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生
总印象
近年来,当考生还在高考考场上奋力鏖战时,网络上已经一浪高过一浪地热炒起语文学科(其实也是所有学科)中分量最重的一道考题——作文的标题。这固然因为作文的分值大,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总分乃至考取学校的层次,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深受“文以载道”的传统观念影响的国度里,每年的作文命题在公众的潜意识中实际上就是国家形势、社会热点乃至未来走向的一种折射。尽管高考作文题所隐含的政治元素有逐渐淡化的趋势,但其“社会晴雨表”的意义并未完全在公众心目中淡却,而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缺憾、对中国教育的复杂的情感、对下一代未来的焦虑与期盼……此刻正好借助于高考作文题——这道几乎每个人都插得上嘴的高考题的评议得到一个充分的发泄。至于高考作文题作为一道语文试题的专业水准的高低、文化含量几何以及是否真正担当得起选拔人才的重任则很少有人提及。
今年全国15套高考语文试卷,共出了19道作文题(其中北京卷就出了5道题,包括“微写作”3道题,大作文2道题,学生分别从中选择一道题作答)。纵观这些作文题,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与往年相比均无大的突破。从形式上看,除了北京卷的“微写作”中的一两道题目,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新材料”作文;从内容上看,差不多可以分为“社会”“人生”“科技”“文化”这四大类。而上述四大类中,“社会”“人生”方面的内容占据了四分之三,继续保持着近年来高考语文卷触及社会、关注人生的良好态势——尽管这种触及很“温和”,很“哲理”;而科技话题,因其过于“专业”,高考作文一向较少涉猎,设计的文题也偏于所含“哲理”,这是可以理解的;至于文化类话题,仅北京卷中的两则“微写作”作文题涉及,至多称得上是一种点缀。高考作文不太“文化”,多少让人觉得有些遗憾。
社会篇
说起借助高考作文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现象、思考现实问题的作文题,当首推两份“国家级”试卷。其一是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5省使用的新课标Ⅰ卷。这份试卷提供的是一则稍作修改后新闻材料:“因父亲总是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试卷要求考生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显然,这则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不宜简单划归违反交规的范畴,也不宜简单理解为对要不要“子为父讳”、该不该“大义灭亲”这一涉及情感、伦理方面的问题的讨论,而应想到这是一位女儿在其父亲的行为已经对本人、对亲人以及对路人的生命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的情况下该如何处置的问题。或许命题者是希望考生能结合这则材料从法纪、伦理、道德、情感等方面多维度思考问题,但我以为,在任何情况下,生命安全都应当是第一位的,在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情感、道德、伦理都应让位。至于警方事后是否应“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倒值得商榷,毕竟保护举报人是他们的职责。
另一份“国家级”试卷则是有13个省市区共同参考的新课标Ⅱ卷,这份试卷给考生提供的是这样一则作文材料:“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巨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显然,这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也毋须标准答案的问题。材料中列出的三人中,大李从事的是高端的科研活动,老王属于草根阶层逆袭——此二位皆属事业上的成功者,自然“风采”迷人;而小刘则是以其个人爱好带给了他人最美的精神享受。应当说小刘的入选,体现出某种观念上的突破,因为依据传统观念,他的这种人生“风采”完全是“玩”出来的——他能进入候选者的行列,本身就是当今社会人生观、价值观多元化的一种体现,值得玩味。
北京卷作文一向京味、文化味浓郁,而今年从内容到形式均来了个“大变脸”——一是大作文之外出现了极富时代气息的“微写作”,二是出现了三选一、二选一的形式,给考生以较大的选择余地。在“微写作”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乱涂乱贴、违禁吸烟、赛场京骂等不文明的现象,与首都形象极不相称。请针对社会上的某一种不文明现象,拟一条劝说短信。要求态度友善,语言幽默。”针砭不文明现象,并无新意;“态度友善,语言幽默”则值得点赞,因为环顾我们身边,那种硬邦邦、冷冰冰的警示语实在太多了。换一种态度,换一种口气,或许会受到奇效。至于北京卷的大作文,则是在灌输一种“正能量”:“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的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试卷要求考生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数不胜数,他们处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身份,拥有不同功绩,但既为“生活”,则需写出他们“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的“另一面”。如果没有对这些英雄的全方位的深入细致的了解和体悟,极易写成荒诞的“穿越剧”。
天津卷不是从某一社会现象入手,而是从一个流行词“范儿”切入:“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这段材料由大到小、分门别类地诠释了“范儿”的含义,命题者自然希望考生能从时代、民族、国家、集体、个人等维度切入,多层面展示对生活的观察、思考与感悟,叙说自己心目中“范儿”的风格、气派、情调、品位。但是这则材料内容上稍显宽泛,没有对社会、对生活的观察和体悟,文章会流于空泛。
上述材料基本上都没有审题难度,与高考作文重点考“作”的考试宗旨相吻合。唯一可能给考生造成审题困难的是重庆卷中的作文材料:“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请公交司机等一等他妈妈,过了一分钟,孩子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开始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时间。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这则材料描述的是一件源自微博的真人真事。材料虽短,其富含的意蕴是丰厚的。比如:放慢脚步,等一等别人;宽容他人,拥有悲悯情怀;理性生活,提倡自我克制;学会忍耐,追求社会和谐等等。
高考作文触及社会,自然令人欣喜,但其深度、广度尚难令人满意。当然在考场上没有必要让考生的思维过于凝重,但唤醒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是非观应当是我们的职责。
人生篇
以人生哲理的咀嚼与品味为主题的作文题一直占据着高考作文中的最大“份额”。今年的19道高考作文题中,这样的题目就有9道之多。先看看四川卷的作文材料:“在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和聪明展开了讨论。甲:老实是实诚、忠厚,聪明是机智、敏锐。乙:老实和聪明能为一个人兼而有之。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未必是真聪明。……”材料的中心是“如何做人”,而核心是做“老实人”还是“聪明人”。甲乙丙三人的对话分别诠释了“老实”和“聪明”这两个概念、阐述了两者的关系以及对二者内涵的重新解读。这道题的优点是人人有话说,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难免空话套话。
上海卷的材料则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固有的思辨性:“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这里的“坚硬”,可以理解为坚强、刚毅、果敢、执着等等,当然再进一步,也可以解释为粗暴、冷酷、固执、鲁莽等等;这里的“柔软”,可以理解为柔情、温和、怜爱、悲悯等等,亦可诠释为柔弱、怯懦、悲伤、畏缩等等。欲求在内心深处处理好这两个方面(甚至是四个方面)的关系,成就出“和谐的自我”,绝非易事。常言道:性格决定命运。古今中外诸多名人和文学名著中的众多形象都是因为未能做到内心深处的“和谐”,而走向了末路——像梵高,像海子,像黛玉,像维特。只有做到“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方可使我们的人生更丰满、圆润。
浙江卷作文讨论的是一个很小众的问题——人品与文品之间的关系。其材料是:“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金代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这就像去年安徽卷作文讨论演员能不能改台词一样,都涉及到一些专业知识,可能会让考生一时犯怵。但毕竟戏剧、文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直频繁接触,所以解读起来应该不会感到太难。至于人品与文品之间的关系,就像字与人的关系一样,古人曾有过“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之说,但一些精美的篇章偏偏出自汉奸之手,优美的字体可能为奸臣所创。只要掌握了典型论据,站在哪个立场上均可写出好作文。
福建卷的作文题围绕关于“路”的三句话展开:“1、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2、即使你走的路是错的,但是也很有意义。3、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路。”这三句话归结到一点就是:敢于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这应该比2014年浙江卷的“路与门”简单一些。“敢”应该是这篇文章的文眼。张爱玲在《非走不可的弯路》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都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即便是“弯路”,也非走不可,何况是创新之路、开拓之路、探险之路呢?
江苏卷作文材料避开了人品、性格,谈起了人生的“智慧”:“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他自己的样子。”前面的一组排比句好理解:智慧要从经验中萃取,智慧会转化成一种能力,智慧会让你这个人、让你做的事升华到一种更高的境界。可后面一句话就让考生颇费思量了:“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他自己的样子”,这是要考生从大自然中去感悟智慧,还是仅仅就这么随意打个比方?按理讲,高考试卷上每句话都会是字斟句酌的,特别是作文材料。所以,我在与几位同仁争辩这句话的意义时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这种人生的“智慧”最好应当从大自然中去感悟。而且,师法自然,敬畏自然,爱护自然——这是今天我们最迫切要做的事情。在自然面前,我们都是小学生。
北京卷“二选一”作文题中有这样一道题:“《说起梅花》(考卷上一则现代文阅读题文本的标题——作者注)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爱为什么能深入灵魂?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看完这则材料,我们不妨思量一下,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一种“物”让我们“爱到灵魂里”?你可千万别告诉我是钱和权——这些古人一直视为身外之物的东西,今天已经牵扯了人们太多太多的精力。我也不希望听到的是车和房——我希望有朝一日我们都能住者有其房,而不希望我们为房奔波或是成为房奴;至于车,的确是某些人的最爱,但当这些人将车当作一个人身份和地位的标志时,人便完完全全成了车的附庸。我希望真正有一种爱,非关物质,非关地位;只关品位,只关性情,就像屈原爱香草,渊明爱菊,东坡爱竹。
另有几份试卷上的作文材料都带有几分寓言的色彩,所以考生审题时脑袋就需要多转个弯了。湖南卷作文材料是这样的:“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阴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憩息场所。飞禽、走兽们经常讲它们旅行的见闻。大树听了,请飞禽带自己去旅行,飞禽说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请走兽帮助,走兽说大树没有腿,也拒绝了。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了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着种子。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虽说是一则寓言,但其立意还是比较明显的:不要将梦想寄托在他人身上,一切必须靠自己努力。或者说:天无绝人之路,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时,必定为你打开一扇窗。当然也可以往因地制宜、创新求异上联系。寓言的多义性决定了这篇作文可能会写出许多各异的主题,但是不管哪种主题,基本上都不会离开“心灵鸡汤”的模式。
湖北卷作文材料一样是一段寓言式的文字:“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奔涌。”这则材料同样没有审题上的难度——“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奔涌”一语道破了这则材料的寓意:厚积才能薄发。一个人没有丰厚的积淀便难以拥有成功的辉煌。当然我们也可以将泉水与喷泉理解为两种类型的人——前者是默默无闻的处于社会底层的平凡劳动者,而后者乃是处于“壮观”的位置上的那些“显要”者。正因为有了平凡者的默默的奉献,才有了显要者的耀眼的光辉。
比较费解的是山东卷提供的作文材料:“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而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院子里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缠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父亲看了好笑,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理解这段话的关键是父亲的那句话:“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这句话的含义与胡适当年留下的那句名言“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有几分相近:人类不必庸人自扰,去作一些教条的、形而上的、无意义的研究。但是,父亲的话同样可能扼杀一位孩童富于探求精神的心!由此,写作此文我以为更应当从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探究精神的角度立意。一个单凭经验和习惯生活、一切从实用出发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好奇心、探求精神和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健康发展的动力。
科技篇
科技话题进入高考作文,大概发轫于1999年全国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之后每年的高考作文题中都会有一两道与科技相关的作文题。其内容一般与具体的科技内容关系不大,而重在借此引发考生对科技与文化、科技与伦理、科技与环境等关系问题的思考。还有一些作文话题,只是借助于科学现象,来阐述人生或生活的哲理。像今年安徽卷的作文材料讲述的是一种科学现象,揭示的却是一种生活哲理:“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不少网友(考生可能也一样)初看这一材料时头脑都会懵一下:因为诸多科学术语和稍长的篇幅会让很多人顿感隔膜。其实只要静下心来再看一遍,这则材料的立意还是比较明晰的——从不同角度(或通过不同方法)看事物,事物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一定条件下,普通事物可以发生令人惊喜的变化;我们通常看到的事物的面貌,其实不一定就是它的本来面目;眼见未必为实,等等。细加品味,科技中蕴藏着无穷的奥秘,甚至蕴含着不尽的生活哲理。岂止“三人行,必有我师”,世间万事万物有时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
今年的广东卷作文题基本上与去年“文艺”加“科技”的风格一脉相承,去年黑白相片与数码照片的比对人们应该记忆犹新,今年的作文材料则将这一思路进行到底,只是将“黑白照片”换成了“眼观自然”与“漫步林间”,“数码相片”被换成了“打开电视”与“轻点鼠标”:“看天光云彩,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唤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考生如果把去年的作文做透了再做这篇作文,至少在结构和套路上应当是轻车熟路得心应手。这则材料的用意应当是启发人们全面感知自然。文章给了我们两种感知自然的角度:一是借助于“打开电视”和“轻点鼠标”去远观自然,这样我们可以眼观世界风云,了解大自然的演化变迁,但是没有真正与自然“亲近”,没有风花雪月的真切体验——这自然令人遗憾。二是与自然零距离接触,在花木草木间诗意地栖居,近观自然,享受自然,但是我们却无法从历史的维度和更广大的视角去深度了解自然——这亦会留下缺憾。所以最佳的感知自然的方法便是:我们既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去汲取知识,积累知识,储备知识,又要深入大自然,目之所及,亲身感知,细嗅花香,聆听鸟鸣,看云舒云卷……从中感悟自然的大美,陶冶自己的性情。让现代科技与生活相融,让获取知识与美育相契,这才是莘莘学子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最佳途径。
文化篇
今年高考作文的“文化味”与往年相比,可以用“惨淡”一词来形容。唯一的安慰便是北京卷“微写作”中的一道选作题:“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推荐名著中的章节或片段供课上研读。范围《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四世同堂》和《平凡的世界》。你选择哪部著作中的哪个章节或片段?请用一句话表述推荐内容,并简要陈述理由。”其实,这道题目与其说是考作文,还不如说是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更何况考生未必会选择这道题来写。泱泱华夏,五千年文化,能作为作文材料的内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借助作文,要求我们的考生像要求他们亲近自然一样亲近我们祖国的文化,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比一比宝岛台湾的国文考试中甚至有时会要求学生用文言写作,作为一位大陆语文教师我真的觉得有些汗颜。我们的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重视对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这一点至少在高考语文卷中并未完全体现出来。这是今后语文教学和考试中应当引起重视的。
今年高考作文题中还有一道不能不说的微弱的光芒,就是北京卷的“微写作”中的一道以“圆”为题的小作文。文题无甚可议之处,但其文体要求却是今年高考作文题中最大的亮点——“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在当今这个“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的时代,北京卷借“微写作”这块小小的园地,让诗歌这一曾经称雄了多少朝代而今却极其落魄的文体重见天日。中国曾经是诗的国度,从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开始,留下了卷帙浩繁浩如烟海的诗卷。可在今天的中小学习作课上,诗歌的地位已岌岌可危。谁是这出悲剧的导演?
结束语
作文命题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有道是“众口难调”,再好的题目亦能挑出瑕疵,再差的题目也可找出亮点。从整体上看,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没有明显的硬伤,没有犯低级错误,未在审题上与考生玩智力游戏……但是闪光点不多,与欧美发达国家乃至港台地区国语考试作文题相比还不如人意。这主要表现在:避开社会热点,内容缺乏深度;心灵鸡汤泛滥,文化含量稀缺;缺少创新精神,鲜见地方特色……时下正处于教育体制、高考机制变革之际,我们的高考命题(尤其是作文命题)也应有一个大的突破。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以及高考命题者理当勤于思考,勉力而行,让高考作文真正成为推进教育改革、体现教育质量、助力人才选拔、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和腾飞的有力杠杆。
[作者通联:江苏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