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茭白套种丝瓜立体高效种植模式

2015-08-11 05:52:29王来亮陈金华丁潮洪周锦莲邓曹仁马雅敏
长江蔬菜 2015年13期
关键词:土墩茭白丝瓜

王来亮 陈金华 丁潮洪 周锦莲 邓曹仁 马雅敏

大棚茭白套种丝瓜立体高效种植模式

王来亮陈金华丁潮洪周锦莲邓曹仁马雅敏

导读:浙江缙云县利用大棚茭白栽培的空档期,在大棚行间套种丝瓜,探索总结出了秋茭—大棚夏茭—丝瓜的立体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既为茭农增加一季丝瓜收入,套种的丝瓜枝蔓又能为高温期的茭白遮荫降温,有利于茭白生长,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667 m2产值14 800元。

茭白是浙江缙云县主栽蔬菜品种,常年种植面积3 700 hm2,茭白田套种水芹、蕹菜等作物是比较常用的种植模式,但由于水芹、蕹菜等套种作物都是种植在茭白植株行间,占用茭田平面空间,与主栽作物形成竞争,套种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根据茭白的生产特性,不断探索优化种植模式,总结出大棚茭白套种丝瓜立体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利用大棚茭白6~8月的空闲期,套种丝瓜,既增加一季丝瓜收入,又能为高温期茭白植株遮荫降温,促进茭白生长。大棚茭白套种丝瓜立体种植模式每667 m2可收秋茭1 500 kg,产值3 600元;收夏茭2 200 kg,产值7 900元;收丝瓜1 500 kg,产值3 300元;全年每667 m2产值14 800元,净利润7 400元,经济效益较显著。现将该模式简要介绍如下。

1 茬口安排

7月中下旬茭白定植,10~12月收获秋茭。12月大棚茭白覆膜,翌年4~5月收获夏茭。4月在棚间培制土墩套种丝瓜,5月引蔓上架,6~8月收获丝瓜。

2 秋茭

2.1品种选择

可选浙茭3号、浙茭2号、龙茭2号、浙茭6号等双季茭品种。

2.2育苗移栽

选择株型整齐,结茭部位低,孕茭率高,茭肉肥大,无雄、灰茭,并且成熟期一致的茭墩作为种墩,在3月底前进行分苗寄植,将挖取的茭白单株实行1苗1穴,分苗假植在育苗田中,株行距50 cm× 25 cm,每667 m2大田约需60 m2苗床。待大田夏茭采收完毕后,进行翻耕、平整。至7月中旬,育苗田中的茭白种苗一般都已发生3~5个分株,用刀劈开则成3~5株定植苗。定植时将定植苗剪去上部叶片,保留叶鞘长30 cm,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分株定植成活率。秋茭栽植株距60 cm,行距100~120 cm,每667 m2栽1 100~1 300株。相邻2个大棚之间留1.2 m的空间种植丝瓜。

2.3施基肥

定植前2周施用基肥,每667 m2施腐熟栏肥或人粪尿1 500~2 000 kg、碳酸氢铵40 kg、过磷酸钙40 kg或三元复合肥30 kg。

2.4追肥

第1次追肥在定植后10~15天,每667 m2施尿素5 kg、复合肥5 kg;视长势隔10~15天再施1~2次,每667 m2施尿素5 kg、复合肥10 kg;孕茭前半个月左右停施。待50%左右植株开始孕茭后施孕茭肥,每667 m2施复合肥20 kg,促茭白粗壮,提高产量。

2.5田水管理

茭田施基肥后即行灌水,除孕茭期水位稍高外,其他时期保持水位3~5 cm即可。

2.6病虫害防治

茭白病虫害发生较重的主要有锈病、胡麻叶斑病、纹枯病、二化螟、长绿飞虱,需综合防治。大田翻耕、平整时,每667 m2撒施石灰50~100 kg,既可杀死土壤中的病菌,又可调整土壤pH值。及时去除茭株基部老、黄、病叶及无效分蘖,改善株间透光条件,抑制病害发生。每隔50 m安装1盏诱虫灯,控制二化螟和长绿飞虱为害。此外还应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及时做好药剂防治。

锈病发生初期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2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 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每7~10天喷药1次,轮换用药2~3次。注意三唑类药剂对茭白有药害,只可在早期使用,一个生长季最多使用2次。

纹枯病在发病初期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井冈霉素水剂3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7天1次,防治2~3次。

胡麻叶斑病在发病初期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喷雾防治,每隔7天1次,防治2~3次。

二化螟幼虫孵化期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 000倍液或2%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防治1~2次。

长绿飞虱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25%扑虱灵(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

2.7草害防治

待苗长齐后,及时耘耥,除去杂草,也可排干田水,每667 m2用18%乙苄系列30 g或10%苄嘧磺隆12~15 g,对水40 kg喷雾,过1天覆水。还可套养鱼、鸭来控制草害。

2.8采收

秋茭自10月底开始采收,至12月上旬结束。采收标准一般掌握在茭肉明显膨大,叶鞘一侧略张开,茭茎稍露0.5~1.0 cm时及时采收。过迟则质地粗糙、品质下降,过早茭白嫩而产量低。需外运销售的产品在收后留3片苞叶浸水,使茭白经远距离运输仍保持肉茎鲜嫩。

3 大棚夏茭

3.1搭棚盖膜

秋茭采收后及时割去地上部残株,清洁田园,集中烧毁,以减少虫口和病菌的越冬基数。为促进植株提早萌发,一般于12月底完成搭棚并盖膜。搭棚前要放干田水,保持田面湿润,脚不下陷,以利于搭棚时的田间操作。适宜搭建6~8 m宽钢架大棚,2个大棚之间留1.2 m宽的套种空间。

3.2萌芽肥

12月中旬盖膜前施萌芽肥,每667 m2施碳酸氢铵50 kg,过磷酸钙50 kg或三元复合肥40 kg。施好后1周盖膜,灌浅水,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3.3追肥

夏茭第1次追肥在苗高10~20 cm时,每667 m2施尿素5 kg、复合肥10 kg,以后视植株长势,每隔10~15天再施1~2次,每次用尿素5~8 kg、复合肥10 kg。待50%左右植株开始孕茭后施孕茭肥,每667 m2施复合肥25 kg。

3.4间苗

当苗高20~30 cm时开始间苗定株,剔除中心苗、弱小苗,每墩留疏密均匀的粗壮苗20~25株定株。间苗的同时,在茭墩中心压上淤泥,防止已除苗再抽生,也使植株向四周分散生长。

3.5大棚管理

棚栽茭白3月中旬前以盖膜保温为主。早春茭墩抽苗后,天气暖和时,在10:00气温升高后,进行大棚两头通风,棚内气温超过30℃时,揭边膜和两头通风,防高温伤苗;当棚内湿度过大时,在中午前后进行通风降湿。在4月初,茭白植株叶片长到触及大棚肩部棚膜时即可全揭膜。

3.6病虫害防治

大棚夏茭由于比露地生长期提前,病虫害发生相对较轻,一般只需对锈病、胡麻叶斑病进行1次化学防治即可,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进行喷雾。

3.7采收

大棚夏茭一般在4月上旬开始采收,比露地提早25天左右,一直采至5月下旬。采收标准可参照秋茭。

4 丝瓜

4.1品种选择

一般选择较耐水的普通丝瓜,如嵊州白丝瓜、春丝1号等。

4.2培制土墩

在大棚行间每隔1.5 m培制一个土墩。培制土墩所需泥土可就地取材,在秋茭采收后排干田水,预先起堆晒干,混施农家肥,以控根容器或竹篓围住。土墩直径要求40 cm以上,高度要求50 cm以上,土墩高度若过低,丝瓜定植后,茭田水面离丝瓜根系近,影响根系生长发育。

4.3育苗定植

丝瓜在3月中旬以穴盘或营养钵播种育苗,播后1周出苗,在4月下旬当秧苗有4叶1心时,选择晴天定植。每个土墩定植4株,每667 m2栽240株左右。

4.4引蔓上架

在大棚内离水面1.5 m高度拉设尼龙丝网,待丝瓜藤蔓长到50 cm后用尼龙绳或竹竿引蔓上架,结瓜后从网洞垂挂下来,方便瓜蔓整理、丝瓜采收。

4.5植株整理

丝瓜的主侧蔓均能开花、结果,一般以主蔓结果为主。丝瓜开花后,主蔓基部0.5 m以下的侧蔓全部摘除,保留较强壮的侧蔓,每个侧蔓在结2~3个瓜后摘顶。上架后如侧蔓过多,可适当摘除一些较密或较弱的侧蔓,及时疏除过密枝条、老叶、黄叶以及畸形幼果等,以利通风透光、养分集中,促进瓜条肥大生长。

4.6肥水管理

茭白田一般常年有水,培植丝瓜的土墩置于茭白田中,水分相对充足,不需要浇水。出现雌花后进行第1次追肥,每667 m2施复合肥3 kg,对水浇施或撒施,坐果后再追施1次,每667 m2施复合肥3 kg。到6月下旬左右,丝瓜根系已伸展至篓底部,此时可在篓底部外围撒施肥料,以利吸收。丝瓜进入采收盛期,每采收2次追肥1次,每次每667 m2施复合肥3~5 kg。

4.7病虫害防治

丝瓜在整个生育期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白粉病及蚜虫、瓜绢螟等,需及时对症下药。

霜霉病发病初期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或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

发现叶片有白粉病零星小粉斑时应立即施药防治,可喷施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 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交替使用,隔5~7天1次,连续2~3次。

瓜绢螟幼虫发生初期及时摘除被害的卷叶,可用1%甲维盐乳油3 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或15%茚虫威悬浮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

蚜虫可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4.8适时采收

丝瓜连续结果性强,盛果期果实生长较快,可每隔1~2天采收1次。嫩瓜采收过早产量低,过晚果肉纤维化,品质下降。采收时间宜在早晨,用剪刀齐果柄处剪断,采收时必须轻放,忌压。

4.9适期拉蔓下架

盛夏期过后,气温开始下降,丝瓜也已经过了盛采期,为不影响秋茭植株生长,丝瓜应及时拉蔓下架,将枝叶清理干净并销毁。

参考文献

[1]俞晓平,陈建明.茭白高效安全生产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朱仕农,杨靖辉,张桢.夏秋丝瓜栽培试验[J].上海蔬菜,2003(5):28-29.

[3]吴田铲,丁兰,付杰,等.青皮丝瓜春丝1号的选育[J].长江蔬菜,2007(5):52-53.

[4]俞丽芬,徐瑞华.双季茭大棚早熟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06(4):52.

[5]过鸿英,赵洪,陈淑灵,等.茭白新品种浙茭6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J].长江蔬菜,2013(18):80-82.

王来亮,浙江缙云县农业局,321400,电话:0578-3135532,13515781968,E-mail:jywlljn@163.com

陈金华,丁潮洪,浙江丽水市农科院

周锦莲,浙江丽水市农业局

邓曹仁,马雅敏,浙江缙云县农业局

收稿日期:2015-12-15

猜你喜欢
土墩茭白丝瓜
太湖茭白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6:24
丝瓜
夏季佳蔬——丝瓜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5:16
狡猾的丝瓜
学生天地(2020年13期)2020-08-25 09:19:46
“黑心”茭白
白蚁建造的神秘“金字塔”
白蚁建造的神秘“金字塔”
大自然探索(2019年3期)2019-03-29 06:12:24
丝瓜娃
欢迎邮购《茭白病虫草害识别与生态控制》
浙江省双季茭白高产栽培技术
上海蔬菜(2016年5期)2016-02-28 13: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