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召唤结构与文学类文本教学

2015-08-12 09:14胡世平梁富华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文学类

胡世平 梁富华

摘要:召唤结构在文学类文本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做好召唤结构对文本教学影响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从召唤结构和文本教学的内涵,以及召唤文学对文学类文本教学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召唤结构;文学类;文本教学

教师在进行文本教学过程中,会有一些较难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将召唤结构应用到文本教学之中,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提升教师文本教学的水平。

召唤结构和文本教学的含义

召唤结构的含义

召唤结构是接受美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它主要是指文本中没有被人定义的内容,实现了人类联结创作意识向接受意识的转换,是连接二者的桥梁。它可以促使读者在阅读未被定义的内容时,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对其进行新的定义,进而弥补文学中定义中的不足。此外,召唤结构中具有建构性、开放性和交流性等特点,对于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都有重要影响[1]。

文本教学的含义

文本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对文本的鉴赏能力,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完善,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将召唤结构应用到文本教学之中,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实现对文本教学的改革。

召唤结构对文本教学的影响

发挥召唤结构开放性的作用

从某种程度来说,文本也是一种召唤结构,它能够为学生提供非常多的空白点,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实现对空白点的解读。文学文本的意义作用会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具有不确定性、开放性等特点。而这种开放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学生身上:首先,从学生的阅读情况来说,学生在进行阅读时,视野是开放性的,并且是保持运动的状态;其次,还表现在学生对空白点意义的解读上,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主要目的不是恢复作者的原意,而是实现对文本问题的解答,并通过不断寻找新问题,实现对文本的深入了解与认识。例如,以《项链》这篇文章来说,作者在结尾处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间。为此,教师就可以借此机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这篇文章进行结尾,进而弥补作者留下的空白。而学生在为文章设计结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强化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才能为文章设计好的结尾。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就是利用了召唤结构的开放性实现的,通过为其赋予新的结尾拓展当前学生的思想,展现时代特色[2]。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个性,推动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挥召唤结构交流性的作用

召唤结构的交流性主要是指让学生直接与文本进行交流,从而让学生融入作品之中,实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文学类的文本通常都有一定的故事性,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能够非常容易、快速的进入到文本当中,从而从自身的角度对文本的内容进行阐释解读。例如,教师在讲李商隐的《锦瑟》这首诗时,其中有个庄生梦蝶的典故,学生即使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也很难对其中的典故进行透彻了解,加之李商隐的诗具有朦胧的色彩,更使文章增加了难度。因此,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需要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到文本之中,让学生体会当时庄子的心态意境,进而引导学生对该诗进行深入的认识与解读。而对于一些内容简单的文本,教师则可以直接让学生与其进行“对话”,让学生深入文本之中,从中分析作者的意图,进而提升学生的文本鉴赏能力,提升教师教学的水平。

发挥召唤结构建构性的作用

对于召唤结构,可以说它是一个还在完善的形态,一个具有期待性的形态,它包含的空白点是一种图式化、纲要性的结构,具有建构性的特点。召唤结构本身具有非常多的空白点,这些空白点之间会有一定的联结性,通过读者对其的补充,使其具有文本意义[3]。因此,在文本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式与手段,对学生的文本学习进行引导。而联想与想象对于增强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非常有帮助的,能够实现对文本的再创造和建构文本的活力,从而增强学生对文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戴望舒先生的《雨巷》时,通过“油纸伞”“丁香一样的姑娘”“小巷”等,让学生构建出一幅似画的景象,学生在对这首诗解读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会被诗人特色的语言而吸引,也有些学生可能对诗的意境着迷,从不同角度实现对诗的构建。而这种教学方式在教师文本教学中,因其不确定性、期待性等特点,使其让文本增添了一种神秘的外衣,加强了文本的文学魅力,发挥召唤结构对文本教学重要的影响。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将召唤结构应用到文本教学之中,利用其开放性、建构性、交流性等特点,让学生能够与文本直接进行交流,从而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与深入解读的同时,转变教师的文本教学方式,提升其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娜.阅读教学中文本的“召唤结构”及其教學策略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16):96-98.

[2]郑朝晖.文本的个性阅读与语文教学[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4(9):8-11.

[3]李毅.召唤结构在作文仿写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1):203-203.

猜你喜欢
文学类
沈阳师范大学学术著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类畅销书生产研究》评介
文学类文本“文本二”的前世今生——“八省联考”卷《国文教员》点评题命意溯源
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开设韩国文学相关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析*——以辽宁省高校为例
抓住文本细节,把握形象特征
——文学类文本人物形象概括
【重点】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小说)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戏剧)
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简谈
读练结合,读写交织,读悟贯通
文学类
年度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