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日记优化数学教学

2015-08-07 03:09张小宇
魅力中国 2015年50期
关键词:数学日记数学教学小学生

张小宇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数学日记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受到越来越多老师的青睐。数学日记是指学生在课堂听讲中聚精会神的听讲,不需要做笔记,在课下通过回忆老师讲课的内容,然后把老师强调的难点或重点用他们自己的思考理解做一个梳理,记录下来。数学日记的教学方法可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过的内容,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优化了数学教学。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日记;数学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数学日记教学占据重要的地位,老师在教学中要合理科学的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数学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日记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扩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数学日记提出的理论依据

数学日记,就是让小学生们把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评价,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知识或在自己数学活动中产生的想法,用记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对知识要形成深刻的、真正的理解,意味着学习者所获得的知识是结构化的、整合的,而不是零碎的、只言片语的[1]。而实行数学日记教学,就是让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所学到的知识,与目前的新知识相联系,从而完成对知识的自主构建,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权。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学生个体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通过数学日记,老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惑,关注学生的个体生命体验。数学日记也是老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一种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行数学日记教学模式,促成老师们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数学日记的写法指导

(一)写小学数学课堂表现

在每节新课结束以后,及时的记录刚刚学到的数学知识要点,可以写写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对知识的一些疑问,或者进一步研究书本内的例题,提出一些新的解答方法。比如在《找规律》这课,老师布置学生在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对几个事物排列顺序,指出排列现象中的规律,问学生这样的问题:学校计划在国庆节按照一一间隔的规律在校园的主干道上来摆设鲜花来美化校园,假设有30盆蓝花,猜猜看,要摆放多少盆红花?怎么摆呢?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提出解决的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日记,要从小学生们的认知水平出发,要切合实际,老师不能要求过高。数学源于生活,让孩子们回归于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其乐无穷。

(二)记录自己真实的感受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由于数学课堂时间有限,每个学生的想法或困惑不可能都详细地说出来。写数学日记时,学生可以从容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把自己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到的成功的快乐或者是失败的懊恼写出来。比如A同学写道:我去卫生间洗手时,爸爸正接满多半桶水准备拖地。一桶干干净净的水一会儿就会浑浊不清被倒掉,我就想到一个问题:“拖一次地板需要用多少水呢?然后我去测量水桶的周长和水桶的高度,根据圆柱体的公式算出水的体积,没想到用那么多水。想想之前别的地方闹旱灾,以后一定要节约用水啊。老师通过数学日记可以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理解情况。记录数学日记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后分析原因

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考完试以后,在数学日记中记录自己在考试时的一些解题过程,进行总结,对一些错题的原因进行反思从而改正错误下次注意。比如某次考试后B同学写道:这次考试有一道题我写错了,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27厘米,高8厘米。如果沿底面直径垂直切割分开,截面是长方形,截面面积是( )平方厘米。我没有认真读题,以为是求这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圆的底面周长是长方形的长,而高是长方形的宽,那长方形的面积是用长×宽。考完后看到试卷,才认识到原来是求截面的面积,而长就是圆柱的直径,宽就是圆柱的高。其实我要先根据周长求出直径,再用直径×高。我明白了以后不可以粗心大意,一定要审清题意。通过在数学日记中的反思,让小学生及时认识到解题中的问题,可以帮助他更加深入地理解相关知识,修正错误。

(四)记录课外学习的收获与体会

老师要鼓励小学生们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取知识,比如可以在网上查询,书籍内找到,从生活中发现的数学知识等都可以记录到数学日记里。让学生们通过交流,培养他们研究数学的兴趣,潜移默化中学习的方式也不断的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明显提高。比如,在超市里一位学生发现一袋面粉的净含量是25±1.5千克,而一袋大米的净含量是10±1千克等,这样标示是什么意思呢,询问售货员可以知道这些食物都含有一定的水分,搁置时间久了失去一点水分会影响到净含量。再学习《正负数》时就容易理解多了。通过写数学日记,学生可以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体验生活,激发他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热情,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巧用数学日记,可以优化数学教学

数学日记是师生之间交流心得的一种方式,对学生和老师来说是交流工具,有效地搭建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小学生通过日记记录自己在课堂中吸收的小学数学知识,可以在数学日记中倾吐自己的心声,让老师了解自己的学生对数学的情感。老师还能通过数学日记了解他们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数学日记可以分为整理型、错例型、情感型、质疑型、反思型等多种日记。学生还可对所学的知识点在数学日记里进一步加工,转变为长期记忆。老师可通过数学日记从而全面掌握他们的具体学习情况,数学日记的有效运用,使小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解题思路,还可使学生看到自己的“短板”。学生还可以在数学日记中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鼓励,提升自己的小学数学学习成绩。

总之,“数学日记”犹如一面镜子,可以让老师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强化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教与学可以同步向前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养成写数学日记的习惯,充分发挥数学日记的积极教学功效,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參考文献:

[1]杨鹏.“数学日记”带来的收获[J].新课程学习:中,2010(6)

[2]张宗龙.用“数学日记”沟通师生间的感情[J].少年智力开发报,2010(23)

[3]孙旭花.美国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日记”[J].广州师院学报,1997(2)

[4]蒋巧君.数学日记:数学学习的新平台[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4)

猜你喜欢
数学日记数学教学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生活的桥梁,自我的反思
反思性数学日记在纠正高中生数学解题错误中的作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写好数学日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研究
我是小学生
指导学生写整理型数学日记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