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现代“稻鸭共生”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5-08-13 16:21林凤翔丘俊超孟珈蒂张波罗琤王宇
老区建设 2015年4期
关键词:观光农业广东应对策略

林凤翔 丘俊超 孟珈蒂 张波 罗琤 王宇丰 向安强

[提要]广东现代“稻鸭共生”技术已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模式。但其发展仍然存在关键性技术有待突破,农民积极性不高,产业化生产尚未形成,政府助推服务缺位,市场激励机制缺乏,生态农业大环境缺失等问题。需要采取明确政府服务职责,强化企业社会责任,选择合适发展模式等相应对策。广东“稻鸭共生”技术应选择以农业科技园为依托,以科研和观光为定位,发展具有教育和宣传功能的观光农业新模式。

[关键词]广东;稻鸭共生;存在问题;应对策略;观光农业

[作者简介]林凤翔(1990-),男,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科学技术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业科技史;丘俊超(1980-)男,硕士,广州市从化区人民政府公务员,研究方向为三农问题与农业史;孟珈蒂(1991-),女,华南农业大学2014届毕业生;张波(1973-),男,华南农业大学农事训练中心林学与园林站农艺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生态与园林绿化;罗琤(1984-),女,硕士,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工作流技术,教育管理;王宇丰(1973-),男,硕士,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人类学,农业文化遗产;向安强(1960-),男,博士,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科技史。(广东广州 511483)

明清时期,广东“稻田养鸭”技术属于传统阶段,在当时人地关系日益紧张和粮食需求量急速增加的社会背景下,“稻田养鸭”技术作为一种立体复合的种养方式,在珠江三角洲的沙田地区被广泛地运用推广,主要充当生物防治和饲料补充的角色。进入现代,社会高速运转,在生态环境恶化和人类生存困境的双重压力下,源于中国的“稻田养鸭”技术在占据科技优势的日本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影响整个亚洲地区。广东在参考日本模式的基础上,展开了积极的试验和研究,已探索出具有广东地方特色的发展模式。现代“稻鸭共生”技术结合生物学、生态学、植物学、环境保护学等学科知识,从简单的种养方式发展成为遵循严格量化标准的生态农业模型,焕发出新的活力。但是,广东现代“稻鸭共生”技术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广东现代“稻鸭共生”技术存在的问题

广东现代“稻鸭共生”技术的研究正方兴未艾,无论是技术本身、技术运用模型还是技术所附带的各种效益,都得到进一步完善。但现代“稻鸭共生”技术并不是十全十美,还有许多技术环节需要创新,许多配套措施需要接轨,许多实际操作需要规范。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关键性技术有待突破

首先,鸭子品种选择问题。相对于水稻品种,关于鸭子品种选择的研究则较少,如江苏高邮鸭、江西红毛鸭、四川建昌鸭和浙江、湖南、江西、福建的麻鸭,全国各地,各有不同。究竟哪些品种的鸭子最适合稻鸭系统运作?哪些品种鸭子的经济效益最高?如何在稻田和市场之间取得平衡?还有水稻品种与鸭子品种的生育期匹配问题等,都有待展开进一步研究。

其次,稻田病虫害的综合防治问题。现代有些研究夸大了鸭子对稻田病虫害的防治功能,盲目遵循,必然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事实上,鸭子对稻田的病虫害防治是有一定范围和限度的,如“鸭子对稻瘟病、纹枯病等病毒、细菌引起的病害无任何防治作用;对稻秆潜蝇、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蛀心或卷(包)叶为害的害虫的捕食能力也很小;对稻椿象等害虫虽然可以捕食,但因该虫有异味,故也不去采食;即使可以捕食的稻飞虱等害虫,如果虫口密度过大,仅仅靠鸭子的生物防治之力也是无法完全消灭和控制害虫蔓延的。而且随着水稻植株的增高,鸭子的捕食能力也有所下降”。近年来,已经有研究人员注意到这一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在稻田周围设立景观生态配置,利用物理防治措施,使用生态农业,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综合考量。

第三,鸭子饲料投入问题。虽然鸭子可以在稻田内获得大量食物,如昆虫、杂草、水生浮游动植物等,但仍不充足,需要人工饲料的补充。如何降低补充饲料成本,如何解决清洁安全的饲料选择问题,都需要关键性技术的突破。目前,也有人提倡在稻鸭系统中种植绿萍、红萍或一些浮游动植物来解决鸭子的饲料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究。

第四,稻田肥力保持问题。仅靠鸭子排泄物是不可能完全满足水稻高产量高品质要求的。如何在不带来次生污染的前提下,给土壤提供足够的养分,保持稻田肥力,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使用天然的土壤改良剂、微生物肥料或冬植绿肥等措施值得加以实践。

除以上所提及之外,还有日常田间管理的问题、各生产配套措施的问题、各技术环节量化标准的问题等,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稻田养鸭”技术经历了传统阶段,进入现代“稻鸭共生”阶段。在此过程中,为迎合时代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传统技术本身的效用,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但在技术革新与模式完善上永远没有十全十美。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寻求突破,技术本身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

(二)农民积极性不高

现代“稻鸭共生”技术的使用与推广,最终还得落实在农民身上。但因为技术本身必须遵循严格的操作步骤和量化标准,还需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对稻鸭系统作适当调整,这都大大超过农民常规的驾驭能力范围。另外,“稻鸭共生”技术的实施还需有一整套相关的配置措施进行辅助,如鸭苗育雏、搭建鸭棚、拉设电网等。其成本较高,对人力物力的要求也较高,并不受农民的欢迎。因此,农民对“稻鸭共生”技术的使用,积极性不高。

(三)产业化生产尚未形成

广东的“稻鸭共生”技术主要集中于生态农业的试验中,由各大高校的科研机构牵头,寻找部分农户进行合作,生产规模很小,没有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或申请产品认证,占据的市场份额微乎其微。还有另一种生产方式是由企业牵头,各大高校提供技术指导,与农户直接签订定单,形成“企业+高校+农户”的模式。通过企业带动,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是形成产业化生产的最佳途经。但根据调查,广东大部分运用“稻鸭共生”技术的企业并没有开展大规模的实际生产,而是作为其有机稻米品牌的一个宣传手段,以获取更良好的公共形象和品牌效应。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生产还有待推进。

(四)政府助推服务缺位

首先,政府投入不足。“稻鸭共生”技术的成本较高,需要选择适宜的鸭子品种和水稻品种,需要配备鸭棚、电网等基础设施,还要对农民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这都要求政府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其次,政府推广力度不足。如广东“稻鸭共生”技术主要由高校科研机构和民营农产品企业携手合作,在推广之初,政府给予短暂的政策支持,但缺乏持续性,以致后来的技术推广体系出现“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再次,政府的监督力度不足。“稻鸭共生”技术的实施条件很苛刻,要求稻田环境良好,没有大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而且不允许过度的人工修整。这些“外部效应”很难靠企业或高校来控制,成本过高,只有政府通过强制性的政策规范和适当的资金投入才能解决。

(五)市场激励机制缺乏

首先,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尚未形成“质优价优”的价格机制。有机大米的价格普遍比一般大米的价格高,如在广东地区,广州市所产的鸭稻米一般为5-7元一斤,中山市所产的“科誉亚稻丝苗米”每公斤14元,清远市连山县所产的有机大米为13元一斤,如此价格一般民众暂难接受。而无公害的稻鸭肉价格却和一般鸭肉的价格差不多,销路也不甚理想。有些地方甚至出现要用稻米收入来填补鸭子亏损的情况。当今市场充斥着饲养期短、身形肥大的肉鸭,而稻田鸭则要求体型小、生长周期长的杂交或野生品种,成本大大提高,却不一定得到消费者的认同。

其次,鸭稻米和稻鸭肉都尚未认证。我国“稻鸭共生”技术出产的有机大米和无公害鸭肉很少通过权威机构认证。要通过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认证需要一定的资金和生产规模,仅靠农户自家生产和企业小规模生产很难达到认证要求。

第三,消费者的购买观念尚未更新。由于农产品本身所固有的特点,人们总是带着惯性来进行购买,而且农产品的价格、品牌的知名度和购买的便利性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如何给消费者灌输质量优先、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等意识,更新消费者的购买观念,是“稻鸭共生”技术除产品销售外还需要作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六)生态农业大环境缺失

生态农业的推广与普及是“稻田养鸭”传统技术得以继续创新发展的营养土壤。但现阶段,我国农民在进行生态农业生产时,为求高效率、高产量,都不同程度地施加化肥或农药,生态农业原来的面目和原有的效果都受到扭曲。其次,生态农业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但随着化学合成物的滥用,工业生产退出城市圈、进入农村范围,能支撑生态农业大规模生产的环境越来越难寻。作为生态农业推广项目之一的“稻鸭共生”技术,在生态农业大环境缺失的情况下,前景也不容乐观。

二、广东现代“稻鸭共生”技术发展策略

综合上面提及的广东现代“稻鸭共生”技术发展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一)明确政府服务职能

政府作为社会资源的宏观调控者,有责任增加投入,完善配套政策,加强宣传力度,促进“稻鸭共生”技术的发展。

首先,增加投入。“稻鸭共生”技术的引进与推广比传统农业的成本更高,没有政府提供辅助性的资金支持,农户本身难以承当。根据具体情况,政府可以给参与试验的农户提供适当的补贴或帮助构建相关的配套设施。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对科研机构的奖励和资助。众所周知,技术申报和成果转化都具有滞后性,如果缺乏政府支持,以科研为主导的试验田或课题小组就很难持续进行。

其次,制定相关政策。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农户本身也在考虑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资金上获得更大的实际收益,缺乏对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的考量。若两者持续不理性的利益追求必定会引起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后果。因此,政府有责任制定政策法规,如保护生态农田环境、加强生态农产品的市场保护、保护性优惠政策、市场准入制度和生态农业激励性补偿等,为“稻鸭共生”等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第三,加强宣传力度。传统的农业观念根深蒂固,如何扭转农民的生产观念,完成现代农业的转型,需要政府作相关的宣传和推广。例如,举行“稻鸭共生”技术的讲座或培训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与高校合作,通过“科技支农”、“智力支农”等活动将“稻鸭共生”技术以及相关生态农业科技知识直接带给农民;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广泛普及绿色食品、生态农业、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的基本知识,提倡消费者优先消费绿色食品,引导企业正确处理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二)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可以通过扩大生产面积、统一技术、统一管理、产销结合等手段,实现“稻鸭共生”模式的产业化生产。企业也可以通过积极获取品质认证、创建自身品牌、占据市场份额等途径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但企业作为大社会的一员,除了追求利润之外,还必须肩负相应的社会责任。

首先,加强与农户的合作与沟通,帮组农户完成技术消化和生产方式的转型。而且,生态农业具有一定的生产风险,气候变异、政策变更、市场价格波动都会给农户带来很大的损失。所以,掌握较多主导权的企业应该在生产低潮的时候给农户一定的补贴,或预先制定合理的,具有保护性质的协商价格。反过来,农民的根本利益受到保护,生产积极性也会进一步地提高。

其次,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与高校合作,推动技术更新和理论的深入探讨。技术开发成本较高,而回报滞后。如“稻鸭共生”技术的研究就需要一定的试验田,需要优良的鸭子和水稻品种,需要搭建鸭棚和围网,还需要周期较长的观测时间,反复试验,量化对比,才有最佳成果。企业作为技术更新最直接的优惠者之一,必须承担起辅助科技发展的社会责任。

第三,杜绝生产过程的化工污染。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守诚信准则,不为增产增收而加入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保护生态安全,保证“稻鸭共生”农产品的绿色品牌。同时,注册商标、建立生产基地、参加展销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向广大消费者推荐绿色食品及生态农业。

(三)选择合适发展模式

现阶段,我国各地因地制宜,“稻鸭共生”技术的运用情况主要有三种发展模式,分别是政府主导型、农户主导型和企业主导型。政府主导型,以“政府服务一企业(农户)生产一公司(专业农户)销售”的大规模专业化生产销售链为基本模式,政府负责总体规划和政策制定,并组织农户生产和销售;政府在政策、技术、信息、资金和农产品销售上给予经营者大力支持,最终促进产业化的进程。农户主导型,以家庭小农场生产为基本模式,农户在政府和科技部门的引导下,自行制定生产计划;该模式的生产规模较小,但相对而言,生产风险也较低,市场压力也较轻。企业主导型,以“龙头企业物质、技术、资金支持一专业户(农户)分散生产一农产品龙头企业统一收购”的大规模专业化生产链为基本模式,企业负责品种、生产资料供应和技术服务,农户负责种稻养鸭,所生产的有机稻米和鸭产品交由企业统一经销”。

广东地区主要以企业主导型机制为主,但也存在农户主导型机制,特别是“稻鸭共生”技术的推广初期。企业主导型的“稻鸭共生”生产模式需要广阔的稻田来实现其规模效益,但广东的城市地区早已难以腾出大块的、连片的,生态环境尚未受到破坏的田区来供“稻鸭共生”技术运用。近年来,各地城市圈不断外扩,污染严重的企业也被安排搬迁到城市外围,可利用的农田更少。而广东的农村地区,以山地居多,农户分散,除个别地区,并不是十分适合“稻鸭共生”技术的推广。除了土地和环境问题,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如广东各大城市的外围都流行蔬菜种植。城市的蔬菜需求量大,蔬菜种植本身生产成本低,生长周期短,没有太高的技术和设备要求,所以蔬菜种植深受广大农户欢迎。2002年华南农业大学“稻鸭共生”技术课题组在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障岗村建立20亩的“稻鸭共生”示范基地。障岗村本以种植蔬菜为主,如白瓜、葱、蒜等,改换稻鸭模式后,所产鸭稻米虽然价格较高,销路也不错,但综合起来,远比不上周期短、收益快的蔬菜种植。于是,2005年障岗村停止“稻鸭共生”项目试验,重新种回蔬菜。

我们认为,“稻鸭共生”技术的运用与推广,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广东“稻鸭共生”技术可以跳离以上三种发展模式,走以农业科技园为依托,以科研和观光为定位的观光农业新型发展路线。观光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一个新型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才在中国大中型城市兴起。广东省工业化程度较高,城市圈不断外扩,农业从事人员和农业用地越来越少,盲目追求“稻鸭共生”的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并不现实。将“稻鸭共生”技术纳入观光农业的行列,则既起到保持传统农业继续生产的作用,也起到深化科研,反哺农业的作用。深圳市碧岭现代农业科技园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好的范例。碧岭现代农业科技园具体划分为三个大区:科研办公区主要以专家楼、研发楼、实验楼、水稻研究所、办公楼等为主,观赏区主要以盆景园和花卉、瓜果蔬菜试验大棚等为主;科技产业区主要以超级杂交水稻试验区、无公害栽培技术示范基地、优质果树示范基地等为主。三个园区紧密结合,共同承担科研和观光的功能。现代“稻田养鸭”技术,即“稻鸭共生”技术于2008年年初被引进到该农业科技园的超级杂交水稻试验区,除了身负探索高产量、无公害水稻种植模式的重任之外,还因其具有鸭声阵阵、禾苗滚滚的农家诗情美景而使游人驻足观看,流连忘返。如果园区参考韩国的发展模式,将“稻田养鸭”的传统劳作方式、历史沿革展现出来,融合生态保护、绿色食品的理念,除了科研和观光的功能外,也突出其教育和大众宣传的功能,则更为完善。

三、结语

广东“稻鸭共生”技术还存在关键性技术有待突破,农民积极性不高,产业化生产尚未形成,政府助推服务缺位,市场激励机制缺乏,生态农业大环境缺失等诸多问题,建议明确政府服务职能,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因地制宜地选择更加合适的“稻鸭共生”发展模式。基于广东工业化程度较高,城市圈不断外扩,农业从事人员和农业用地越来越少的具体实际情况,我们不鼓励“稻鸭共生”走大规模、产业化的生产道路。选择以农业科技园为依托,以科研和观光为定位,发展具有教育和宣传功能的观光农业新模式,应该更为适合。

[责任编辑:程文燕]

猜你喜欢
观光农业广东应对策略
“革命三谭”:推动广东党团组织发展壮大
我国生态观光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改进措施
“粤来粤美”
金融支持县域观光农业发展的思考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对爸爸妈妈说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