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做学教”一体化的锅炉设备及系统课程改革

2015-08-10 23:38刘萍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一体化模型

刘萍

【摘 要】针对目前高职锅炉设备及系统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岗定位,在理论教学中引入实际的锅炉设备及系统模型制作,以“模型评分”及“模型评讲”形式考核学生对此门课程的掌握程度。

【关键词】锅炉设备及系统 “做学教”一体化 模型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C-0149-02

对高职热能动力专业的学生而言,锅炉设备及结构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核心课,后续课程如单元机组运行、循环流化床锅炉设备及运行都以它为基础。这门课程由于是理论课,理论性强,在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教学难度大,学生感性认识少,学生学习兴趣低下、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高等问题。因此,开展锅炉设备及系统课程改革与实践,提高学生对锅炉设备及系统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运用能力势在必行。

锅炉设备及系统课程的学习主体是高职学生,如何组织学生开展有效学习,是这门课程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而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强调“用”、教学方法上强调“活”、教学手段上强调“新”,在培养能力上,强调“两个三教”,即:教知识、教能力、教素质,教会学、教会用、教会创。

针对这些问题,在锅炉设备及系统课程教学中尝试采用“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一种采用在理论学习中利用学到的锅炉设备及系统理论知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锅炉结构模型制作,并以“模型评讲”及“模型评分”形式进行考核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该教学模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及动手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知识的感性认识、应用与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高职锅炉设备及系统课程常用教学法及其局限性

对我院高职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学生而言,锅炉设备及系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核心课,后续课程如单元机组运行、循环流化床锅炉设备及运行都以它为基础。在目前的锅炉设备及系统课程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法主要有传统讲授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企业见习教学法等。以上几种教学法在这门课程教学中都存在共同的局限性。分述如下:

传统讲授教学法:理论性强,学生难理解。

多媒体教学法:在理论教学中融入了图片、视频,但锅炉设备及系统无法立体呈现,学生不能动手,学生不容易理解。

企业见习教学法:由于锅炉设备庞大、系统复杂,学生不能认识全部设备及系统,同时设备在生产中,无法看到设备内部结构,学生没有动手机会,学生不容易理解。

以上教学法学生无法真正对锅炉设备及系统有感性认识。虽然通过多媒体视频、静态模型、图片、参观企业现场等,可以让学生看到现场锅炉设备及系统的一些结构,但是大部分学生由于没有现场实践经验,没有见过锅炉内部结构实物,还是无法把实际结构和理论联系起来,往往无法理解,导致学生在现场实习或工作时发生张冠李戴现象,闹出不少笑话,如站在锅炉旁不知道锅炉在哪里,把省煤器当作空气预热器,再热器当作过热器,上煤系统与制粉系统混淆,风烟系统与汽水系统混淆等。

二、基于“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锅炉设备及系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为有效解决复杂设备及流程认知困难的问题,本着模拟现场、激发兴趣、创新制作、手脑并用的教学思路,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创设锅炉模型制作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机械、电气、锅炉设备及系统原理等知识,制作微缩版锅炉设备及系统模型。学生通过自主创作演示锅炉本体结构、制粉系统、上煤系统、风烟系统、锅炉汽水系统的模型,从而深刻理解课程内容,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并藉此培育创新意识和工程思维,以及系统化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能力,从而向着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目标发展。同时,通过本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一种多学科融合的专业核心课程“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形成较为成熟的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锅炉设备及系统课程方案,为其他专业核心课程改革提供样本和借鉴。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为“做”做准备

1.锅炉设备及系统模型方案选择

以岗定位:首先我们要根据本专业典型工作岗位选择典型锅炉设备及系统。根据本专业典型工作岗位:电厂锅炉运行及检修,所以首先我们选择自然循环煤粉锅炉设备及系统为模型原型。选定煤粉锅炉、制粉系统、上煤系统、风烟系统、锅炉汽水系统这几大典型系统,这样就框定了锅炉设备及系统模型的结构形式,同时也为我们下一步的设计图纸及模型材料准备提供了范围。

2.设计图纸准备

确定了模型型式,接着就要进行模型制作图纸设计。通过和企业合作方式完成锅炉设备及系统设计图纸。

3.模型材料及制作工具的准备

要进行模型制作,必须解决模型材料的问题。我们根据自然循环锅炉设备及系统的特点,也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亲自动手的机会,首先在这门课程学习前让学生从现实生活收集一定数量的纸盒、泡沫、电线,剪刀、胶水、彩色笔、缝纫线及竹筷等材料,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容易找到的物美价廉的材料。这样首先解决了模型材料耗材多,难于收集的问题,同时让学生自己准备模型材料,也锻炼了他们收集材料的能力。

(二)为“学”“教”做准备

1.教材选择

首先根据本专业岗位要求及高职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喜欢动手等特点,选择针对高职学生的教育部推荐本课程教材。

2.教法选择

要进行模型制作,还必须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作为项目制作的设计者和实施主导者,教师在课堂组织上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模块教学:首先,教师把锅炉设备及系统课程分解为锅炉蒸发设备、锅炉过热部分、锅炉加热设备、锅炉燃烧设备、锅炉钢架、制粉系统、上煤系统、风烟系统、锅炉汽水系统等九大主要部分进行模块教学。

双线并行:根据课程进度安排,由于本课程只有96个学时,理论学时占48,实践学时48,所以要在48课时完成这9个部分的制作是不可能的,为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采用了双线并行教学。即课堂完成锅炉蒸发设备、锅炉过热部分、锅炉加热设备、锅炉燃烧设备、锅炉钢架五部分制作,课余完成制粉系统、上煤系统、风烟系统、锅炉汽水系统等四部分模型制作。

企业学习: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大概的感性认识,需要安排1-2周师生到电厂实习教学,边学习边认识锅炉设备及系统,并在企业实习期间根据设备及系统实物完成复杂的制粉系统、上煤系统模型制作。

多媒体理论讲授:通过教师对锅炉各部件的图形、视频的讲解,以及学生课后绘制图形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锅炉设备及系统各部件的结构及安装位置,从而为锅炉设备及系统模型制作打下理论基础。每完成一个模块理论学习,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完成相应部分的模型制作后,才能进入下一个模块学习。

(三)“做学教”一体化教学

通过以上准备,模型材料、制作图纸已经具备,学生也已经积累了相应模块的锅炉设备及系统知识,教师开始引导学生制作锅炉设备及系统模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强调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不亲自动手教学生做锅炉模型。采用双线并行教学,让学生课外查找相关资料进行知识的再学习及积累,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制作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及创新能力。

(四)“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成绩考核

成绩是教育效果测量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学达标的重要环节。它具有显示功能、反馈功能和导向功能。它是师生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所以本课程成绩考核分为3部分,由平时素质、平时模型制作成绩、理论考试成绩组成。下面主要讲述平时模型制作成绩考核。

首先学生根据自由组合方式进行分组,一般每组4-6人为宜,选出1个组长,组长同时兼评委,评委由教师及组长组成。

评分标准:平时模型制作成绩首先根据难易程度对每个模块按百分制赋分,然后再根据每个模块内容分别赋分,总分100分。考核成绩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学生评委评分,第二部分由教师对各个学生作品进行评分,然后两部分分数加权平均就是学生的模型制作分。

评分过程:首先按照评分标准,学生评委进行评分,同时对有创新结构并设计合理的部分进行加分。最后学生将评分结果汇总给教师。教师同时检查并根据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评分。教师及学生分数汇总加权平均后得出学生的成绩。

模型评讲:每个模块模型制作完成后,为了检查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满足学生对自己制作的作品的一种成就感,在模型制作完成后对学生制作的模型进行评讲。

首先教师将学生们制作的模型按创新、优秀、合格、不合格等标准选出四个代表性的模型作品进行讲评,对每一部分的组成、结构、布置进行讲解,找出创新、合理的结构及布置型式,让学生对照自己的作品找出制作中的错误与不足,并对其中有创新、优秀的作品进行表扬及奖励,既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带动后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自觉性。

三、建议

教学实践证明,运用“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及创新能力,大大增强了对锅炉设备及系统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对锅炉结构模型制作的技能,有利于锅炉结构及功能分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应注意:

运用“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在分组时注意优秀生与差生合理组合,这样才能起到团队成员共同学习完成模型制作的目的。

采用“做学教”一体化教学应当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教学要求的特殊性来进行,而不能简单照抄照搬,并要在实践中根据反馈信息不断修正和完善。

模型制作完成后,必须对学生作品及时进行考核及评讲,成绩是教育效果测量的主要形式,也是检验“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是否达标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张海燕,严方.高职项目化教学的课堂组织与实施策略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24)

【作者简介】刘 萍(1970-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热能动力。

(责编 丁 梦)

猜你喜欢
一体化模型
适用于BDS-3 PPP的随机模型
p150Glued在帕金森病模型中的表达及分布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重尾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自加权M-估计的渐近分布
3D打印中的模型分割与打包
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与财务管理职能转型
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FLUKA几何模型到CAD几何模型转换方法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