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莉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71)
流动与工作匹配
马莉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71)
摘要:工作匹配是衡量就业质量的核心指标。本文基于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通过建立计量回归模型对高校毕业生的区域流动行为与工作匹配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流动能够降低毕业生过度教育的可能性,增加找到专业更匹配、满意度更高工作的机会。相比不流动和其他流动类型,多次流动对工作匹配的促进作用最大。即便同在东部、中部或西部省份就业,曾经发生跨省流动的毕业生也比不流动者找到匹配工作的可能性更大。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流动;匹配;过度教育;满意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开始关注高校毕业生的区域流动行为,主要原因有三。第一,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而言,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增加,面临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引导毕业生合理有序的区域流动成为解决“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重要途径。[1]第二,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而言,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显著,高校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他们的区域流动也代表了人力资本的流动方向,会对流入地和流出地都产生重要的影响[2-3];第三,从毕业生个体的角度而言,毕业时的就业地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地点,因此是否流动以及流向哪里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生决定。
于是,一些学者试图通过实证研究回答:流动是否能为毕业生带来收益?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毕业生的区域流动能够显著促进收入增长[4-5]。我国学者也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系列研究[6-7]。然而,流动不仅仅能够带来收入的改善,还有可能产生一些非经济收益,比如找到与自身相匹配的工作。
工作匹配是考察就业质量的核心指标,这种匹配既包括毕业生受教育水平与工作所需教育程度的匹配,也包括毕业生修读专业与工作所需专业的匹配,还包括工作预期与实际工作找寻结果的匹配。如果存在严重的工作不匹配,不仅会降低劳动生产率、工作归属感以及收入水平[8],还会浪费国家和社会在人力资本培养方面花费的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9]。尤其是在当下“史上最难就业季”的背景之下,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引导他们找到更加匹配的工作,对我国的教育、经济和社会均具有重大意义。
高校毕业生是否能够通过流动促进工作匹配?国外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丰富的研究[10-11],而国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则非常有限。本文将利用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对此问题进行实证研究。
(一)相关理论
西方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理论最早是由发展经济学家研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开启的。此后,社会学家、人口学家以及地理学家都做了大量相关研究,并从不同视角对流动做出了解释。
人力资本理论(Human Capital Theory)将流动视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手段,当个人或家庭能够通过流动到一个新的地方来改善其生活状况时,就会发生流动行为。流动所发生的成本具有在人力资本上进行自我投资的性质,流动到新的地方之后所获得的经济和非经济的收益即代表未来的利润。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年轻人具有较长的未来时期,能够在这段时间内使自己的投资得到补偿和回报,因此流动的可能性更大。[12]第一位将人力资本理论正式应用于劳动力流动研究且产生深远影响的学者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斯加斯塔德。他在1962年发表于《政治经济学》上的文章指出,流动是一种具有成本和收益的资源配置方式,人们会对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做出响应,如果流动的期望收益超出流动的成本,人们就会选择发生流动。[13]
如果说人力资本理论更倾向于解释流动的经济收益,那么差别过度胜任理论(Differential Overqualification Theory)则更适用于解释流动的非经济收益,尤其是流动与工作匹配之间的关系。1978年弗兰克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文章正式提出了这一理论。他对双职工家庭的研究发现:丈夫一般会在全球范围的劳动力市场找寻工作,而妻子则将工作找寻范围限定在丈夫已经确定的工作区域内。由于妻子的工作找寻区域和流动意愿均小于丈夫,因此妻子承担了更高的教育与工作不相匹配的风险。[14]此后,一些研究者试图验证这一理论在不同国家的适用性,得到了各不相同的研究发现。布切尔对德国的研究支持了这一理论,[15]而麦戈德里克和罗伯斯特以及巴图等人的研究则得到了相反的结论[16-17]。尽管弗兰克的这一理论侧重已婚女性群体,但是由于工作找寻范围的限制及流动意愿差异可能存在于所有劳动力群体,因此他的研究框架也可以适用于更大的范围。[18]
辛普森则在工作找寻理论的框架之下建立了信息和流动成本与工作匹配的关系。在这一框架下,他假设搜寻工作信息以及流动都是具有成本的。人们为了节省信息搜寻和流动成本,会更加倾向于在居住地附近找寻工作。同时,人们找工作时会更加偏好于寻找那些发挥他们知识技能的工作。如果他们在附近区域没有找到与之匹配的工作,且流动成本又过高,那么他们就可能退而求其次,在附近区域接受一个不相匹配的工作。因此,是否能够在当地获得合适的工作机会是该理论的核心。[19]
(二)文献述评
关于流动与工作匹配之间的关系,很多研究从流动是否能够避免过度教育的角度展开。过度教育是测量工作匹配的重要指标:当员工本身拥有的学历和技能超过了他们职位的要求,则认为发生了过度教育。[20]对过度教育的测量通常有三种方法:自我评价法、外部评价法和统计法。其中自我评价法是最为常用的方法,即直接询问被试工作所需要的受教育程度与自己实际受教育程度孰高孰低。如前者低于后者,就说明发生了过度教育;如两者相等,则说明教育匹配;如前者高于后者,就说明教育不足。[21]
亚马里诺和马瑞那利对流动与工作匹配的研究就沿用了上述的主观测量法,并进一步区分了主观匹配和主观过度教育以及客观匹配和客观过度教育。他们对意大利大学毕业生的研究发现:从整个国家范围来看,流动的学生要比不流动的学生找到的工作更加匹配。[22]布切尔和凡汉姆对西德的研究也发现:在更大地区范围内找寻工作往往会带来更好的工作匹配。[18]汉森等人对荷兰毕业生的研究发现:那些地区流动性更强的毕业生比那些留在院校所在地就业的毕业生工作匹配程度更高。[10]凡赫斯特等人也得到了类似的研究发现,并进一步指出:如果控制了流动中的自选择①,那么流动对工作匹配的影响会有所减小。[11]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发现流动与工作匹配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3-25]
流动距离不同对工作匹配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乌希艾宁使用芬兰的人口普查数据发现,长距离流动降低了过度教育的风险,但短距离流动则加剧了不匹配的可能性。[26]德维拉诺瓦对意大利的研究则发现,短距离流动与工作匹配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当控制了工作特征后,不管是短距离流动还是长距离流动都能促进工作匹配。[27]
此外,流动的方向不同对工作匹配的影响也不同。亚马里诺和马瑞那利研究了意大利大学毕业生由院校所在地到就业地的流动与过度教育之间的关系,并发现:分不同地区来看,那些在南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毕业后进入北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就业的毕业生找到匹配工作的可能性更大。[22]
相比欧美国家汗牛充栋的研究,我国学者尽管逐渐开始关注毕业生的流动行为,但是聚焦流动与工作匹配的研究则少之又少。就本人的阅读范围而言,只找到一篇文章研究硕士毕业生的区域流动与学用匹配、过度教育的关系。该文的研究发现:不管是因就学而发生的流动还是因就业而发生的流动,都不能提高学用匹配和教育层次的匹配。[28]因此,更加深入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
(一)调查数据
本文采用的是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于2013年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样本包括我国东、中、西部地区21个省份的30所高校②。其中,“985”重点高校5所,“211”重点高校4所,一般本科院校9所,高职院校7所,民办高校2所,独立学院3所。每所高校根据毕业生学科和学历层次按一定比例发放500-1000份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5,060份。在有效样本中,专科毕业生占22.4%,本科毕业生占68.0%,硕士毕业生占9.2%,博士毕业生占0.4%;男女毕业生比例分别为52.7%和47.3%。“985”重点高校学生占19.9%,“211”重点高校学生占9.4%,一般本科院校学生占28.9%,高职院校学生占28.1%,民办高校学生占7.7%,独立学院学生占6.0%。
(二)指标测量
1.流动的测量
关于流动的测量方法有很多。一般认为,如果发生了地理位置的变化,即发生了流动。因研究目的的不同,对“地理位置变化”的测量也不尽相同。有的以省为单位,有的以县或学区为单位,还有的通过邮政编码的变化来测算实际的流动距离。
本文沿用英国学者菲戈安等人的分类方法将大学生的流动行为分为五类:(1)不断流动,指学生为就读大学从生源地流动到院校所在地,毕业后又从院校所在地流动到生源地和院校所在地以外的地方就业,共发生了两次流动行为;(2)返回流动,指学生为就读大学而发生了由生源地到院校所在地的流动,毕业后又从院校所在地返回生源地就业;(3)前期流动,指学生由生源地流动到院校所在地就学,毕业后就留在院校所在地就业;(4)后期流动,是指学生留在生源地接受高等教育,而毕业后流动到其他地方就业;(5)不动,指学生在生源所在地就学,毕业后也留在生源地就业,未发生任何流动。[29]
按照这一分类方法,在已确定就业单位的8006名学生中,不动者4344人,占54.3%;前期流动者727人,占9.1%;后期流动者1042人,占13.0%;返回流动者885人,占11.1%;继续流动者1008人,占12.6%。
2.工作匹配的测量
本文对工作匹配的测量分为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学历匹配,即毕业生的学历与其工作所要求的学历是否匹配,反映的是毕业生是否存在过度教育。调查问卷中询问了毕业生的实际受教育层次和“要胜任您找到的这份工作,您估计实际上需要的教育层次”。本文将前者减去后者,得到毕业生的实际教育层次与工作所需教育层次的差别。数值大于0表示发生了过度教育,数值越大表示过度教育的程度越高。第二个维度是专业匹配,即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其工作所要求的专业是否匹配。调查问卷中询问了毕业生“您找到的这份工作与您所学专业的相关程度如何”。本文将问题的四个选项“非常对口”、“基本对口”、“有一些关联”和“毫不相关”分别赋值4、3、2和1。③第三个维度是预期匹配,即毕业生对工作的预期与实际工作之间是否匹配。本文以调查问卷中“对这份工作的满意程度”作为测量指标,问题的五个选项“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分别赋值5、4、3、2 和1。被调查毕业生的工作匹配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被调查毕业生的工作匹配
(三)回归模型
由于代表工作匹配的三个变量均为有序的分类变量,本文建立定序逻辑斯特回归模型来考察毕业生流动与工作匹配之间的关系。基于相关文献,模型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设置如下。
模型的因变量分别为代表工作匹配的三个变量:学历匹配(过度教育)、专业匹配和预期匹配(工作满意度)。模型的核心自变量是四种流动类型:前期流动、后期流动、返回流动和多次流动(以不动者作为基准)。除此之外,模型中还加入了一系列控制变量:第一类是人口特征变量,包括性别(以男性为基准)、民族(以少数民族为基准)、独生子女;第二类是家庭背景变量,包括家庭收入(以年收入1万以下为基准)、家庭社会关系(以关系不广泛为基准)、家庭所在地类型(以乡镇农村为基准)、父亲的受教育水平(以初中及以下为基准);第三类是与人力资本相关的变量,包括院校类型(以一般本科院校为基准)、学历层次(以本科生为基准)、在校期间成绩排名(以后75%为基准)、在校期间是否有不及格、是否获得奖学金、是否党员、是否获得英语、计算机和职业证书;第四类变量是工作特征变量,包括工作所在地类型(以县城乡镇农村为基准)、工作是否解决户口。
此外,为了解不同特征群体的流动行为与工作匹配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文还在对全样本进行回归的基础上进行了异质性分析:将毕业生分为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就业三个群体,并分别对不同子群体建立上述有序逻辑斯特回归模型。
表2呈现了高校毕业生区域流动对工作匹配的影响。从学历匹配模型中的流动系数来看,四种流动方式的系数均显著为负。这说明,相比不动者,不管是就学流动还是就业流动都能显著降低过度教育的可能性。从专业匹配模型中的流动系数来看,除前期流动的系数显著为负外,其余流动类型的系数均显著为正。这说明,相比不动者,就学流动并不能带来专业更加匹配的工作,而就业流动则有助于毕业生找到专业更加匹配的工作。从预期匹配模型中的流动系数来看,后期流动和多次流动的系数均显著为正。这说明,相比不动者,发生就业流动的毕业生更可能找到满意度更高的工作。此外,三个模型中多次流动的系数绝对值均最大,这说明多次流动对工作匹配的促进作用最大。
从控制变量的系数来看,回归结果总体呈现一些特征。从个人特征来看,男生更有可能找到专业匹配和满意度更高的工作;独生子女找到满意工作的可能性更高。从家庭特征来看,家庭收入越高,毕业生过度教育的可能性越低,工作满意的可能性越高;家庭社会关系越广泛,毕业生过度教育的可能性越低,工作满意的可能性越高;父亲学历越高,毕业生找到专业匹配和满意工作的可能性越高。从学校类型来看,相比一般本科院校,“211”重点高校毕业生更有可能过度教育,“211”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专业匹配的可能性最低,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工作满意的可能性最高。从学历层次来看,学历越高,过度教育的可能性越高,专业匹配和预期匹配的可能性越高;学习成绩越好,找到匹配工作的可能性越高;获得奖学金、党员身份以及获得英语类证书、职业类证书等都能降低过度教育的可能性,学生干部和党员找到满意工作的可能性也越高。
表2 流动与工作匹配的回归结果
表3分别呈现了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省份就业的毕业生流动与工作匹配的回归结果。总体来看,相比没有发生任何跨省流动的毕业生来说,那些通过就学或就业流动而最终在东部省份就业的毕业生,更有可能找到学历匹配、专业匹配和预期匹配的工作。
从学历匹配模型来看,相比没有发生任何跨省流动的毕业生来说,那些通过就学或就业流动进入东部省份就业的毕业生最不可能发生过度教育,通过后期流动进入中部省份就业的毕业生过度教育的可能性也更低。
从专业匹配模型来看,相比没有发生任何跨省流动的毕业生来说,那些通过返回流动进入东部省份就业的毕业生最有可能找到专业匹配的工作,通过后期流动和多次流动进入中部省份就业的毕业生专业匹配的可能性更高,通过返回流动和多次流动进入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专业匹配的可能性更高。通过前期流动进入东中部省份就业的毕业生找到专业匹配工作的可能性则比不流动者更低。
从预期匹配模型来看,相比没有发生任何跨省流动的毕业生来说,那些通过多次流动进入东部和中部省份就业的毕业生最有可能找到满意的工作,通过返回流动和多次流动进入中部省份就业的毕业生找到满意工作的可能性也更大,而是否通过流动方式最终在西部省份就业的毕业生在工作满意度方面没有显著差别。
表3 不同就业地区毕业生流动与工作匹配的回归结果
本文基于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通过建立计量回归模型考察了毕业生流动与工作匹配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整体而言,无论就学流动还是就业流动都能显著降低毕业生过度教育的可能性,都能显著增加毕业生找到与专业更加匹配且满意度更高工作的可能性。相比不动者以及其他流动类型,多次流动对工作匹配的促进作用最大。这一研究发现验证了过度胜任理论和工作找寻理论中关于流动能够促进工作匹配的观点,也与国外很多研究的结论一致。这说明,高校毕业生通过流动能够了解更多地区的信息,也更加了解自己的偏好,这将有助于他们找到与自己更加匹配的工作。
研究还发现:在不同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流动与工作匹配的关系也存在差异。相比没有发生任何跨省流动的毕业生来说,通过就学或就业流动而最终在东部省份就业的毕业生,更有可能找到匹配的工作。通过就业流动进入中部省份就业的毕业生更有可能找到匹配工作,通过返回流动和多次流动进入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专业匹配的可能性更高,但流动对在西部省份就业的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没有影响。
流动与工作匹配关系的地区差异可能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有关。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十分显著。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2012年我国地区差异的格局已经由“一个中国两个世界”转变为“一个中国三个世界”[30]。而根据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2012年我国31个省份分属于3个不同组别,京津沪已经率先进入高收入组别,而贵州、甘肃、云南、西藏等省份还处于中低收入组,其他省份则属于高收入组。[31]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劳动力市场尤其是就业机会也会存在较大差异。
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吸引了大量高校毕业生向东部省份聚集,即所谓的“孔雀东南飞”。在东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中,相比本地就学、本地就业的毕业生来说,那些外地生源、外地院校毕业的学生更可能找到匹配的工作。也就是说,尽管都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但是如果前期发生了跨省流动,就更有可能在更大的区域范围获得广泛的就业信息,从而显著提升就业质量。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弱,但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影响下,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有所增加,而“中部塌陷”的困境则一直存在,人才流失相对严重。在中部省份就业的毕业生中,那些为就业而从外省流入的高校毕业生要比那些一直留在中部省份就学、就业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匹配的工作。而在西部省份就业的毕业生中,返回西部家乡就业的毕业生以及经过多次流动最终到西部省份就业的毕业生更有可能找到专业匹配的工作。那些到外地就学后又返回到西部家乡就业的毕业生,对家乡的经济情况以及就业机会等都十分熟悉,在比较了多个区域的情况后决定返回家乡就业,那么找到匹配工作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综上所述,流动能够带来更加匹配的工作。即便是那些同在东部、中部或西部省份就业的毕业生,发生跨省流动也比不流动更有可能找到匹配的工作。相比不流动和其他流动类型,多次流动对工作匹配的促进程度更高。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割,就业信息相对不透明。尤其在当下“史上最难就业季”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若能扩大工作找寻区域,克服自身对于流动的心理障碍,愿意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就更有机会找到与自身学历和专业更加匹配的满意工作,从而避免人力资本的浪费,实现“人尽其才”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
注释
①流动中的自选择是指:流动者往往代表了一个积极选择的群体,与那些留在当地的人相比,通常他们更有野心,具有更高的工作意愿,也具有更高的受教育水平。流动与收入的关系可能是流动者本身的特征所导致的,而非流动行为所导致的。因此,在控制了流动的自选择后,流动对收入的影响可能会降低。
②东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划分标准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和海南等9个省份的11所高校;中部地区包括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和湖北等6个省份的7 所高校;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和宁夏等6个省份的12所高校。
③本文中的专业匹配程度是通过询问毕业生的主观判断而得到,并不代表所学专业与工作要求专业的一一对应。
④该处流动类型的划分仍然以省为单位,而非以地区为单位。也就是说,高校毕业生的就学地或就业地只要是发生了省份的变化,无论这种变化是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还是在东中西部地区之内,都视为发生了流动。
参考文献
[1]马莉萍, 岳昌君. 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 2011(3): 1-7.
[2]FAN W, WHITE M J. Personal bankruptcy and the level of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J].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003,46: 543-567.
[3]MORETTI E. Estimating the Social Return to Higher Education:Evidence from Longitudinal and Repeated Cross-sectional Data[J].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2004, 121(1): 175-212.
[4]DE TANG-DESSENDRE C, DRAPIER C, JAYET H. The impact of migration on wage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French youth[J].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2004, 44(4): 661-691.
[5]FALARIS E. Migration and wages of young men[J].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1988, 23(4): 514-534.
[6]岳昌君. 大学生跨省流动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 复旦教育论坛, 2011(2):57-63.
[7]陈洪捷, 马莉萍. 流动与收入: 基于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实证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 2013(10): 3-8.
[8]TSANG M C. The Impact of Underutilization of Education on Productivity: A Case Study of the US Bell Companies[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1987(6): 239-254.
[9]BECKER G S. Human Capita: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M].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4.
[10]HENSEN M M, De VRIES M R, CO··RVERS F. The role of geographic mobility in reducing education-job mismatches in the Netherlands[J].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2009, 88(3): 667-682.
[11]VENHORST V A, CO··RVERS F. Entry into the working life:Spatial mobility and job-match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ed graduates[C]. Denver, CO: Conference of the North American Regional Science Council, 2010.
[12]SCHULTZ T W.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1(3): 1-17.
[13]SJAASTAD L A. The Costs and Returns of Human Migration[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62, 70 :80-93.
[14]FRANK R H. Why women earn less: the theory and estimation of differential overqualification[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8, 68: 360-373.
[15]BU··CHEL F. Tied movers, tied stayers - The higher risk of overeducation among married women in West Germany[C]// GUSTAFSSON S, MEULDERS D (Eds.). Gender and the Labour Market. London, 2000.
[16]MCGOLDRICK K, ROBST J. Gender differences in overeducation: A test of the theory of differential overqualification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6, 86: 280-285.
[17]BTTU H, BELFIELD C, SLOANE P. How well can we measure graduate overeducation and its effects?[J]. National Institute Economic Review, 2000, 171: 82-93.
[18]BU··CHEL F, VAN HAM M. Overeducation, regional labor markets,and spatial flexibility[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3, 53 (3): 482-493.
[19]SIMPSON W. Urban structure and the labour market: Worker mobility, commuting and underemployment in cities[M]. Oxford:Clarendon Press, 1992.
[20]RUMBERGER R. The Rising Incidence of Overeducation in the U.S. Labor Market[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1981(1):293-314.
[21]CHEVALIER A. Measure Over-Education[J]. Economica, 2003,70: 509-531.
[22]IAMMARINO S, MARINLLI E. Education-job (mis)matching andinterregional migration: Italian university graduates transition to work[R]. London, UK: Birkbeck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2012.
[23]VAN HAM M, MULDER C H, HOOIMEIJER P. Spatial flexibility in job mobility: Macrolevel opportunities and microlevel restrictions[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01, 33: 921-940.
[24]CROCE G, GHIGNONI E. Overeducation and spatial flexibility in Italian local labour markets. MPRA working paper no. 29670,October 2011.
[25]QUINN M A, RUBB S.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Occupation Matching in Migration Decisions[J]. Demography, 2005, 42 (1):153-167.
[26]JAUHIAINEN S. Overeducation in the Finnish regional labour markets[J]. Regional Science, 2011, 90(3): 573-588.
[27]DEVILLANOVA C. Over-education and spatial flexibility: New evidence from Italian survey data[J]. Regional Science, 2013, 92 (3): 445-464.
[28]李锋亮,赵延东,郭紫墨.对硕士毕业生迁移就业收益的实证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3): 60-65.
[29]FAGGIAN A, MCCANN P, SHEPPARD S. An Analysis of Ethnic Difference in UK Graduate Migration Behavior[J].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2006, 40:461-471.
[30]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Data Base[EB/OL]. [2014 -01-21]. http://www.worldbank.org.
[31]岳昌君. 高校毕业生跨省流动的性别比较[J]. 教育与经济,2014(1): 31-39.
收稿日期:2014-08-2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大学生的区域流动行为研究”(11JJD880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校毕业生就业分布”(71473007)。
作者简介:马莉萍,1981年生,女,安徽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助理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
Migration and Job Match
MA Li-ping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Abstract:Based on a national-scale survey conducted in 2013 and ordered logistic models,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gration behavior and job match quality of college graduates in China.The results show that migration h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effect on the probability of college graduates'job match,even for those who find jobs in the same region;furthermore,repeat migration has the most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probability of job match.
Key words:College Graduate;Migration;Match;Over-Education;Satisf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