带柴,地地道道的义务劳动。春寒料峭,寒风凛冽,依然干得热火朝天。库区良田被淹,不得不离开热土,迁移到土地贫瘠的高山地带,他们没有怨言。高山地带的山民,本来田地稀少,可还是欣然接收库区迁来的兄弟。
是什么支撑着英山人埋头苦干?
是什么驱使着英山人默默奉献?
我只有一个答案:英山人的担当精神!或者说,就是篓子石担当天地间的精神!有了这精神,便胸怀天下,志存高远。有了这精神,就有了神圣使命感、高度责任感。有了这精神,就有了坚韧不拔战无不胜的信心和达观。
今天的英山,富足了,发展了,进步了,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届又一届的县委县政府领导秉承担当精神,励精图治,造福一方。在正确引领下,40多万英山人,其担当精神仍在发扬光大。只是担当的方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和升华,愚公移山型、精卫填海型,变为改革开放型、科技智慧型。现在之功效,已非昔日相提并论。一个殷实富足、团结和谐、文明进步、环境优美的英山,正生气蓬勃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昔日的羊场小道被四通八达的柏油路取代,肩挑背扛被汽车摩托车取代,荒山秃岭被青松翠竹取代,平房茅舍被一幢幢小楼取代。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劳苦的山人,很多子孙变成了茶叶、蚕丝、香菌、药材的商主、旅游公司的经理、农家乐饭店的老板、传媒网络的操手,影视文化的中坚。城乡之间,通力合作,城乡差别悄然淡化。青山绿水间,莺歌燕舞,山花露出笑颜,山泉淌着甜蜜。
什么是幸福?篓子石告曰:一只篓子装钱,扩充物质财富,拥有物质文明;一只篓子装书,丰富道德智慧,拥有精神文明。
什么是幸福?篓子石又告曰:一只篓子装艰难,直面艰难,知难不难;一只篓子装快乐,乐而忘苦,遇苦不苦。
一切都在变,唯有一样不能变:篓子石的担当精神!
放眼前程,任重道远。任何时候我们仍然需要担当,担起对自己、对家人、对家乡、对祖国、对社会的责任。
篓子石是担当的象征,是担当的标杆,也是担当的导师!
篓子石感召了世世代代英山人,同时,世世代代英山人的担当精神又充实了篓子石。篓子石的美妙传说,毕竟是传说,而生活中一如既往脚踏实地担当的英山人,所创建的一切却是鲜活确凿的事实。由此我们可以坦荡自豪地说:篓子石是英山人担当精神的载体。篓子石不仅伟岸,而且高尚!将永远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观光篓子石的人们,当您仰望风云缭绕的篓子石时,徜徉于姹紫嫣红杜鹃花海时,享受美景带来的愉悦时,可曾品味过篓子石赋予的精神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