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采用提问式标题,已成为当下报纸标题的新常态。它“新”在:题材从普通的知识普及、背景阐释等向深度解析、理性思考的新闻综述、主题报道等方向延伸,分量从不起眼的边角“小豆腐块”向重要版面乃至头版的“长篇大论”扩张。它“常”在:基本每天都有,有时多个版面都有,条数增多,甚至设有专栏,比如《人民日报》的《求证》、《民生三问》。本文随机抽取《人民日报》和《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8月份的相关标题进行分析,来探讨提问式标题的制作方法,之所以选择这两份报纸作为样本,是因为它们是国内时政大报,有着风向标和压舱石的导向作用。
为何问
互联网时代,信息过载,要吸引眼球,必须善于用标题来设置议题、增强悬念。采用提问式标题,除了真正解疑释惑外,还有以下好处。
简明扼要。一条新闻报道中往往现象或成因众多,要将它们精准而生动概括,往往有一定难度,而标题要求简洁明了、新颖醒目,其中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正题采用提问方式。
《人民日报》:(引题)占道经营、露天烧烤、小餐饮“打游击”……管轻了无效果,管重了惹民怨(正题)济南城市和管理咋破两难(8月6日9版)
《新华每日电讯》:(正题)一样高温,津贴只发给有编制的人?(副题)建筑、快递等行业漏发成“潜规则”,高温津贴发放“三六九等”现象令人忧(8月14日4版)
去同质化。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渠道多,要想原创独家新闻很难,对同样新闻要避免同质化,提问是个有效方法,因为每人提问的角度会有所不同。
《人民日报》:(引题)一边看电影一边在线吐槽,文化产业嫁接互联网
(正题)看电影,你“弹幕”了吗(8月14日14版)
《新华每日电讯》:(正题)“弹幕” 电影吐槽也成艺术创作?(8月8日14版)
从“无问”到“有问”一般有两种有效方式。一是变陈列叙述为解疑释惑,比如:同样是聚集中国经济新常态,大多数媒体标题都是对新常态特征的平铺直叙,而《人民日报》开篇以“新常态,新在哪?”为题(8月4日1版和17版),广受好评、转载和引用;同样是报道地震72小时之后,救援重点从救人转向安置和恢复基建,《新华每日电讯》的题目是“‘72小时之后需要怎样的救援”(8月8日1版),从灾区最需要的救援知识角度讲救援开展情况,另辟蹊径。二是变线性逻辑为多维对比,从比较中找出问题,比如以下标题。
《人民日报》:(引题)长沙集中调配超标办公用房
(正题)腾退的办公用房,去哪了?(8月4日11版)
《新华每日电讯》:(正题)《取消GDP考核 “县官”该怎么干》(8月27日1版)
如何问
当前舆论环境的新常态是利益多元、观念多样、思想多元,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思想、新困惑,迫切需要主流媒体进行权威解析,但提问要不隔靴搔痒,需要提问者的智慧。
问关切。提问必须提读者关心的问题,透露读者想知而未知的信息,除去普及知识、揭示现象,更要直陈深层次难题和困惑。比如:《人民日报》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度观察的收篇——《九问京津冀 梦圆当可期》(8月25日10版和11版),连发九问,直指京津冀协同发展“痛点”。《新华每日电讯》的《哪些环节在影响简政放权的“疗效”?》(8月31日1版),也是通过提出多个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为简政放权“把脉开方”。
问实质。提问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首先必须提出反映本质的问题。像很多高校毕业生选择小吃创业,一般只会问缘何这样选择?而《人民日报》的正题则是“高材生卖小吃,高在哪?”(8月28日3版),除回答浅层的缘何选择外,还有有何不同、持续多久等更实质问题;像相对陌生的南京青奥会,一般只会问它是什么?但由于在我国举办,因而《新华每日电讯》则问得比较深入,“青奥来了,它是什么?我们需要么?”(8月16日3版)
问责任。媒体是社会的良心,尤其是中央开展反“四风”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媒体问政更是成为热点,仅2014年8月,《人民日报》和《新华每日电讯》这样的报道就各有10多篇。
《人民日报》:(引题)挖井不放水泥管,粉刷水井当“景观”
(正题)旱区水井怎成摆设(8月25日9版)
《新华每日电讯》:(引题)13年增长超过30倍,具体开支竟是“糊涂帐”
(正题)近20 万亿土地出让金去哪了(8月28日1版)
问传言。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各种传言、谣言有了更多“出口”,这为传统主流媒体明真相、断是非、正视听提供了广阔空间。
《人民日报》:(引题)源头水质不达标?沿线水质咋监测?
(正题)南水北调 污水不会北调(8月26日4版)
《新华每日电讯》:(正题)吸大麻抗癌?(8月22日14版)
(作者单位:大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