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锋 陈莉红 李兰涛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河南 郑州 450004)
界定一定水质状况对应的水体容纳污染物的数量为水环境容量,则可用水环境容量表征水环境资源的多少[1]。河流是污染物迁移载体,污染物是借助于河流中的水流和泥沙来输运的。黄河来流流量的大小影响着河流携带污染物的能力,也影响着河流的水环境容量及其自净能力[2]。进入黄河的泥沙,给黄河造成一定污染,同时由于其组成含有相当数量的黏土矿物、无机胶体和一定数量的有机胶体、有机无机复合胶体,对排入黄河的种类繁多的污染物具有显著的吸附作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净化水质的效果。
泥沙对河流水质模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泥沙本身作为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面污染源的产物,还具备能够解吸污染物并可能对水体产生二次污染的特性,大大增加水质模拟的难度。②水体含沙量变化的随机性和泥沙与污染物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不经使河流水质模型的结构变得复杂,而且水质模型的精度也会相应下降。
本文分析多泥沙河流水流含沙量对河流污染物迁移转化突出影响,将一维水质数学模型中加入泥沙因素,在简单河段进行多泥沙河流的氨氮迁移转化水质模型应用,取得了一些效果。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与众多因素有关,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在诸多影响因素中,河道的河床形态、河流水文、水力条件、河道水体温度、pH 值、水体初始污染浓度、泥沙吸附与解析、泥沙沉淀与再悬浮是重要的影响条件[3]。
河流内由于各种作用(河段内污染物的降解与增生、沉淀与再悬浮、泥沙的吸附与解吸、引入与引出、降雨与渗漏作用等)使水体的某项污染物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称为源漏项∑Si,则
式中∑Si为河段水流污染物的源漏项,mg/(L.d);K1为污染物的一级降解系数,d-1;Ks为含沙量变化对污染物浓度引起的增减速率,d-1;ΔS泥沙变化量,mg/L。
因为河流得离散系数Ed一般要比分子扩散系数Em、紊动扩散系数Et大得多,后者与前者相比,常常可以忽略不计,则
于是,可得河流一维水质迁移转化基本方程形式
式中C 为河段中某污染物浓度,mg/L;t 为时间,d;x为河水得流动距离,km;u为河段水流的平均流速,km/d;E为河段水流的纵向离散系数,km2/d;C1为流入反应单元的水流污染物浓度,mg/L。
对于一个均匀多泥沙河段,可得下面的一维均匀河段的水质迁移转化基本方程:
河流一维水质迁移转化基本方程形式:
式中C 为河段中某污染物浓度,mg/L;t 为时间,d;x为河水得流动距离,km;u为河段水流的平均流速,km/d;E为河段水流的纵向离散系数,km2/d;C为流入反应单元的水流污染物浓度,mg/L;
对于一般不受潮汐影响的内陆河流,扩散、离散作用相对于移流作用常常很小,此时可直接解得排污引起的下游浓度变化为:
式中C0为上游端水体污染物浓度,mg/L;S0为上游端水体泥沙浓度,mg/L;S1为上游端水体引起的下游端水体泥沙浓度,mg/L。
黄河高村站到泺口站河段是黄河典型河段,属地上悬河,河段基本无入流河道,入河排污口少,河道属性简单,为模型验证提供良好的试验条件。
黄河下游氨氮降解系数及含沙量变化对污染物浓度引起的增减速率Ks[4]值见表1:
表1 丰枯水期黄河下游K1,KS值
为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用2006年山东水文水资源局提供的监测数据进行验证。氨氮实测值与预测值对比见表2。
表2 氨氮实测值与预测值对比表
由表2可知,采用式4模拟的氨氮浓度值与实测值对比,相对误差在5%以内,模型所用参数是合理的,模型满足预测要求,模型可作为水质预测的适用工具。
3.1 在多泥沙河流中,泥沙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本文把源漏项的泥沙项单独列出来作为一个重点考虑项,十分必要。
3.2 上述数据是在断面水文条件相似、流量比较稳定、河道均匀、实验室监测背景相同的条件下取得的,具有一致性,所以计算结果比较好。对于水文条件的河道复杂要考虑离散作用,应对系数k1、ks进行拟合检验。
3.3 对于上游来水突然增大或减少,由于泥沙的沉淀与再悬浮作用对系数k1影响很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对系数ks进行验证。
3.4 实测资料相对匮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对系数k1、ks进行校核,探索在复杂条件下泥沙对水质迁移转化的作用。
3.5 黄河下游山东河道相对简单,并且污染物仅考虑了氨氮。有关方面应给予支持,进行基于污染物和不同河段经济研究,探讨污染物在复杂黑路条件中的演进规律,泥沙与污染物相互影响的机理,为黄河水资源保护,为保护黄河健康生命做出科学技术支持。
[1]吴泽宁.基于生态经济的区域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4.
[2]雒文生.水环境分析及预测[M].武汉: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2000.
[3]白玉川,顾元棪,邢焕政,等.水流泥沙水质数学模型理论及应用[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4]胡国华.多泥沙河流水质模型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