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跃
近两年,诺如病毒感染的报道时有所见,这种病毒引起的胃肠炎,近年来有暴发流行明显增加的趋势,受到各国的重视。
2006年,日本暴发了诺如病毒胃肠炎流行,成为该国25年来最严重的传染病暴发。诺如病毒在我国部分省市的流行也有增长趋势。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感染对象主要是老人和幼儿。美国每年在所有的非细菌性腹泻暴发中,60%~90%是由诺如病毒引起。所以,该病毒所致的感染性腹泻又被称为“肠道流感”。
病毒的由来
诺如病毒属人杯状病毒科,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形态为对称的二十面球形体,无包膜。
1972年,美国科学家首先在美国俄亥俄州诺瓦克镇小学暴发的急性胃肠炎患者粪便标本中,发现了一种新型杯状病毒,将其命名为诺瓦克病毒。2002年8月,第八届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将该病毒正式命名为诺如病毒。近年来,全球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最多的是ll组病毒,每一基因组又可进一步分为多个基因型,现已发现30多个基因型,其中流行较多的是II组-4型。
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暴发、流行的最重要病原。人是诺如病毒胃肠炎唯一的传染源,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和健康携带者。粪便排毒通常发生在暴露后15小时,在暴露后25~72小时传染性最强,可持续到症状消失后2周以上。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感染剂量低的特点,最低感染剂量为10~100个病毒颗粒。人群对该病普遍易感,以老年人和婴幼儿发病率较高。
该病流行特点为,全年均可发病,以冬季为高发,春、夏有时出现小高峰。易在学校、医院、养老院、幼儿园、游轮及部队营区中造成暴发流行,特别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传播迅速,如游轮上暴发,超过80%的乘客可受到影响,导致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会引起社会公众的恐慌和巨大的经济负担。由于该病传染性极强,现已成为医院感染爆发流行最重要疾病之一。在我国,由于住院患者餐饮来源复杂,医院内流动和陪护人员较多,故一旦出现诺如病毒胃肠炎,易造成暴发流行。
诺如病毒感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传播:
1.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饮料。因为病毒很小,摄入不到100个病毒就能使人发病。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由手接触到口。
2.直接接触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共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也可引起传播。
3.食物可以通过污染的手、Ⅱ区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体直接被污染;或者通过附近Ⅱ区吐物细小飞沫污染。尽管病毒在人体外很难繁殖,但是一旦存在于食品或水中,就能引起疾病。
有那些表现
诺如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为12小时,最长可达72小时。患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水样腹泻、腹部绞痛和不适。儿童患者呕吐症状普遍,成人患者以腹泻症状多见;24小时内腹泻4~10次,粪便为稀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血,腥臭。少数患者大便常规镜检可见少量白细胞,红细胞罕见。原发感染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此外,患者尚可出现乏力、头痛、寒颤和肌肉痛、腹痛、食欲减退和胃排空延缓等,也可见发热、咽痛、流涕和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病程通常为12~60小时,最短为2小时,最长可达6天。
老年人、儿童、院内感染患者病程稍长,尤其是器官移植、存在免疫抑制及合并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此类患者易出现低血钾。有研究显示,超过40%的80岁以上住院患者,腹泻病程大于4天;1岁以内儿童患者平均病程为6天。恢复后,部分患者可遗留短期的肠激惹综合征。
诊断主要依据流行季节、流行地区、发病年龄等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常规检测结果。突然出现呕吐、腹泻等为主的症状,大便常规很少发现红、白细胞,出现聚集病例时,应高度怀疑本病。应当排除常见细菌、寄生虫及其他病原体感染和其他的食物中毒。确诊病例除应符合临床诊断病例条件外,还应在粪便标本或Ⅱ区吐物中检测出诺如病毒。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如何预防与治
目前对诺如病毒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上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一般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脱水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主要死因。对严重病例,尤其是体弱有慢性病的老年患者和婴幼儿,应及时输液或口服补液,以纠正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应加强观察与护理,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并且注意饮食卫生。
诺如病毒胃肠炎传染性强,鉴于其传播途径多样,人群普遍易感,缺少交叉免疫及病后免疫,病毒易变异,对普通消毒剂耐药,迄今尚无该病的疫苗预防等特点,近年来在一些学校、医院等人员集中的场所感染暴发流行呈增长趋势。国内外经验表明,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流行的控制较为困难,有时隔离患者,以及对流动大的家属、陪护和私工进行管理教育极其困难。因此在一些极易造成传播和流行的特殊公共场所,应提高对诺如病毒性胃肠炎的识别与认识,保持高度警惕,给予超标准防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