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福星
在神秘遥远的南极,生活着这样一群奇妙的海兽:喜欢面带微笑的威德尔海豹,过着一夫多妻生活的南象海豹,10分钟就能吃掉一只企鹅的豹形海豹,总是一副好奇模样的南极毛皮海狮,很像猪却又喜欢吃磷虾的食蟹海豹......是不是对它们充满了好奇心?快跟上科考小分队的步伐,一起去了解这些神奇的海兽吧!
调查南极鳍脚类家族
今天是2014年12月6日,连续刮了几天大风后的菲尔德斯半岛阳光灿烂,晴空万里,这是南极野外科考难得的好天气。上午7点30分,由两名中国南极长城站第30次越冬科考人员和我组成的科考小分队准时出发,目的是到南极长城站所处的菲尔德斯半岛的西海岸进行海兽调查。
当谈到海洋兽类时,人们往往都很熟悉海豹、海狮和海象的名字。它们同属于鳍脚类动物。鳍脚类动物全球现存的有3个科,即海狮科、海豹科及海象科,共有34种。其中,在南极地区活动的有6种,包括海狮科的南极毛皮海狮,海豹科的南象海豹、豹形海豹、威德尔海豹、食蟹海豹和罗斯海豹。尽管南极地区的鳍脚类种类不多,但数量却占了全球鳍脚类总数的90%。除罗斯海豹外,其余5种海豹在长城站附近均能看到。
与南极海兽近距离接触
满怀着期待和兴奋,我们开始了这趟探险之旅。
面带微笑的威德尔海豹
约莫经过1个半小时的徒步,我们首先来到了西海岸的生物湾。今天运气真好!刚进入生物湾,就看到一只威德尔海豹懒洋洋地躺在雪地上休息。我迅速拿出相机,用镜头记录下这头海豹。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威德尔海豹头圆而小,眼睛大,似乎给人一种“微笑”的印象。
威德尔海豹是南极极为常见的海豹之一,由一位英国的南极航海探险家詹姆士·威德尔(James Weddell)于1820年发现,遂后人将其命名为威德尔海豹。威德尔海豹性情温顺、容易接近,喜欢生活在冰裂隙处,因为它们可随时从冰层的缝隙中浮出海面呼吸空气,或到冰面上休息。当南极进入冬季后,海水会大面积结冰并连成一片。此时,威德尔海豹就会依靠锋利的牙齿,啃冰钻洞,伸出头来进行呼吸,因此素有“啃洞专家”之称。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们的牙齿被磨损得相当厉害,以至于影响到它们的寿命。
一夫多妻的南象海豹
记录完威德尔海豹,我们沿着海滩继续前行。突然,前面不远处传来阵阵低沉而有力的吼叫声。根据以往的经验,这定是雄性南象海豹之间在打斗过程中发出的,以相互显示自己的能力,并警告竞争的敌对者,捍卫自己的势力范围和家族成员。果不其然,走近一看,70~80头南象海豹正扎堆聚在一起。每逢南极的夏季时节,南象海豹便会进入亚南极岛屿的一些向阳海滩进行蜕皮。队友们兴奋地为我拍了张和南象海豹合影的工作照。
南象海豹具有群居的生活习性。在结成群体前,雄性之间通过凶残而激烈的格斗和厮杀来争取交配权,胜者则占地为王,生儿育女。一头雄性通常控制几十到几百头不等的雌性,过着典型的一夫多妻制生活。
性情凶猛的豹形海豹
就在我安静地收集南象海豹视频资料时,另外一名队友急匆匆地向我跑来。靠近一问,才知道他在拍摄附近的景物时,没留意到旁边有只海豹正在休息。从梦中惊醒的海豹脾气显得暴躁,似乎有主动攻击他的意思。我赶紧收拾好摄影器材,向那只海豹走去。靠近一看,是一只未成年的豹形海豹。豹形海豹是南大洋中的“独行侠”,喜欢单独行动,在整个菲尔德斯半岛分布都较少,今天能再次碰到真是幸运极了。从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该种海豹体形修长、肌腱发达,有着像爬行动物一样的大头。它的颈部体侧及腹部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有点像豹纹,也因此而得名。
好奇灵活的南极毛皮海狮
接近中午时分,我们来到了生物湾旁边的平顶岩半岛,该半岛通常分布着较多数量的南极毛皮海狮。当然,今天也不例外,只见几十只海狮正悠闲自得地在沙滩上休息。为了准确地统计它们的数量,我需要靠得更近。突然,一只被惊醒的海狮,性情变得凶猛,迅速地朝我跑来。根据以往的经验,只要我站着不动,它会在离我很近的位置停下,然后伸长脖子,逐渐靠近,表现出一副好奇的样子。当然,假如我面对这样的场景,显得手足无措,想迅速逃跑时,它往往会对我穷追不舍,直到我离开它的领地。
主食磷虾的食蟹海豹
野外科考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在接近傍晚时分,我们顺利地完成了今天的海兽调查工作。走在回去的路上,就在一名队友抱怨没有见到食蟹海豹而略显遗憾时,另外一名队友突然叫了一声:海豹。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一只未成年食蟹海豹正警惕地看着我们。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食蟹海豹身体呈纺锤型,头部相貌比较特殊,头较长,吻部圆钝颇像猪。
食蟹海豹是海豹家族中数量最多的一种,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周围的浮冰上,冬季在长城站附近比较常见,特别是每年的9~11月份,一群数十只、多则数百只的食蟹海豹往往聚在冰面或沙滩的雪地上休息、换毛。食蟹海豹相互间好打斗,身上往往伤痕累累。
浑身是宝 招致滥杀
鳍脚类动物浑身是宝,其肉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毛皮可做千金裘,脂肪可炼油。此外,其药用价值也很大,如海豹肝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和叶酸等,可治疗恶性贫血。鉴于此,也给南极的鳍脚类动物带来了灭顶之灾。虽然后来人类幡然醒悟,出台了一系列公约或协议来保护它们,狂捕滥杀南极鳍脚类的现象已基本被禁止,但全球气候变化、捕鱼业入侵、石油污染等又对它们的生存构成了新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