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草
什么是人情味儿?
如果你看电视,你会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央视寸秒寸金的黄金时段,居然增加了许多公益广告。印象最深的就是《打包篇》,一家人围着餐桌吃饭,一个口齿不清的老人把盘子里的两只饺子揣进了衣袋里,一边揣一边说:“这是留给我儿子的,我儿子最爱吃饺子。”还有一个公益广告《别爱得太迟,常回家看看》,一个母亲从年轻陪伴着一个孩子,一路走来,一路成长,孩子长大了,母亲也老了,然后老了的母亲站在那儿痴痴地等待孩子回家。
除了亲情的公益广告,还有与环保、动物、留守儿童有关的。5800万留守儿童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字?一张张孤单的笑脸,一双双无助的眼睛,一个个没有色彩的镜头,画外音:“如果眼睛会说话,你听到了什么?”
说实话,好多年,我还是第一次在电视里看到这样浓浓的人情味。人情味是一种什么味儿?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种人味儿,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温暖,那种挚爱,那种信任。
一直喜欢小时候的那种生活:你来我往,热热闹闹,邻里关系很亲密,你借我半瓶酱油,我借你两头蒜。街头熙熙攘攘,你踩了我的脚,我碰了你的腰,笑一笑就过去了。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之流,竟然热心肠地给那个谁家的闺女介绍对象;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大伙都来帮忙,心中就没有“提防”这个概念,更没有“骗”这个字眼。
我喜欢这种热乎乎、暖烘烘的人情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人情味淡了许多,楼越来越高,车越来越多,人人都缩在一个火柴盒一样的空间里生存。家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就是穿越层层封锁线,最后回到的那个铜筋水泥塑成的盒子里,不穿过几道门,怎么可能回到家里?首先是小区带电子锁的大门,接着是楼梯口的密码门,然后是回家的防盗门以及家里的木板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越来越疏离,回家关上门,不是上网就是玩手机,要不就是看电视,在一起住了好几年的邻居,居然相见不相识。
处处小心谨慎,怕被人忽悠了,怕被人骗了,一不小心就掉进了别人挖好的坑里,买食品你得成为食品方面的专家,买家电你得成为家电方面的专家,买药品你得成为药品方面的专家,可是成名成家哪儿是那么容易的事儿?没有个十几年的钻研怎么有可能成专家?可是等你钻研了数年,即使偶然成了专家,还不是黄花菜都凉了?
每天独自开着车去上班,不再和人挤在公交车里,爬到几十层上百层的摩天大楼里,一人一方“火柴盒”,除非迫不得已,否则老死不相往来。寡淡至此,真的是比凉开水还凉。
当然,你也不用心灰绝望,不管到什么时候,正能量都是生活当中的主流,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情味。
上街,看到一个拼命跑向公交站台的女孩,她还没有跑到公交站,车居然开了,正心灰之际,不承想公交车居然停了下来,等了30秒,直到那个女孩气喘吁吁地上了车,那辆车才重新起程了。
去街边的小餐馆吃早餐,老板会善意地提醒:“小心别烫着。”
去早市买菜,买完提起便走,卖菜的摊主在后面喊:“你的葱忘拿了!”
去超市,一个老人晕倒在电梯旁,一个年轻人寻速拨打了急求电话。
小区里新栽的一棵樱花树不知怎么断掉了,一个老人居然把断掉的小树杈接好,然后用胶带封好。
一个常在小区里遛狗的年轻女人,每天都会带着纸巾,若是狗狗随地大小便,她会马上清理干净。
这些小事情很多很杂很不起眼,正是因为这些随手可为的不起眼的小事,温暖别人也温暖自己,这是联系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与桥梁,彰显的是浓浓的人情味儿。
(责编 悬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