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
【摘 要】 中国和越南均以资产负债观作为资产负债表列报的主要理论依据,但两者在资产负债表结构、内容及计量属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给两国资产负债表的运用带来内容不全、可比性降低等风险,因此应明确两国资产负债表的差异,采取相应措施应对相关风险。
【关键词】 资产负债表; 风险; 计量
中图分类号:F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15-0086-02
中国和越南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促使中越两国企业的财务报表尤其是资产负债表成为投资者进行投资、贸易等决策的重要依据。然而,中越两国资产负债表存在的差异,给双方报表信息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因此只有明确中越两国资产负债表之间的差异并理解其运用时可能存在的风险,才能更好地使用资产负债表进行决策。
一、中国和越南资产负债表的相关理论
在财务报表列报中涉及到两种不同的理论:资产负债表观和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表观认为,资产负债表是第一报表,应主要关注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收益则被视为企业在某一期间内资源的净增加额,即收益是根据资产、负债的变动来计量。收入费用观认为应首先对收入和费用进行确认和计量,收益计算的关键是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计量和配比,然后再以此计量资产负债的变化。这两种理论其实原本是对收益计量的理论,但不同理论的选择会对资产负债表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资产负债表观下,资产负债表是财务报表的核心,利润表等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说明,而在收入费用观下,利润表是财务报表的核心,资产负债表则成为利润表的补充。由于资产负债表观是通过交易对财务状况的影响来确定损益,更能体现交易的实质,所反映的会计信息也更可靠更相关,因而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大部分国家都采纳资产负债表观。我国在2006年以前比较倾向于收入费用观,2006年之后主要采纳资产负债表观,其中典型的体现就是所得税会计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早期的越南也主要采用收入费用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会计准则体系的引进,越南财务报告系统逐渐向资产负债表观转变,主要表现是小部分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
二、中国和越南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情况
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规定,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结构,体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资产和负债项目按照流动性进行列示,先列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后列示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资产项目都是以扣除备抵科目后的金额列示。在计量属性上,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主要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但同时对一些项目引入了公允价值等其他计量属性,例如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项目是按公允价值计量的(2014年准则修订将这两个项目名称分别变更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按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项目也是按公允价值计量。也就是说,资产负债表上的相关项目计量属性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计量属性的组合。因此所计算出的合计数实际上就是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等的合并数。
越南《第21号准则——财务报告列报》要求企业披露的财务报表包括会计平衡表、经营活动成果表和资金周转报表。其中的会计平衡表实质就是资产负债表。与我国要求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需遵循统一格式和规定不同,越南对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并没有那么严格,只是做指导性的说明,因此企业选择的空间相对大些。实务中常有企业使用报告式的资产负债表,也就是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越南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列示顺序与中国的大体相同,资产项目是先列示短期资产后列示长期资产,负债项目则先列示短期负债后列示长期负债。资产项目具体包括短期投资、短期应收款、存货、固定资产、不动产投资等,负债项目具体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长期借款等。对于应收款、固定资产等项目是将原值及备抵项目金额分开列示的。在计量属性上,越南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负债计量主要以“原价”(即历史成本)为主,2003年越南开始在少部分准则中适当引入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例如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可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但是,到目前为止,大部分企业实际上执行的仍然是单一的“原价”计量模式。
三、中国和越南资产负债表的异同比较与风险分析
(一)中国和越南资产负债表的异同比较
对中国和越南的资产负债表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者主要存在以下差异。第一,在报表结构方面,中国企业对外公告的资产负债表要求必须采用账户式结构,而越南没有强制地进行统一规定,实务中企业有的采用账户式结构,有的采用报告式结构。这主要是越南为应对经济业务复杂性和多样性而形成的一种政策安排。第二,在报表内容方面,中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包括了金融工具、递延所得税资产等项目,越南资产负债表里则没有这些项目,这可能与其经济发展程度有关。此外,中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都是以扣除备抵项目后的金额列示,而越南的资产负债表则是将备抵项目金额单独列示。第三,在报表项目计量方面,中国的资产负债表虽然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但同时涉及多种计量属性,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金融工具的广泛应用以及类似于余额宝等新型金融产品的不断涌现,公允价值、现值等计量属性的运用将会更多。2014年《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的颁布就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规范。由于市场经济发展限制,越南资产负债表计量属性则相对比较单一,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的运用比较有限。从以上差异可以看出,中越两国的资产负债表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两国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所致。当然,越南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起步比中国稍晚,国际化速度比中国稍慢,这也是造成两国资产负债表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和越南资产负债表的运用风险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和越南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差异是报表内容及其计量,而这也是我们运用资产负债表进行投资等决策时可能产生风险的来源。
1.由报表内容不全面而带来的运用风险。由于越南的会计确认目前还处于核算型会计确认为主的阶段,因此对于市场上可能存在的衍生金融工具等新兴经济体产物并未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因而报表也就无法反映与此有关的经营风险。尽管越南新兴经济体产物还不多见,但如果以资产负债表来对越南企业进行评价进而作出投资或贸易等决策,就必须关注由于报表内容不全面可能带来的运用风险。而我国的会计确认已经进入以经营管理型确认为主的阶段,衍生金融工具等已经纳入资产负债表进行核算,因此我国的资产负债表相对越南资产负债表更能全面反映企业经营风险。
2.由计量带来的运用风险。由于越南资产负债表项目目前主要还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在价格波动的情况下,按历史成本反映的资产负债表信息预测性较弱,难以有效地预测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及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因此当越南价格出现较大波动时,运用资产负债表进行预测就可能会出现偏差甚至会误导投资者决策。此外,两国相同的报表项目可能会存在计量属性不一致的情况,这使得使用者在对报表项目进行比较分析时面临口径不一致的问题,降低了两国报表信息的可比性。当然,随着越南经济的发展、金融工具的广泛应用以及向国际会计准则的不断趋同,未来越南也会和中国一样,资产负债表项目将会更多地运用公允价值等其他计量属性。然而,混合计量模式的报表又会产生新的使用问题,即拥有金融资产或承担金融负债的企业,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数字不再代表主体的资产和负债总额的真正含义,也就是实际的金额(按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和负债)和估计的金额(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相混淆。根据这样的报表金额来对企业进行评价和预测,自然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不过这一问题无论是中国、越南还是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普遍存在。
中国和越南在制定本国会计准则时都采用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策略,但是两国都没有完全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而是根据本国国情对相关报表项目进行了调整;此外,两国经济发展程度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中越两国资产负债表的差异只可能是减少而不会完全消失,上述所提到的由差异而产生的运用风险也会一直存在。
四、建议
鉴于以上所提到的运用风险,本文认为,目前我国企业在运用越南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进行投资和贸易等决策时,首先应明确资产负债表不可能全面反映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特别要关注企业是否存在金融工具交易或者其他未能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经济业务,如果存在这些交易或业务,需将这些交易或业务与资产负债表相结合进行风险分析。其次,在越南出现物价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应结合物价指数变动等信息来对越南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在出现相同报表项目计量属性不一致时,如果有必要可以考虑转换成一致的计量属性再进行比较分析,如果成本较高或不可行则无须转换,但需要谨慎使用比较分析的结果。最后,由于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也就是说未来对资产和负债的混合计量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未来无论是中国还是越南都必须面对混合计量模式下资产负债表所带来的使用风险,这也是我们未来研究的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 池昭梅,周知.中越企业财务报告准则比较评析[J].会计之友,2012(2):126-128.
[2] 蔡明荣,徐泓.资产负债表列报之改革探讨[J].财会月刊,2013(12):20-21.
[3] 葛家澍,叶丰滢.论财务报表的改进——着眼于正确处理双重计量模式的矛盾[J].审计研究,2009(5):3-8.
[4] 李家瑗,陈尚超.中越会计确认的比较研究[J].会计之友,2013(9):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