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绍双
摘 要 棕榈科植物形态优美,充满浓郁的热带风情,有“植物界王子”的美誉。随着现代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世界多国都将棕榈植物作为重要的园林绿化植物,被广泛运用于园林造景建设中,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享受。基于此,通过介绍棕榈植物的主要特点,探讨其在园林绿化中的配置方式及功能作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园林绿化;造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8-0-02
棕榈科植物是典型的热带植物,广泛分布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目前,全球已知棕榈科植物有250属3 500种,其中,我国本土有18属98种。此类植物的经济价值极高,用途广泛,可生产出棕榈油、淀粉、饮料、糖、蜡和藤等产品[1]。同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耐高温、耐旱、耐潮湿、耐寒、耐盐碱、耐贫瘠及抗台风,因此,可在海岸、沼泽地、盐碱地、沙土、石灰质土壤等环境中均可生长。另外,棕榈植物树形优美,千姿百态,或亭亭玉立,纤巧娇小,尽显阴柔之美,或雄伟高大,充满阳刚之美,棕榈科植物终年翠绿,挺拔俊美,富有热带风情,成为世界多国美化环境、园林绿化的理想选择。
1 棕榈科植物概述
1.1 生物学特征
棕榈科植物属于单子叶植物纲、初生目,包括乔木、灌木、藤本。茎一般不分枝,单生或丛生。叶聚生于茎顶或散生于茎上,大型,芽时折叠,展开后呈羽状或掌状分裂、深裂至全裂后形成复叶状,个别种类的叶不分裂。花期一般在春、夏两季,花色以黄色为主,少数花色为红色或白色,花朵较小,常常呈辐射对称排列状构成肉穗花序。一般在秋、冬两季结果,果实以红色与褐色为主,少部分呈黄色。果实类型有坚果、核果、浆果,内含一颗种子,胚小。
1.2 生态学特征
1.2.1 光照
大部分棕榈科植物属于阳性物种,喜充足的光照,但不同的棕榈科植物对光照的要求也有较大的差异。例如,生长在干热荒漠地区的棕榈植物喜欢较强的光照,而分布在热带地区的棕榈植物,一般是和其它伴生植物共同成长的,强光下长势不良。还有部分灌木型或矮小乔木型的棕榈科植物,对光照要求不高,适合在荫性环境中生长。
1.2.2 温度
适合棕榈科植物生长的年均温度约在22~23 ℃,少数种类能耐受3 ℃低温,但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个别耐寒品种也可耐受低温,如我国本土的一种棕榈科植物可耐受-15 ℃低温。
1.2.3 水分
这类植物既耐潮湿,也耐旱。一般在年降水量为1 300~2 600 mm的地区均可生长,若降水量偏少或处于旱期时,只要有足够的地下水也能正常生长。例如,水椰主要生长在潮湿的海岸边;猩红椰子、国王椰及沼泽棕等可在淡水沼泽、溪水旁生长。还有部分棕榈科植物分布在干热荒漠地区,具有深广发达的根系与蜡质叶片,因而有良好的抗旱性[2]。
1.2.4 土壤
棕榈科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土壤的质地、pH值、物理性能有一定的联系。当土壤pH值在6~6.5时,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将受到抑制,有利于大部分棕榈科植物生长。
2 棕榈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1 道路绿化
棕榈科植物树干笔直,落叶少,常作为行道树,和道路周围的建筑物及其它公共设施构成一道风景。由于树干粗壮高大,挺拔清秀,不会阻挡司机视线。棕榈科植物树干笔直,一柱擎天,树冠高在顶上,汽车快速驶过产生的疾劲风并不会影响树冠的生长,并且货柜车或双层巴士通过时不会受到阻碍[2]。例如,大王椰子、华盛顿棕榈、霸王棕、加拿利海枣、鱼尾葵、蒲葵和董棕适合种植在道路变道外侧,这些棕榈树高大挺拔,如同排列整齐的仪仗队,能增加司机的安全感,也便于引导行车方向。在公路中央隔离带或回旋交汇处一般种植低矮的棕榈植物,常选择美丽针葵、棕竹等。
2.2 公园绿化
棕榈科植物在公园内不仅能作为道路绿化树,还能以孤植或群植的方式构成棕榈林或棕榈岛,或和公园山石景观等构成一道美景。在公园中开阔地带可成片种植棕榈植物,形成有南亚热带风光的棕榈植物园。一般可成片种植一种棕榈植物,也可选择多种类型混植,种植品种包括大王椰子、海枣、蒲葵及短穗鱼尾葵等[3]。而在公园的山石、景墙、水边、门窗前后可少量栽植一些低矮、清秀的棕榈植物,常见的有棕竹、散尾葵、美丽针葵等[3]。这些植物叶片呈现自然的曲线,能够遮挡或柔化人工建筑物生硬的线条与棱角,并能和原有的建筑和谐统一,相映成趣,让园林增添不少生机。
2.3 庭院绿化
居住区游园、住宅旁绿地、公共绿地、公共建筑庭院及内庭内均属于庭院绿化范围。通常来说,庭院的空间较小,宜栽植一些体形小、适合丛生的棕榈科植物。通常选择单干乔木类棕榈科植物,将其栽植在庭院主口,配上一些花和灌木,便能打造出优美的庭院入口景观。例如,在珠江公园入口处栽植加拿利海枣,并搭配色彩鲜明的花叶良姜,打造出极具热带风情的入口景观。
在庭院中可密植多干丛生型棕榈科植物,常见的有棕竹、三药槟榔、短穗鱼尾葵等,从而构成一道绿色屏障。既能分隔庭院空间,还能丰富庭院景观层次。另外,可在厕所、垃圾房等处种植一些棕榈科植物,如大叶棕竹、粉单竹、短穗鱼尾葵等。既能起到遮藏上述俗陋之处,还能让植物和建筑有机结合起来,让人眼前一亮。将棕榈植物密植成绿墙,作为雕塑背景,能很好的衬托出主景雕塑。将仪态轻盈雅致的散尾葵、美丽针葵点缀在庭院墙边、廊前、景石旁,和周围的植物共同衬托出人工气息浓厚的规则式建筑形体,达到“自然统一”的效果。
2.4 室内绿化
棕榈科植物中树型不大,有一定耐荫性的品种适合作为室内绿化植物,摆放在客厅内、会议室、公共建筑区域内等。例如,富贵椰子、袖珍椰子、三角椰子、国王椰子、散尾葵、蒲葵、棕竹、美丽针葵及短穗鱼尾葵等品种都适合作为室内盆栽。但要根据不同品种的体型大小以及耐荫性,将其摆放在合适的室内场所,起到美化装饰室内环境的作用。散尾葵、鱼尾葵、美丽针葵等棕榈科植物的叶片还常作为插花配叶材料。
2.5 水边风景线
棕榈科植物种类繁多,树姿优美,树干有较强的弹性,不易折断,常作为海边、湖边的风景树。人们不但能看到树冠的天际线,还能欣赏水中美丽的倒影。华盛顿葵、大王椰子、假槟榔等棕榈植物虽然身姿挺拔,粗壮硬朗,但仍带有一丝柔情与娇羞,将其群植在水边草地旁,人们就能欣赏到挺拔的树干与奇特的天际线,还能沉醉于水中美丽的倒影。棕榈科植物的原产地主要分布在各大洋的海岛上。因此,它们比较喜水,能抵御潮湿而带有咸味的海风长期侵袭,甚至还能经受住季节性飓风的吹袭。
3 棕榈科植物的应用原则
我国棕榈科植物种类并不多,多数品种来自国外,并主要分布在南方多省区,而北方仅有少数品种实现了室温栽培。目前,国内对棕榈科植物的研究还不深入,因此,在园林造景中还未充分发挥出棕榈科植物在绿化、生态、造景等多方面功能。在应用棕榈科植物时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3.1 遵循适地适树原则
每种植物都对生长环境有不同的要求,均带有原产地条件的印记。选择和引种地自然气候条件相似的地区作为引种源地,由此引入的品种则容易引种成功。棕榈科植物也是一样的,其生长发育对光照、水分、土壤、温度等外部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在园林绿化与造景时,必须重视棕榈科植物的地域性。要参考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并选择与之相似的棕榈科植物原产地。
3.2 遵循群落生态原则
很多棕榈科植物常常是和其它伴生植物共同生长的。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与棕榈科植物伴生生长的植物有番荔枝科、山榄科、冬青科、山龙眼科和桃金娘科。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要根据群落学的原理,模仿棕榈科植物的自然生长环境,将其和其它植物合理配置,形成富有层次感、立体感的生态园林群落景观,增强其生态效果。
3.3 遵循科学配置原则
在园林绿化造景过程中,对棕榈科植物的配置必须符合“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四大原则。统一是指在配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棕榈科植物及其它植物的树形、色彩、线条、叶干特点,合理搭配,以保持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形成和谐统一布局。调和是指景区与景区之间或景区内不同区域之间,可运用叶色、树形对比感强烈的树种以达到自然分隔目的,但不影响整体的和谐统一感。均衡是指在运用各类植物时,要保持恰当的比例,以满足平衡的要求。韵律是指在植物配置过程中把同一种对比多次运用的原则。双子叶阔叶树种不宜和棕榈科植物搭配,否则难以体现出棕榈科植物的个性美。
3.4 良种引进和乡土品种开发相结合原则
我国本土棕榈科植物只有18属98种,加上当前引进的品种共计94属322种。其中,大规模应用的品种并不多,得到广泛应用的种类只有少数几种,包括鱼尾葵、蒲葵、棕榈、棕竹、刺葵属等。另外,还有很多乡土品种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因此,建议在积极引进相关良种的同时,还应重视对本土棕榈科植物的大力开发研究,培植出优良的乡土品种。例如,可对矮琼棕、琼棕、龙棕等乡土品种进行驯化研究,然后,再积极推广应用。
4 讨论
作为热带植物的典型代表,棕榈科植物和人类的关系非常紧密。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工业原料与产品,还是园林绿化中的重要造景材料。近年来,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很多棕榈科植物,将其广泛种植在城市道路旁、公园、庭院等处,形成了优美、独特的南亚景观。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本土棕榈植物也有28属,近百种。其中,也不乏适合用于园林造景的树材,并且它们对当地环境有更强的适应性。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这类乡土品种的驯化、选育与应用研究,让园林景观更富有地方特色。此外,在应用棕榈植物造景时,要将棕榈植物和其它植物、周边建筑合理搭配,科学设置,充分展现出棕榈植物的自然美与人文美,创造出“天人合一”的园林艺术意境,让人们领略到棕榈植物的魅力,感悟棕榈景观的韵味。
参考文献
[1]罗文扬,罗萍.棕榈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8):62-63.
[2]周鹏.棕榈科植物的特征及其在园林绿化与造景中的地位与作用[J].热带生物学报,2013,4(3):296-302.
[3]施建羽.厦门地区棕榈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J].福建热作科技,2009,34(2):205-206.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