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坤
【摘 要】在声乐领域中,唱法愈发多样化,“混搭”、“跨界”、“兼收并蓄”的模式悄然兴起,本文旨在对“民通”唱法及其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民族唱法;通俗唱法;混搭;跨界
中图分类号:J617.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7-0087-01
一、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
民族唱法演唱真实、自然、亲切,与语言结合紧密,具有很强的地域风格,强调“字正腔圆”、“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吸气一大片,呼气一条线”形象地表述了民族唱法的呼吸技巧。喉咙的开度与喉位的高低则要根据作品的风格而定。民族唱法在我国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
近年来,艺术家们不断尝试将民族与时尚大胆结合,通过富有创意的包装,加入流行元素,形成了新的演唱方式,使民族唱法有了新的内涵。民族声乐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了大量其他表演方式及演唱艺术,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民族性、科学性与时代性的声乐艺术。不再过分强调技术,对音色的变化有了新的要求,艺术创作的范围更加广阔而细腻。新型民歌是把“民歌唱法的灵秀、质朴和通俗唱法的酣畅、亲切结合起来,有一种全新感觉”。新型民歌既要动人、流行,又要让老百姓喜闻乐见。
在世界范围内,随着通俗音乐的快速发展,通俗唱法应运而生。同传统唱法一样,通俗唱法也有一套独立的发声体系,呼吸方法灵活而充满活力,随歌曲的风格节奏而不断变化。最早的通俗唱法大都以真声为主,随着声乐艺术的发展,通俗唱法不断汲取民族和美声技巧,特别是混声技术使通俗唱法的音域有了很大拓展,表现力也更加丰富。
目前,西方通俗音乐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我国的通俗唱法在多年的演唱实践中也逐渐走向成熟,但仍有差距。商业化的驱动使通俗音乐大多在迎合市场需求,但也不乏好的音乐作品,很多融入了中国元素的优秀作品让人耳目一新,一些特立独行的音乐也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成为通俗音乐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笔。
二、唱法跨界
时代的发展要求一切事物都要推陈出新,去其糟粕存其精华。民族歌曲和通俗音乐两大音乐流派曾几何时可谓是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它们已经互通有无、水乳交融、求同存异,衍生出许多枝枝蔓蔓,于是“民通”唱法、“新民族音乐”等新世纪的概念一时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民歌时尚化、通俗民族化,通俗唱法吸取美声唱法之精华,以规范用声方面的欠缺;民族唱法吸取通俗唱法中自由、随意、张扬的舞台风格,从而创造出“民通”这一新的声乐表演形式——民族与时尚结合,古典演绎时尚。
三、“民通”唱法浅析
“民通”唱法的杰出代表应首推谭晶。颠覆人们的常规理念是谭晶一贯的演唱风格,她在民族与通俗唱法的变换中游刃有余。《大草原》洪厚奔放,《龙文》温润祥和,《康美之恋》清新和谐,《忠魂》凄凄耳畔。令人钦佩的是,这些风格迥异的演唱却都如此自然淳朴、干净明朗,毫无矫揉造作之意。她翻唱的《我爱你塞北的雪》中,融入了一些通俗的技巧和音乐感觉,音色立体轻柔,赋予作品新的情感和意境,令人神往。也许有些另类,但这就是谭晶的风格,这就是声乐艺术的创新。
与此同时,彭丽媛、宋祖英等歌唱家也都在为中国民族唱法寻求新路。民歌时尚化、流行化、时代化,使民族音乐不断走向成熟与完美,也使传统民族唱法和单一的通俗唱法找到了融合点。
四、“混搭”风的盛行
音乐都有它的共性,春晚“英伦组合”还没“问世”就引来了热议。一首《辣妹子》辣出了宋祖英和周杰伦的火花,宋祖英的演唱风格融入了流行因素,而周杰伦的创作加入了民族元素,刮起了新一阵的中国风。冯晓泉、曾格格这对音乐达人是正宗的“新民族音乐”的积极实践者,他们的一首《天上人间》赢得了国内外听众的喜爱。近几年来,他们演绎的《唐韵》、《花舞》、《天上人间》、《雪山》等一批曲目被一些大型演出列为重点曲目,受到高度赞扬。他们认为,传统的民族音乐与各种现代音乐元素完全可以进行有机的搭配。
五、“民通”社会价值及发展前景
绚丽的舞台、美轮美奂的背景,加上随性自在的演唱,是所有歌者的追求。民通音乐无疑给传统而规范的民族音乐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两者的结合对音乐的传唱与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给民族音乐带来了商品价值。给艺术挂上价值的帽子似乎有点庸俗,但其实音乐商品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商品化在某种程度上为民通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正能量。作为一种具有商业属性的精神产品,民通音乐需要自我定位明确。民族与通俗的完美结合使中国音乐具有了较高的社会价值,虽然其商品化属性比较强,但其艺术性价值同样不可估量。无论是从视觉还是听觉上来讲,民通音乐都是成功的,所以谭晶的演唱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听众就是市场,就是价值。我们要不断地追求用最适合的声音以最适合的形式在最适合的舞台上为最适合的欣赏者演绎最适合的歌曲。民族与流行时尚的接轨、混搭——这一时代发展的产物,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4.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