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嘉
曾几何时,漫步在浙江的古道阡陌、市井街道,随处都可以感受到这片土地的丰饶文化,古韵悠扬的浙派古琴,唱腔婉转的越剧,光影生动的海宁皮影戏,势如奔雷的余杭滚灯,欢腾喜悦的龙舟竞渡,凌空飞虹的泰顺廊桥,温润如玉的黄岩翻簧……这些哲思流丽的文化符号,倾注了浙江人民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可以感知,可以惊叹,可以赞美。
如今,不可阻挡的经济全球化趋势让原本多样性的文化日益变得同质化,根植于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日渐式微。那些对非遗有着鲜活记忆的传承人在逐渐地老去,而现代社会的年轻人则更愿意投入到城市化的滚滚洪流中去。非遗的传承链一旦在某一环节出现断裂,便很可能被尘土掩埋,最终湮没无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不断受到威胁的当下,正如浙江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王淼所感慨的,“非遗工作,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在新世纪兴起的非遗保护进程中,浙江省的非遗工作始终走在前列。非遗普查“浙江模式”、国遗名录“浙江现象”,全国非遗保护工作传承“浙江经验”,美丽非遗在浙江绽放。2014年,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浙江非遗项目位居全国各省份榜首,以217项国遗名录项目“四连冠”。这些斐然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至政府、下至普通百姓的群策群力。
针对非遗的保护和人才培养,浙江有着全国力度最大的省级财政支出,同时在全省11个设区市和90个县(市、区)建立了非遗保护中心,实现工作机构的全面覆盖。浙江省人民政府率先颁发非遗保护的地方法规、出台省级非遗保护发展规划,将非遗保护纳入了法治的轨道。但是,仅仅这些不足以使浙江成为非遗保护的“排头兵”。浙江省文化厅厅长金兴盛说,没有全省非遗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满腔情怀,没有广大群众蓬勃的文化创造力及参与热情,浙江非遗保护就不可能取得骄人的成绩。
国家级非遗项目“畲族民歌”传承人、年近八旬的蓝陈契大妈曾在浙江非遗十年座谈会上,即兴创作了一曲敬茶歌—《全赖有你》:“曾在远处,白雪封天,孤身旅客,缩起肩……全赖有你。”这儿的“你”,指的不仅仅是500多位兢兢业业奋斗在非遗第一线的工作者,23万挨家挨户地走访、记录的普查大军,更是坚守传统文化精华的各级非遗传承人。
十多年来,浙江省文化厅非遗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走访基层非遗单位和非遗保护基地,聆听群众的文化需求;牵头组织各县市文化工作者编写“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举办“中国梦想·美丽浙江”非遗电视春晚、传统手工艺主题创作展览,为非遗融入群众生活提供越来越广阔的舞台……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非遗工作者们忘我工作,不断进取。
23万普查大军中,最多的是基层志愿者。这些老艺人、老工匠、老教师、老文化工作者、老干部,怀着对传统的热爱,奔走在浙江大地上,从尘封的往事中打捞起一段唱腔戏文、一篇传说故事、一帖治病良方、一个身姿把式、一段祭祀流程……他们用时间和情怀守望着人类的心灵归属和精神家园,试图挽留那些悠远的乡愁,留住传统文化的“根”与“魂”。
涓涓细流,终于汇成大海。1000多万字的调查文字记录、3000多册的汇编普查资料,将浙江的文化脉络细细梳理,为非遗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流芳》《风生水起》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等陆续出版,图文并茂地展现了非遗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浙江好腔调——56个传统戏剧微记录》将56个浙江戏剧的代表人物、经典剧目,以影像的形式展现得淋漓尽致,表演者的一颦一笑、一个唱腔、一个手势、一个身姿,如在眼前。景宁三月三民歌节、岱山海洋文化节、龙泉青瓷宝剑节等文化节庆热闹纷呈,46个省级非遗传承基地、50个省级非遗宣传展示基地、55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9个非遗生态保护实验区、8所高校省级研究基地,星罗棋布。这些载体托举起了浙江的非遗事业,为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如今的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活了起来。人们可以在塘栖古镇广济桥畔的书场听杭州评话、小热昏,感受老杭州的谐谑;可以在嵊州某个古戏台下听一折温婉越剧,看那轻轻扬起的水袖、风情万种的举足移步;可以在桐庐深澳村看老艺人一双巧手,剪出如云锦绣;还可以在永康庙会赏一场能赢得满堂喝彩的九狮共舞。清明前后,品西湖龙井,观一场含山轧蚕花;端午,吃嘉兴粽子,去五常看龙舟竞发;中秋,去西湖赏月、海宁观潮……浙江非遗项目有的已经走出国门,引得外国人惊叹:安吉竹叶龙,震撼法国和平艺术节;海宁皮影戏,赴德黑兰参加第十五届国际木偶节;青田鱼灯舞,亮相米兰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庆祝活动……
非遗,从社会新词到社会热词,从濒临消失到深入生活,从抢救保护到合理利用,从传统方式保护到新科技手段保护,从项目保护到整体保护,从试点保护到全域推进,走过了一段艰辛而非凡的路程。法治非遗、活力非遗、美丽非遗、智慧非遗、设施非遗、生态非遗、银幕非遗、印象非遗、志愿非遗、共享非遗……这一个个词汇的背后,凝聚了浙江非遗人的心血。十多年的非遗路,浙江从零起步,最终成长为非遗资源大省。远见卓识的政府、自觉担当的非遗传人、倾心投入的专家学者、推波助澜的新闻媒体、热情拥护的人民群众,共同凝成一股合力,将散落在浙江大地上的非遗遗珠,打磨得熠熠生辉,并串珠成链。
浙江非遗这些年,各项工作开展得风起云涌,如火如荼。一些与非遗相关的理念和方法,有的还在争论中,有的还在推广中,有的还在探索中。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跋涉,我们,仍在路上。
(除署名外,本文照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