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中官
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散发浓浓的语文味。何谓语文味?我是这样理解的:从工具性的角度看,应该注重品味文本的语言,“吃透”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提高运用语言能力并借以提升语文的基本修养;从人文性的角度看,应该注重把师生的生命体验渗进文本精神内涵去解读,获得真知,并将领悟的精神真谛反补学生的精神世界,借以完善人格;从课堂的形态看,语文课应该充满教学个性和文化气息。那么,如何上好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笔者试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
首先,教师要有“韵味”。一位浑身散发语文味具有较高语文素养的老师,是凸显课堂语文味的前提。
有人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换言之,语文味的课堂是用一盏心灯点亮另一盏心灯。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语文意识,有较丰厚的文化积淀作为前提条件,才能使教学满堂生辉,才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使自己的语文课堂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效果。一位有“语文味”的老师应该 “舌灿莲花”,能言善言,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发音正确,吐字清晰,给人美的享受;应该“笔耕不辍”,爱写、善写文章,例如,2013年3月29日应高三(2)班王莹莹同学之约,写毕业留言,当时我写了一首小诗:“天悠地迥/真说不出再见/满眼都是怀念/流光的青春让人无限留恋/你走了 我还在/真是说不完的祝福与期待/收获了果实你再来/我们说好要再见/愿师生友谊年年常在”;更要有一双“慧眼”,博览群书,虽然做不到手不释卷,但也能每天浏览几页,做到心里踏实可靠。“语文味”首先要“咬定”语文“不放松”,教师身上散发的“语文味”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经过长期多读多写多练多看积累得来的,只有我们“味道十足”才能让学生寻“味”而来。
其次,嚼出语言“滋味”。通过品读独特的语言风味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堂的基点是语言……一节课,虽然有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几个层级,但是,不能因为语言排在前列,就轻视,就简单处理,而是要把语言品味足了,让语言出‘味”(程少堂:《从语文到文人语文》《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4))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反复咂摸文中的关键词、核心句,借以贴近作者心灵,领会作家遣词造句的真正用意。
例如《记念刘和珍君》第一部分第2段中,“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在这里,“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的“也”字就是值得“咀嚼”的字眼,这表明“我”写这篇文章不仅是因程君的正告和请求,更是自己早就想写篇文章来纪念烈士的精神,来揭露反动政府的暴行、抨击险恶的流言并警醒麻木的“庸人”了。在这之前为什么没有写?因为有太多的悲与愤,使自己“艰于呼吸视听”。后文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都是呼应这个“也”字的。一字千钧,充分表达了对烈士的悲痛悼念,对反动政府的愤慨抨击,在此,不能不“咬文嚼字”。
当然,有“语文味”的课堂不能止于“咬文嚼字”,其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如《项脊轩志》的最后一段“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在讲授时不能只在文字上下功夫,要帮助学生体味作者“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的语言魅力,引领学生进入树在人亡、物是人非的凄苦意境,让学生能在情感上切实与作者痛彻心扉的情感产生共鸣,真正领悟到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如此,一堂课才有厚度和深度。
再次,渗透师生的“情味”。在品读课文时渗透师生的生命体验,在领悟中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作品一旦形成,作者的生命就化作了一粒思想的种子,这粒种子可以在任何一片解读的土壤上蕴育出新的生命。在语文课堂上,不论是将师生的生命渗进作品,还是将作品的精神融入师生的人生体悟,能将师生的生命体验和课文的精神内涵融为一体,应该是一节语文课的至高境界。例如在读《我与地坛》第二部分的时候,脑海中无数次的泛起史铁生和他母亲的形象,一边是坐在轮椅上在家与地坛间肆意游荡的儿子,一边则是静静地守望,默默地承受,无比坚韧的母亲。毫不张扬的母爱,唤起了我的记忆:在外多年,推开家门时看到满头白发的妈妈,离开时二老在车站眼含泪水却强作欢颜的送别,在站台外边早早就看见妈妈拎着包裹而她四处张望没有发现我的时候,妈妈抱着我的儿子开怀大笑的时候……母爱的光辉照进我生命的每一个角落。事实上,儒家的孝悌精神早已影响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正是我与《我与地坛》产生共鸣的最深层的原因——用生命体悟的文字才会拥有感人至深的温度。当然,孝悌不仅是个人的价值,更具有普世价值意义。能把带有普世价值意义的生命体验(内心深处的那些不仅健康积极,而且带有普世价值的所爱、所恨,或所追求的人生价值)不留痕迹“推销”给学生,以此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帮助他们建立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难道不是语文义不容辞的责任么?所以,我把《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的主题确定为“发现母爱”。母爱无时不在,只是因我们一时的叛逆、所谓的倔强或者只顾自己疯长而忽视了;课堂上,史铁生、我、学生,我们一起发现属于我们各自的母爱;但史铁生只能在痛苦和无限的悔恨中回忆母亲,而我们一切还来得及;因此我把课堂落脚点放在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懂得、珍惜母爱,及时、竭力尽孝,能唤醒课堂中的每一个人最柔软的心灵,我想教育的意义已经达到了。
最后,课堂要充满“文化味”,让课堂成为展现文化眼光,释放人生情感,彰显个性魅力和挥洒生命创造性的文化场所。
课堂中的文化氛围需要语文教师用自己厚实的教育文化底蕴驾驭课堂,传承文化知识,提升文化品位,不仅要带领学生领略教材中那些充满诗意、闪烁着作者思想光辉、凝聚作者智慧、体现作者高尚人格的文句,还要在讲解中注入浓浓的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到文本文化的多彩多姿,甚至让他们忘情,而置身一个美妙的文化氛围之中,更重要的是要有融入教师的个性创造,例如教授《渔父》时,在结束的时候我为渔父写了一首《绝句》“看破红尘离别苦,放下功名利禄忧。随缘造化终身秀,自在天地任我游。”在学生掌声未落之时又在大屏幕上投影出一首自创的现代诗《自嘲》“远去的湘魂/缥缈的渔歌/总是闯进我无畏的梦里/总是充斥我酒后的狂言/从不为清醒而来/我是庸人/你又何尝不是/谁又能抛开世俗现实/五欲勾引/你追我逐/生怕落在最后/天地悠悠/名利往来/不知你我是否已玩够。”
当然,作为传承文化的语文课堂,更应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性。比如在教学《鸿门宴》时,组织学生谈谈自己对其中人物形象的理解。有人说,项羽有勇无谋,女人心肠,不该放走刘邦,以致后来败走垓下,皇帝没做上,连命也丢了,真是大傻一个;有人却说,项羽是个不一般的英雄,鸿门宴上的大度仁义,垓下之围以一当百的豪气,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的勇敢,自刎乌江笑迎死神的从容,一个集世间人格勇敢、从容、豪放、磊落、率直、大度、仁义于一身的人杰。许多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在学生理解领悟下,变得丰富起来,显示出无穷的生机与活力。这样的语文课堂不仅让学生领略了语文这种文化的魅力,而且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激发了学生的潜能,真正体现了语文课堂文化。
一节充满魅力的语文课,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完善自我,培养良好的精神的主阵地。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注重智能与品格的修炼,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学会发现自我及肯定自我,在学生时代打上属于自己的文化烙印,让学生的知、情、意、行达到真正的协调统一。
[作者通联:浙江绍兴市上虞区崧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