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荷研究进展

2015-08-07 09:24屈尚蓝夏亮宋流东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药理作用化学成分综述

屈尚蓝 夏亮 宋流东等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植物阳荷的栽培现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他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其研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展望其开发前景。

关键词:阳荷;栽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述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5)05-0111-03

阳荷(Zingiber striolatum Diels.)为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野姜、猴姜、瓣姜等[1]。我省主要分布在西畴、禄丰、昆明、安宁、丽江等地区。同属植物我国还有姜、梭穗姜 、川东姜 、匙苞姜 、珊瑚姜 、桂姜等14种,产西南部至东南部[2]。阳荷在食用和药用两方面皆有较大价值,引起学者们的密切关注。各科研机构竞相在阳荷的栽培、化学成分提取和功能以及产品加工等方面展开研究。本文对阳荷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阳荷的栽培

1.1栽培方式阳荷喜温暖、阴湿环境和微酸性、肥沃的砂质土壤,较耐阴,不耐高温与强光。1次栽培多年生长,1年又多次采收。1年中春季采食嫩芽,夏季采收花茎,冬季可采收地下茎供食。大面积种植阳荷,最好选择降雨充沛、云雾较多、夏季凉爽、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高山地区;低山规模化种植阳荷,可与豆科作物间作套种,既提高土壤肥力,又可增加收入。栽培当年不宜采收,否则根茎生机受阻,花蕾小;而3 a后宿根生长渐衰,产量减少,需要更新繁殖[3~5]。另有学者从栽培基质和施肥方式两方面对阳荷笋软化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以河沙基质为对照,河沙加有机肥产量提高53.8%,土壤基质产量提高30.9%;软化栽培使鲜笋中可溶性糖提高3.57倍,维生素含量提高7.55倍,但软化栽培的微量元素含量普遍比大田种植的低。以沙为基质,改善根系的通气状况,对促使植物良好生长和产量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建议用疏松、保湿性好的基质;阳荷笋软化过程中,建议多施有机肥,有利于提高阳荷笋产量[6]。

1.2病害防治随着阳荷人工种植面积的扩大,病害防治是阳荷栽培的重要研究内容。阳荷的主要病害之一是茎和地下肉质根的腐烂病[7]。该病发病期长,在适宜的条件下蔓延迅速,可多次侵染,病菌的传播途径也多,因而防治比较困难。最近有学者采用常规植物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手段,鉴定出另一种严重危害阳荷叶部的称为茎点霉(Phoma sp.)的新病害,定名该病害为阳荷叶枯病[8]。上述2种病害严重削弱阳荷的长势,降低产量和品质。目前尚没有理想的杀菌药剂,主要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切断传播根源,尽可能控制病害发生和蔓延。这部分研究工作为开展对阳荷病害的防治技术提供重要的基础理论依据。

2化学成分

2.1阳荷红色素花色苷为天然红色素的一种,是以黄酮核为基础的能呈现颜色的一类糖苷,天然花色苷配糖体的基本结构为3,5,7-三羟基-2-苯基苯并吡喃。大量研究表明,紫红色花色苷类色素是一类无毒无害的食用天然色素,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增强免疫和预防肿瘤等保健功能,是一类值得开发的天然食用色素[9~12]。朱玉昌[13]与解成骏[14]发现阳荷红色素溶液在紫外光区215 nm处和可见光区531 nm处有强烈吸收峰,初步判定其为花色苷类色素。陈仕学等[15]对梵净山野生阳荷红色素研究中进一步证实,阳荷花色苷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芍药色素-3-鼠李糖苷、锦葵色素-3-半乳糖苷。理化性质研究提示,阳荷红色素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糖类对阳荷色素稳定性基本没有影响;防腐剂柠檬酸、pH值和金属离子Fe3+、Fe2+、Ca2+、Al3+则对阳荷红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16~17]。

2.2挥发油王军民等[18]采用GC-MS联用技术从阳荷挥发油中检测出59 个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55个化学成分,占总提物的95.54%。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醇类、少量的酮类、醛类、酚类、酯类、氧化物、烷类成分;含量较丰富的有 α-侧柏烯、β-侧柏烯、柠檬烯+β-水芹烯、4-异丙基-2-环己烯-1-酮、紫苏醛、α-石竹烯、律草烯氧化物、磷酸三丁酯等。其中香桧烯、α-蒎烯、β-石竹烯、桃金娘烯醇和柠檬烯具有较高的香气活性值,是阳荷挥发油中主要有效成分。由根茎提取的阳荷芳香油,可用于低级皂用香精中。另外,该实验还检测到柠檬烯在阳荷挥发油中的含量高达27%,而柠檬烯是处方药柠檬烯胶囊的主要成分,柠檬烯胶囊为利胆药,具有利胆、溶石、理气开胃、消炎、止痛等作用,这为阳荷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基础。

2.3蛋白质罗兴武等[19]对产自湖北恩施的阳荷果实中蛋白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同时对阳荷中锌赋存状态进行研究,表明阳荷中存在酸溶性蛋白和碱溶性蛋白两大类蛋白质,锌在阳荷中以有机态为主,占总锌含量80%以上;阳荷中蛋白锌占有机锌65%以上,其余则存在于其他大分子中。但蛋白质具体分类有待深入研究。

2.4微量元素胡国海等[20]对云南砚山产阳荷微量元素研究发现,阳荷中含有锰、锌、铁、铜、钴、镍元素,其中锰、锌、铁元素含量较高,而未检出有害金属铬、镉、铅等元素。

2.5纤维素膳食纤维被营养学家称为“第七营养素”。阳荷所含的纤维素是一种不产生热能的多糖营养物质,包括水溶性膳食纤维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2种[21~23]。经常食用,有利于保持消化道通畅,对便秘、糖尿病等有特殊功效。

2.6其它郝南明等[24]从阳荷花苞醇提物中分离到胡萝卜甙、β-谷甾醇和蔗糖3个成分。胡志明等[25]也从阳荷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β-谷甾醇和硬脂酸。马佶等[26]预试验结果显示阳荷药材含有皂苷类、酚类、生物碱和氨基酸类物质的化学成分。

3加工现状

阳荷每100 g嫩茎和花轴含蛋白质约12.4 g,脂肪2.2 g,纤维素28.1 g,维生素C和维生素A共约95.8mg[27]。其食用方法较多,煮、烧、炒、炖、凉拌、腌制均可。在1994年广州举办的中国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上阳荷获银奖,在1998年文山州“一庆双节”时被评为金奖产品。具有“中国阳荷之乡”之称的文山西畴县,现已开发的阳荷有麻辣味、糖醋味、鱼香味、鲜味蔬菜罐头、泡菜及阳荷汁饮料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日本、港台、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各地消费者的青睐。

4药理作用

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阳荷具有活血调经、镇咳祛痰、消肿解毒、消积健胃等药用功效。

4.1抗菌作用马建苹等[28]首次对阳荷根茎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发现该提取物及石油醚和氯仿萃取物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提示阳荷根茎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另外,已有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自主研究和开发的“荷芩止痒搽剂”。该搽剂主要由阳荷、黄芩等药组成,具有解毒、消肿、止痒的作用,主要用于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患者以及服用抗病毒药后患者皮肤出现的痒症及皮疹等的对症治疗[29]。

4.2抗氧化作用抗氧化剂是一种可以消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的活性物质,它可以避免过氧化脂质对生物体的损伤。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是引起机体衰老的根本原因,适当地从生命机体外引入自由基清除剂能够抵抗疾病、延长寿命。陈仕学等[30]用POV值测定法得出阳荷红色素具有减慢猪油抗氧化速度的作用;并且在相同条件下,阳荷红色素的抗氧化作用比维生素E要强。再用Fenton反应研究阳荷红色素的抗氧化性,·OH的清除率显示阳荷红色素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

5结语

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在阳荷栽培和食用方面有较大进展,有关阳荷红色素提取工艺和理化性质研究多见报道[13~15,28~30],但开发利用很不充分。已开发产品结构单一,深加工方面需要加强。其次,在药用和化学成分分析方面还比较薄弱,具有抗菌活性的具体成分还不清楚。尽管有学者对阳荷根茎的安全性做了相关考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一定依据[31],但有关医药等深加工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这些方向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德邻.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16,(2):1.

[2]云南植物志[M].昆明:科技出版社,1997,8:538-539.

[3]徐仁蔚.阳荷的栽培[J].云南农业,2005,5:9.

[4]徐雪云.高山特色蔬菜阳荷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22.

[5]王红霞,李花云,魏新田.味美特别的无公害蔬菜阳荷的栽培及利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11:118-119.

[6]吴金平,陈磊夫.高山阳荷笋软化栽培基质配方试验[J].中国园艺文摘,2014,9:1-2.

[7]彭凤玲.阳荷腐烂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07,1:64.

[8]吴金平,张静柏,郭凤领,等.阳荷新病害—叶枯病病原菌鉴定[J].中国植保导刊,2014,7:18-20.

[9]高彦祥,李媛媛.天然色素抗氧化性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5,26(1):18-21.

[10]崔文新,耿越,王凤芹,等.几种天然食用色素抗氧化作用研究[J].食品科学,2008,29(4):401-404.

[11]赵海军,汪朝阳.天然红色素的提取研究进展[J].广州化学,2008,33(3):32-39.

[12]夏明,杜琪珍.天然红色素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2,23(6):38-41.

[13]朱玉昌,周大寨,彭辉.阳荷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8,9(8):293-297.

[14]解成骏,刘邻渭.不同温度处理下阳荷红色素提取工艺探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4):69-71.

[15]陈仕学,陈美航.梵净山野生阳荷红色素成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763-764.

[16]陈仕学,郁建平.梵净山野生阳荷红色素的提取及理化性质研究[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0,29(5):432-439.

[17]秦玉芝,黄玮.湖南武陵山区野生阳荷红色素的理化性质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2,(19):41-43.

[18]王军民,周凡蕊.GC-MS 法测定阳荷花挥发油的成分[J].天然产物研究与发,2012,24:916-919.

[19]罗兴武,周大寨.阳荷蛋白质提取工艺优化及锌赋存状态研究[J].食品科学,2010,31(2):98-101.

[20]胡国海,宋建平.云南砚山产阳荷微量元素研究[J].文山学院学报,2012,25(6):27-29.

[21]陈仕学,郁建平.响应面法优化微波提取阳荷水溶性膳食纤维工艺[J].食品科学,2014,35(18):57-62.

[22]陈仕学,杨俊,唐红,等.梵净山野生阳荷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3,34(8):266-269.

[23]陈仕学,胡明念.野生阳荷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及性能测定[J].食品与发酵工艺,2014,40(1):250-253.

[24]郝南明,赵保发.阳荷的化学成分的研究[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7(4):379.

[25]胡志明.三种药用植物抗菌活性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6]马佶,王彧.阳荷药材化学成分的预试验[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4):66-67.

[27]顾元龙,黄丹枫.花色蔬菜栽培和食用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8]马建苹,胡志明.阳荷提取物体外抗菌作用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8):206-209.

[29]赵景云,马克坚.中药荷芩止痒搽剂提取工艺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10):61-62.

[30]陈仕学,郁建平.梵净山野生阳荷红色素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2,9:272-280.

[31]王丽娜,郭世民,高敏.植物药阳荷根的急性毒性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志,2010,31(12):64.

猜你喜欢
药理作用化学成分综述
胡椒碱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中药大黄在临床应用中的功效以及对其药理作用分析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山荆子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金线莲的研究进展
九龙藤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
核桃青皮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