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爱莲
(河北省张家口市沙岭子医院, 河北 张家口 075313)
家庭干预是指通过向患者、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并定期到患者家庭进行干预性训练的长期治疗方案[1]。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生活方式及心理、社会因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已得到临床的广泛重视[2]。有研究表明[3],家庭干预在一些慢性疾及及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过程中中起积极作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笔者为观察家庭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认知及行为的综合家庭干预,观察该措施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出院时血糖值基本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72例,男43例,女29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45.0±6.8岁,病程1~6年;入选标准:①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4];②初中以上文化程度;③患者与家属共同生活;④患者无语言障碍、精神疾病及恶性肿瘤;⑤患者及家属自愿同意参加本研究。
1.2 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均遵医嘱定时服用降糖药物治疗控制血糖,并给予常规2型糖尿病知识的宣教指导。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进行家庭干预治疗,措施如下:认知干预:定期向患者及期家属讲解2型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要点,并对期讲明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密切,二者相互作用;并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并协助患者制订合理的运动治疗方案,嘱患者按时服用控糖药物;帮助患者及家属树立正确的治疗信心,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心理干预:告知家属及患者情绪与该病的内在联系,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鼓励患者多倾诉,以缓解其焦虑情绪,使心中郁闷得以宣泄,消除不良情绪,并培养良好的个性,以保持情绪的稳定。行为干预:向患者及家属讲明不良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嘱患者戒烟、酒,合理运动,控制饮食;并指导患者学会监测血糖、定期复诊;并每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患者出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1.3 观察方法: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1年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调查表(WHOQOL-100)[5]对生活质量进行调查评分,调查内容包括环境、心理、生理、独立性、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社会关系等6个领域,共计24个方面,评分高者即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数据进行t检验,采用(±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家庭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状况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在环境、心理、生理、独立性、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社会关系、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见表1。
表1 家庭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状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实验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在环境、心理、生理、独立性、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社会关系、总体生活质量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现代人群生活压力的增加及饮食习惯的变化,发病呈逐年增高趋势[6]。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和继发的维生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且在2型糖尿病病程中常伴发心脏、血管、肾、眼、神经系统疾病,是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之一[7]。
家庭干预治疗属长期治疗方案,通过讲解及干预训练使患者达到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目的。本研究发现,家庭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对患者和家属的认知干预,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该疾病的认知程度,让患者家属主动监督患者定时服药,间接提高服药依从性;患者在家属的帮助下能按医嘱定时定量用药,使疾病得到良好的维持。同时,由于认识到运动疗法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性,患者能主动体育锻炼,许多家属积极支持甚至与患者一起锻炼,提高了运动疗法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在心理干预中,家属依据护士的指导与患者和睦相处,并学会了关心、倾听、疏导患者,让患者内心的焦虑和郁闷说出来,不良情绪得以宣泄,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及治疗。在行为干预中,通过家属的参与和监督,改变了患者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建立了和谐的家庭环境。同时,家属督促并鼓励患者积极体育锻炼,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多与人交往,丰富其文化生活,树立正确面对疾病的信心及勇气。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干预后WHOQOL-100各项评分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家庭干预可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1]李改霞,吕文静.应用临床路径对糖尿病病人实施健康教育[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2011,13(23):233~235.
[2]屈霞,李文庆,王林,等.动态血糖监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中的意义[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8(2):114~116.
[3]陆樱珠.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影响的护理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6):230~231.
[4]劳德娟,林克.门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 中旬刊,2013,23(11):262~264.
[5]张微.综合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糖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2,21(9):232~235.
[6]付阿丹,鲁桂鸣,杨静,等.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1,18(28):453~455.
[7]高贵秀,任梅芳.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影响的研究[J].河北医学,2007,13(11):1337~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