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晓华
写作教学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完成一定写作任务的教学活动;有效指导强调的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教学指导。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重头戏,是听、说、读、写四大件中综合性最强的一项,其综合了听、读两种学习行为(写作为信息的输出需要听和读两种信息输入作为基础),又与说有着密切的关系(均为信息的输出,但写更注重书面语文的运用)。作文教学难,难就难在学生怕写,而学生怕写与教师指导之间又存在着极大的关系,缺乏有效的指导必然导致学生的作文难成无米之炊。因此,有效指导就成为作文教学中必须研究的重要内容。正是基于这一原因,笔者以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指导为题,以课题的形式开展了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与理论探讨
很多时候,语文教师的作文指导缺少“对象”意识,即意识不到作为作文教学的对象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具有初中认知水平的初中学生。作文指导的过程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自身所掌握的写作技巧如何成为学生的写作技能,关心的是学生在作文技巧传递之后所形成的作文的实际水平。这种只关心结果而忽视了过程,只关心作文而忽视了作文的人的现象,造成了作文指导实际上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笔者以为,有效的初中作文指导,首先要有明确的对象意识,要切实让学生成为作文指导的主体, “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思想,在初中作文指导中同样适用。并且,教师所关注的人必须是“全人”,这里有两个角度的理解,一种理解是全部的人,即面向全体;另一种理解是面向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某一个方面的发展。这两者之间互相影响,互有促进。
笔者这里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后一种理解,即作文教学不能只是作文的教学。这一理解是基于当前学生的发展而提出的,因为作文强调的是“我手写我心”,写是动作,作文只是动作的结果,真正作文的源头在于学生的“心”。心是什么?心是学生对所能感知到的事物的认知,是学生的内心思想与客观事物作用后的反应。因此,只有学生的内心与外在的客观事物发生了有效的作用,学生才有可能有深刻的认识,笔下也才有可能出现可写之物。
因此,作文教学指导首先应当是促进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并且培养学生对认知的表达能力。这样的指导才是高效益的,才是符合有效指导的要求的。作为一项研究,笔者还想强调的是,有效指导研究要尽可能地可测量、可量化,这样才有可能让研究变得更为科学与可行;但同时又要注意不能过度强调测量与量化,因为那样容易陷入技术主义的泥淖,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真正提高。
二、研究的开展与实践思考
基于以上的理论探讨(事实上探讨的过程相当丰富,只是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只能择要而叙述之),笔者对实践中的探究制定了如下两点指导思想,并且努力让课题的探究行走在该思想引导下的轨道上。
首先,有效的作文指导必须注重作文教学目标的确定。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及课题组的其他成员形成的第一个收获就是作文教学指导一定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要理性地制定作文指导的目标。这是实际教学中教师的作文指导心理由急于求成向理性回归的首要基础。根据课题组的实践探究,形成的认识有这样几点:其一,作文教学指导中,教师要着眼于通过有效的过程促进学生的精神世界的丰满,而在此过程中因材施教又是一个重要原则。同样的命题,同样的材料,不同的学生感受往往是不相同的,这个教师要尽可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从学生的实际感受去进行作文的指导,这是高效益的基础;其二,作文指导中,对学生的文字表达要求要理性,不能指望学生一下子就能用丰富甚至是华丽的词藻来叙事说理,文字功底需要日积月累,需要学生的阅读作为支撑,而阅读积累显然是一个长期过程,甚至带有自然积累的意味,教师不能忽视;其三,作文指导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发现作文与生活的联系。如果将作文理解为一种创作,那么就与“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有道理相通的地方,只有学生对生活有了感知,就会具有发现生活旨趣的眼睛与视角,作文才有了丰裕的源头。
其次,作文指导教学必须注重其技术性。技术性不是技术主义,作文技术是从优秀作文中提取出来且适合于几乎所有的文本创作的,是隐藏在作文背后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物化体现。比如说传统作文教学中强调的记叙文六要素,实际上就是要把一件事情叙述清楚的基本要素。那么,作文教学有效指导需要注重哪些技术性呢?经过实践探究,课题组形成的共识是:作文指导要基于对学生的作文能力的分析。课题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学生的作文能力分成若干个等次,并以此标准对学生进行分类(结果并不告知学生,只是作为教师作文指导的参照);在作文指导中从内容与方法两个方面,让学生通过对“写什么”“怎么写”这两个主线问题进行思考,并在实际写作中进行选择,以厘清作文写作中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进而形成一种自省能力。这种自省能力就是技术性的另一种境界,即作文素养问题。素养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素养是凝结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习惯、写作思维乃至写作规范等内容的综合体,最终体现为学生的作文内容与作文思想。
确立了作文指导的目标与作文教学过程中的技术性问题,实际上是从教师层面提出了有效性的基本途径,也是课题研究的主要收获之一。也就是说,确定这样的研究思路,本身就是课题研究的一大成果。
三、研究的反思与课题总结
初中生作文教学是一件大事,本课题的研究并不尝试解决作文教学中遇到的所有问题,而是试图在现有基础上找到一条相对高效的作文教学指导途径,通过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找出一条新路。在课题研究中,收获还是挺多的:从研究对象上来看,本研究涵盖了初中三个年级段,由于不同年级段的学生的特点有所不同,因此在研究中对三个年级各有侧重,而侧重点的确定则来源于《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实际。如指导顺序上写作指导的载体是从记述文到说明文再到议论文,而写作指导的流程则一般遵循从审题到立意,从选材到构思,从行文到修改的程序。从写作内容上来看,课题组并不特别强调写作素材的刻意收集,而是着力于培养学生发现有效素材的眼睛,有了这双眼睛,学生在作文立意、修改加工等环节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
总的来说,初中作文教学指导是一项系统工作,课题研究收获颇丰,以上陈述是为概括,而如果要对作文指导进行前瞻性思考的话,那课题组的想法则是:学生的写作心理仍然是一个尚待发掘的宝藏,从这个角度讲,研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