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概况
辽宁丹玉种业坐落在鸭绿江畔,凤凰山下,是集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的现代化、科技型种子企业。现有职工130人,其中技术人员103人,具有本科以上的技术人员 69人,硕士研究生20人,博士研究生2人。从事玉米育种的科研人员31人。主要经营“丹玉、丹科”系列玉米杂交种,兼营大豆、水旱稻、蔬菜等农作物种子以及化肥、农药等农资物品。公司于2003年成立,2006年进行股份制改造,现注册资本5300万元,净资产达2.72亿元。经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品种40多个,年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
近年来,为了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按照商业化的育种模式组建了30余人的科研团队,完成了现代化企业的育种体系建设,育成了一批具有超强竞争力的优良玉米新品种,这些新品种既有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晚熟类型,又有优质耐密、脱水快、适合机械化收获的早熟类型。公司本着“以科技为依托,以质量为生命,以信誉求发展”的理念,严把种子质量关,大力推广单粒精量播种技术,创新营销理念和营销方式,在完善营销网络的同时,加强终端销售、网上销售和售后服务工作。
公司先后被确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特邀院士工作站。“丹玉”“丹科”商标被评为辽宁省著名商标,“丹玉”系列种子被评为辽宁名牌产品、最受农民欢迎的种子。
二、科技依托
公司的科技依托单位——丹东农科院,是我国著名的市地级农业科研单位,玉米育种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创制的旅大红骨玉米种质资源成为我国玉米育种的核心种质,育成了自330、E28、丹340、C8605-2、丹598等一批优良玉米自交系,在全国被广泛应用,育成玉米杂交种150多个(丹玉6号、丹玉13号、沈单七号、东单60、铁单10号、本育9号、海禾1号等),为我国玉米育种和玉米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成立60多年来,共取得科研成果420项,获奖成果190项,育成通过国家级、省级审定的玉米新品种124个,累计推广面积24.91亿亩,增产粮食1,336.5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1,608.6亿元。
丹东农科院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玉米原原种基地,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丹东分中心,中国北方农作物抗病鉴定中心,辽宁省玉米育种工程技术中心,农业部丹东玉米抗病育种科学观测实验站,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丹东综合试验站,辽宁丹东大豆区域试验站。在海南省三亚市建有现代化的玉米南繁育种基地。
丹东农科院地处鸭绿江畔,多雨、半季风气候,是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重发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是抗病鉴定、抗病育种的理想场所,选育的品种具有抗病性强、适应性广、高产稳产等特点。
丹东农业科学院被誉为中国玉米的摇篮,20世纪70年代,由丹东农科院选育出来的玉米品种“丹玉6号”种遍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种植时间长达10余年,80年代中期育成的国审玉米品种丹玉13号,曾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1/6,种植时间长达20年,累计种植面积达4.5亿亩,是我国至今为止推广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之一。丹玉系列杂交种在我国玉米生产中的做出了重要贡献,“丹玉”成为了优良玉米品种的代名词。
取得的主要成果:
玉米杂交种丹玉6号,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优良玉米自交系“330”,1982年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多抗性玉米杂交种丹玉13号,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长花絮大豆“凤交66-12”,1987年获国家发明四等奖;“玉米自交系丹340”2000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玉米自交系E28”2001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优良玉米杂交种“丹玉26号、丹玉39号,丹玉46号、丹玉86号”分别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优良玉米自交系“丹598、丹988、丹3130、丹1324、丹9046”分获省部级一、二等奖;“千万亩丹玉系列玉米新品种推广”获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
三、公司发展前景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调整,丹玉种业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商业育种研究体系,育成了一批具有独创性的玉米自交系和具有竞争力的优良玉米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而且对全国不同生态区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有晚熟、抗病、米质优的大穗型品种,也有早熟、优质、耐密、脱水快、依靠群体增产的新品种,并且良种良法配套,为种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015年公司又有6个玉米新品种通过辽宁省审定,正在生产上推广种植,多个苗头组合在国家、省级试验中,待审定,后续品种储备充足。
面对国内外种子市场激烈竞争的局面,我们头脑清醒、信心百倍,目标明确。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刻苦钻研,开拓创新,无私奉献”丹玉精神,坚持专业化、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建立完善的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体系,研发创新性的优良品种,勇追登海,敢超先锋,缔造“丹玉”中国名牌,振兴民族种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