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诺克·克鲁托夫的《小屋》:记录屏幕现实

2015-08-12 04:05阿诺克·克鲁托夫(AnoukKruit
摄影世界 2015年8期
关键词:诺克小屋章节

阿诺克·克鲁托夫(Anouk+Kruithof)?钟华连+++文

当你看到书名《小屋》(The Bungalow)时,也许首先想到这是一个关于房屋的故事。而事实上,如作者阿诺克·克鲁托夫所说,书名是个“玩笑”。作者把自己锁在一间小屋里,在那进行各种天马行空的创作,但创作内容跟这间小屋没有直接关系,只是这间小屋给了她很多灵感。

克鲁托夫说:“它让一切仿佛迷失在丛林中,让你不得不紧张起来,就像你开车时,不小心闯入世界上那些罕见的地方,引你进入各种想象……”

言归正传,还是说说这本书。这是一本充满影像实验的书,里面包含各种被“操纵”的图像。阿诺克·克鲁托夫(Anouk Kruithof)是一位活跃在纽约的荷兰艺术家。她不认为自己是摄影师,而是基于摄影媒介来创作的艺术家,摄影、视频、空间装置、艺术书、文字、雕塑、还有行为艺术,都成为她的艺术表现媒介。《小屋》是克鲁托夫的第九本书,于2014年由荷兰独立出版社Onomatopee出版。

克鲁托夫从收藏家布莱德·费尔汉姆(Brad Feuerhelm)那获得其收藏的一些老照片的数字文件,然后到荷兰南部岛上的小屋里对它们进行各种加工创作。克鲁托夫的创作反映了处于数字时代的我们,每天被大量图像冲击,并且借助屏幕上的图像软件处理着个人图像记忆。如她在书中前言所说,数字时代让摄影已经成为某种“屏幕现实(screen reality)”,不再需要借助物质实体来表现现实。而《小屋》就是对当下这种“屏幕现实”的一次记录。

《小屋》全书分成五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对原有图像材料进行不同的改造,并且采用不同纸张作为呈现介质。“屏幕现实”章节分别出现在此书的开头和结尾,图像印在淡蓝色的纸张上,其中的每张图像都保留使用Photoshop软件选择和分层处理时出现的选择框和裁切标记。

第二章叫“美化眼睛(Eye Candy)”,克鲁托夫把各种女性肖像的宝丽来照片进行解构,经过两次打印输出后,把它们悬挂在窗户上,重新拍摄它们,并印在稍有光泽的薄纸上。

第三章“岩石堡”(Bunke Rocks)只呈现3张关于岩石的黑白照片,克鲁托夫似乎是想反映和岩石相伴的居所,如那些建在岩石上及周围的房子,也暗示自己创作时所处的岛上小屋。

第四章叫“束缚的幽灵(Ghost Bondage)”,克鲁托夫先把选出来的20余张“束缚”主题的照片打印出来,然后用剪刀把那些被领带或绳索捆绑的女性肖像裁切出来,使之变成空白;那些提取出来的照片,有些会在原照片上移位放置,还有大部分是堆积在一起放置在对页上。

第五章是“Shift 3命令:新摄影(Command Shift 3: New Photography)”,克鲁托夫对电脑里Photoshop软件打开的大量Jpeg格式图像进行屏幕截图,而打开这些图像时在屏幕上出现的名称、标尺和图像框都一一呈现。

这样看来,从费尔汉姆那获得的老照片已失去原来的内容,克鲁托夫只把它们当成未加工的原材料,创造新的图像,如她所说:“书里所有照片都是由我创作的。”

对话阿诺克·克鲁托夫(Anouk Kruithof)

你和布莱德·费尔汉姆是怎么认识的?这个项目是如何开始的?

我和布拉德相识于2012年夏天,当时他在阿尔勒的教堂讲照片收藏。他从17岁便开始收藏各种民间照片(vernacular photos),起初从美国市场上去寻找照片,后来又在互联网上购买照片。我被他那不可思议的收藏所吸引,并开始交流,通过电子邮件来回对话,有了进一步的合作。2012年11月,我去他家,看到成千上万张照片,挑选了500张,之后他给我发来500个扫描的数字文件,我的创作就这样开始了。

为什么你会用书的形式来呈现这一项目而不是展览,之后会做展览吗?你是怎么理解摄影书的?

对我来说,这仅仅是一本艺术书,我暂时没有计划展览这个项目。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件艺术作品。和展览相似,一本书也拥有一个空间,对于将照片、合成照片和文字等融合的作品而言,它是一种更亲密的呈现方式。你可以在任何时候打开或合上一本书,无需理会展览闭馆时间。我做了很多书,并把它们当成是我的作品。对我来说,不是每个项目都需要在展墙上寻得它的位置。

你如何考虑内容的顺序?

这是一个依赖直觉的过程。依据个人直觉,让从头到尾的每个章节形成一个叙事结构。

你如何利用那些老照片?

这500张老照片,我把它们看成创作的“原材料”。不论是在电脑上进行数字拼接,还是打印后剪裁和拼贴照片,或者屏幕截图,这些图像并非显示平面设计的技巧,我把它们都看成创作出来的新照片。当然,在编排图书版面时,需要现成的图片,所以我先创造所有新图像后,再和设计师一同考虑如何在书中放置它们。

在《小屋》中,你会把很多图像进行重新拼贴组合,模糊具体内容,比如对具体的人物形象进行裁剪、模糊或是其他形式的处理,为什么这样做?

每部分照片都会形成一个整体,就像拍摄“数字静物照”一样,我把它们看成松散的个体,在电脑上重新建构而存在的一些数据。这就是我的创作,从那些老旧而单调的照片中创造新的内容,然后用书来表现,这些画面涵盖当时我的所有想法和处理图像的工具。

比如说,“束缚的幽灵”章节中,那些女性的身体明显是在表现某种束缚和对打的场景,我用剪刀把她们的身体裁切出来,显示出空白。这种形象是非常有趣的,给人提供了更多思考。观众被赋予更多空间去设想任何他们想要看到的内容。

而空缺的色块,实际上是一个女人的身体。对我来说,这很有意思,让人产生很多疑问。抽出这些女性身体元素也就意味着消解她们在原始照片中所表现的状态。我也不知道当时拍摄这些照片时她们有何感受,所以我把这一改造看成是一种释放的象征。

在摄影史中,有很多关于女性裸体的图像。女性身体经常被当成一种欣赏的对象。但对我来说,这些大都是无聊而平庸的性感诱惑。这个章节确实对妇女地位、神秘性、趣味性,以及女性无限的智慧、力量和权力等概念提出疑问。至少这是我创作时的想法和意图。

这本书中的很多图像保留了Photoshop里的选择框和裁切标记等痕迹,为什么?

举例来说,在“Shift 3命令:新摄影”这一章节,读者可以看到图像通过Photoshop打开的状态,并且又被屏幕截屏进行重新“拍摄”。这是用数字化的方式来创建一张静物照,“屏幕现实”同样是现实的体现,这就像是进行一场旅行,让你步入到某种“平行世界”。或者说,有些图像我并不喜欢看到,却也无法躲开。

我不想对照片进行过多处理,但打开这些照片便提醒我,现实和“屏幕现实”是不一样的。同时,我也尽量把握“图片消费”在可控范围内。

你在书中用到很多次“屏幕现实”这个说法,请深入说下这个概念?

如今,电脑屏幕很大程度上代替客观现实,为你感受世界、观察社会、感知物体提供一个平台。通过屏幕,你看到新的实体(照片),然后再对它进行各种处理,也就是改变了现实。我有意识地通过Photoshop来做这件事,随意地打开多张图片或是多个窗口同时出现。然后把这个状态进行屏幕截图,一个新的实体照片应运而生,它们来自屏幕。这大概可以叫做“截图摄影”,对我来说,它反映了我们现在所处的摄影环境,依赖屏幕获取现实。

这本书分成五个章节,为什么你不考虑把它们分开,做成一套系列书?

我想那会变得毫无想象力,并且很无聊。几乎每个人在摄影方面会有这样的考虑,当我们有一些不同的主题,最好是一个个系列呈现——这是多么限制思考的方式啊。我不赞同这样分成系列的思考方式,反而考虑能用照片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照片能分成几个系列。数字时代,照片太多了,几乎无处不在,人们需要拥有一套自己的过滤系统,以避免淹没在图像海洋中。

对你影响较大的摄影家或艺术家有哪些?

这有份名单:弗朗·茨西(Franz West),克里斯·波顿(Chris Burden),约翰·巴尔代萨里(John Baldessari),志贺理江子(Lieko Shiga),艺术家组合亚当·布伦伯格&奥利弗·向纳林(Broomberg & Chanarin ),色拉·范德比克(Sarah VanderBeek),巴斯·简·阿德尔(Bas Jan Ader),威姆·斯吉普斯(Wim T. Schippers), 维维安·萨森(Viviane Sassen),圣地亚哥·西耶拉(Santiago Sierra)。

接下来你有什么工作计划?

最近我正在Kickstarter上为我的

第10本艺术书《自动魔术》(AUTOM-

AGIC)发起众筹,打算能在11月底出版,而这个项目也将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展出。

猜你喜欢
诺克小屋章节
春天的小屋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山中小屋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神奇的小屋
克缇海诺克 奇肌焕颜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把脚印留到白云上
吡诺克辛钠有关物质检查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