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链的纵向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2015-08-10 17:07王明辉
现代管理科学 2015年8期

摘要:“新常态”下,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协同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文章将技术知识特征和关系联接强度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构建了基于产业链的纵向协同创新模式识别模型,并识别出“默会知识内生协同创新模式”、“知识外购协同创新模式”和“技术共同占有协同创新模式”三种不同的协同创新模式,为企业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纵向协同创新模式;技术知识特征;关系联接强度

一、 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要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同时,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国际国内竞争不断加剧,竞争不只是发生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而是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进行纵向协同创新,不仅可以促进创新成果在协同创新主体之间共享,而且可以推动协同创新参与主体进行现有产品升级、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标准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由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联接强度不同,协同创新主体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合作时间长短以及关系质量,将会影响协同创新参与主体根据自身的技术知识特征选择创新模式。考虑到不同纵向协同创新模式有各自的特征,企业选择不同的协同创新模式对于其创新绩效的影响也将存在差异,因此,研究纵向协同创新模式对于企业提高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二、 文献分析

1. 协同创新的概念与内涵。协同这一概念最早是由Ansoff于1965年首次提出的,Ansoff认为,协同是指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通过简单汇总而产生的整体业务表现,Ansoff强调企业协同的核心在于价值创造。赵兰香、乐惠兰(2002)认为创新的技术合作契约安排就是协同创新,从本质上来讲,协同创新是一种相对特殊的经济活动。综合现有关于协同创新的定义,虽然学者们的观点不尽相同,但本质上都是企业为了提高创新绩效,使自身占有的技术、知识、资源在参与协同的各方主体之间进行传递与共享的行为。

2. 协同创新模式研究的不同视角。

(1)要素视角。洪勇(2010)对于协同创新模式的研究从技术创新要素视角切入,他认为“制度、组织、文化和技术”是企业创新需要的基本要素。根据协同创新模式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不同,可以将协同创新模式分成“以战略变革为主导的创新协同模式、全要素共同主导的协同创新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共同主导的协同创新模式”三类。曲洪建、拓中(2013)根据参与协同创新的要素,将协同创新模式的演化划分为三代。第一代协同创新模式以两种要素协同创新为主要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①组织和技术协同创新,强调组织结构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平衡协调;②技术与市场协同创新;③技术与营销协同创新;④技术和战略的协同创新。第二代协同创新模式以三种要素协同创新为主要特征,指的是管理、战略、技术、组织、文化、制度、市场等诸多要素中三种要素之间的协同。第三代协同创新模式以产品、工艺、技术、战略、制度、信息、人力、资源等多要素的全面协同创新为主要特征。

(2)技术来源视角。李威、叶逢春(2007)研究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认为技术创新主要包括“自主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和合作创新模式”三种主要模式。裴晓红(2006)根据技术的来源将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归纳为三个主要类型:技术集成创新模式、原始性创新模式和模仿引进创新模式。幸理(2007)认为,创新模式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自主创新、非产权合作协议和产权合作协议。三种创新模式各有特点,其中自主创新需要承担相对较高的风险,同时投入较大,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与自主创新相比,后两种模式能降低创新的风险,但却会增加管理成本。

(3)主体视角。李廉水(1998)的研究将协同创新归纳为“政府推动、合同连接、自愿组合与共建实体”四种类型,分类的基础在于主体参与方式不同。另外,现有研究以参与协同创新的主体不同为依据,将协同创新模式分为“横向协同创新模式、纵向协同创新模式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三种。横向协同创新模式,指的是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进行协同创新;纵向协同创新模式是指企业与用户、供应商、分销商等的协同;而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指的是企业与大学及各类科研机构之间的协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文研究的基于产业链的纵向协同创新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作,因此属于上述分类中的纵向协同。

3. 文献分析评述。国内外现有文献虽然提出了多种协同创新模式,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现有理论研究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框架来分析协同创新模式。(2)现有关于协同创新模式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企业与竞争对手,或者与高校、研究所及政府等的协同创新,可以认为是横向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模式,而对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纵向协同创新研究较为缺乏。(3)现有研究大多关注技术知识特征等因素与创新绩效的直接关系,或是认为技术知识特征通过影响技术知识转移等中介变量影响创新绩效,但是对于技术知识特征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接强度如何影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的不同协同创新模式缺少深入分析。

三、 纵向协同创新模式识别模型

本文认为,影响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选择的两个因素分别是企业的技术知识特征和关系联接强度。企业技术知识特征可以分为五个维度,分别是技术知识的缄默性、技术知识的复杂性、技术知识的累积性、技术机会以及技术知识的占有性。根据已有研究成果,技术知识特征的这五个维度将会影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选择协同创新模式。另外,将关系联接强度分为关系频率、关系持久度和关系质量三个维度,同样根据已有研究的支撑,关系联接强度的这三个维度也会影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选择不同的协同创新模式。因此,将技术知识特征与关系联接强度纳入统一个分析框架,构建纵向协同创新模式识别模型,如图1所示。

1. 核心概念界定。

(1)纵向协同创新模式。本文认为基于产业链的纵向协同创新模式是指,以适应市场变化为出发点,以产业链上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物流服务提供商和客户在产品设计、制造、运输和市场营销等环节全方位的协同创新为手段,以提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创新绩效为目标,从而提高产业链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协同创新活动方式。

基于产业链的纵向协同创新是产业链分工条件下的协作,协同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的选择受到企业技术知识特征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关系联接强度的影响。与一般的创新模式相比,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模式更强调创新行为主体间技术知识的交互和转移,更强调主体之间创新行为的协同效应。

(2)技术知识特征。本文认为技术知识特征是指参与产业链纵向协同创新的企业进行产品或技术标准创新所需要的技术和知识的特性。本研究关注技术知识的缄默性、技术知识的复杂性、技术知识的累积性、技术知识的占有性和技术知识机会五大特征。

技术知识的缄默性指技术知识默会的、难以编码的程度,以及需要在“干中学”过程中累积的特性;技术知识的复杂性是指与特定的知识或资产有关的独立的技术、惯例以及资源的数量,它是技术知识的一种内在性质;技术知识的累积性指的是企业所占有的技术知识不是通过外部市场交易获得的,而是企业通过自身的学习行为积累起来;技术占有性指的是从事创新的企业,占有协同创新成果方式的多少,比如,可以通过专利、版权、商标、工业设计、秘密等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占有;技术机会指的是企业占有或创新的技术知识具有获得和分析与技术发展相关信息的能力。

(3)关系联接强度。本文认为关系联接强度是指参与产业链纵向协同创新的主体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本研究采用关系频率、关系持久度和关系质量三个维度来刻画关系联接强度。

2. 分析框架。协同创新模式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剖析,一是“技术知识特征”。技术知识既是创新的投入要素,又是创新的产出,技术知识特征直接影响着企业对创新模式的选择,这里的技术知识特征包括技术知识性质(缄默性和复杂性)、技术知识累积性、技术机会和技术知识占有性;二是“协同创新主体间关系联接强度”。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的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联接强度,即在市场交易关系基础上所建立的非正式关系,包括互动频率、关系维持时间和关系质量三个维度。主体间关系强度显然会影响到产业链纵向主体间的创新模式选择。

因此,本文将企业的技术知识特征和主体间关系强度同时纳入理论分析框架,来识别不同类别的协同创新模式。

(1)技术知识特征与协同创新模式。由于企业占有的技术知识具有的不同特征,这些特征将在不同的协同创新模式下使得创新系统处理技术知识的能力和效率不同。如现有产品升级需要以参与协同创新的企业具备的现有技术知识体系为基础,并根据参与协同创新的各主体之间关系联接强度的紧密程度选择最有利于自身创新绩效的创新模式,通过协同创新模式下的有效协作将现有技术知识加以整合,从而带来技术或产品工艺的改良。由于企业以提高创新绩效为最终目的,所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选择协同创新模式时,企业所具备的技术知识特征就是重要的影响变量。

(2)关系联接强度与协同创新模式。协同创新本质上是企业之间的一种协作行为,协作发生在不同的行动主体之间,而各行动主体之间的关系联接强度将影响主体之间选择最有利于提高创新绩效的协同创新模式。

现有研究认为,企业之间关系越强,对于提高企业渐进性创新绩效越有显著作用,而弱关系对提高企业的革新性创新有显著影响,但对渐进性创新绩效的影响不显著。情况也有例外,由于企业的革新性创新通常存在较高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特别是需要企业之间进行协同创新时,要求参与协同创新的企业之间具有互动频率高和信任基础强等特征,这就意味着强关系对于革新性创新的影响是显著的。同样,在实际中,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通过技术指导等方式,将自身的经验传授给协同创新的其它参与主体,帮助其改进产品或者技术工艺,这样的弱关系对渐进性创新也有显著影响同样影响显著。

3. 纵向协同创新模式识别矩阵。在分析了技术知识特征与关系联接强度作为识别纵向协同创新模式的两个维度后,考虑到技术知识特征是识别纵向协同创新模式的关键维度,论文选择技术知识特征中对纵向协同创新模式影响最显著的技术知识性质(缄默性和复杂性)以及技术知识累积性和占有性对纵向协同创新模式进行划分(如图2所示)。

从上述矩阵可以识别出纵向协同创新模式有四类,其特征如下:

(1)“默会知识内生协同创新模式”。具有高技术知识缄默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同时具有较高的技术累积性。企业参与纵向协同创新所需技术知识复杂程度、难以编码的程度高,同时需要在“干中学”过程中内生性累积。

(2)“知识外购协同创新模式”。同样具有高技术知识缄默性和复杂性的特征,但其所需技术知识不一定要通过长期的自身积累,而是可以通过参与纵向协同创新过程中与其它协同创新主体知识分享获得。

(3)“技术共同占有协同创新模式”。具有低技术知识缄默性和复杂性的特征,但具有高技术占有性特征。即此种协同创新模式下,企业占有协同创新成果的方式多,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较好,被抄袭和模仿的风险较低。

(4)“技术交易创新模式”。企业进行创新所需的技术知识是明晰的、简单的,并且不需要较高技术知识累积性,因此,创新所需的技术知识可以通过技术交易市场完成,不需要进行纵向协同创新。此类创新模式不属于本文讨论的纵向协同创新模式范围内。

四、 结论与启示

现有研究中尚没有研究者提出纵向协同创新模式识别的较系统的分析框架,本论文将技术知识特征和关系联接强度纳入分析,为研究纵向协同创新模式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完整的分析模型。

不同的纵向协同创新模式具有不同的特征,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因此,企业要对自身具备的技术知识特征有清醒的认识,对其现有技术知识的默会性、复杂性、累积性、占有性及技术机会要有客观的评估。另外,企业参与纵向协同创新,需要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不同的创新协同方(供应商、分销商、客户等) 在信息沟通、技术知识共享等方面的交互程度,从而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参考文献:

[1] Ansoff H.Corporate strategy[M].Revised edition.New York: McGraw2HillBook Company,1987:35-83.

[2] 赵兰香,乐惠兰.合作创新中知识传递与制度创新的和谐问题[J].科学学研究,2002,20(6):654-658.

[3] 洪勇.企业要素创新协同模式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0,(5):386-394.

[4] 曲洪建,拓中.协同创新模式研究综述与展望[J].工业技术经济,2013,(7).

[5] 李威.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创新模式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3):31-34.

[6] 裴晓红.中小企业技术集成创新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6.

[7] 幸理.企业合作创新模式的经济学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29(l):126-129.

[8] 李廉水.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组织方式[J].科研管理,1998,19(1):30-34.

[9] 姚小涛,张田,席酉民.强关系与弱关系:企业成长的社会关系依赖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8,(1).

[10] 刘健,戚聿东.产业组织模式转型的路径探讨——基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14,(6).

[11] 李文清.西部产业集群发展因素及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学位论文,2007.

[12] 王欢苗.企业社区关系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学位论文,2007.

[13] 左莉.高技术产业二次孵化模式及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9.

[14] 车汉澍.东亚公司治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05.

[15] 孙长青.长江三角洲制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绿色管理制度创业研究:场域合法性构建与组织应对策略”(项目号:71402093);复旦大学第四批重点学科优秀博士生科研计划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王明辉(1983-),男,汉族,山东省淄博市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产业与企业发展。

收稿日期:2015-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