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国 (山东省嘉祥县第四中学 272400)
在语文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创新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此,教学要以“问题”为主线,这样,语文课堂提问就产生了新的内涵和要求。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语文课堂提问是一项最基本的教学技能,教师的提问要富于技巧,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和功能,使学生既能温故又能知新。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能力等,设计符合教学实际的问题,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类的思维活动总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因而课堂提问是一种既常见又重要的教学方式,课堂提问切忌随意、无目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才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教学中,有很多和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在教学内容中涉及了一些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地理知识等,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扩展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也有利于学生对所学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与认识。
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来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般来讲,问题设置得过于简单,流于形式,是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如果问题设置得太难,让学生心生畏惧,会使课堂难以继续。所以,我们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使问题难易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样才能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课后提问设疑,要做到温故知新,巩固提高,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又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让学生在想象与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新知,并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要注意时机。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有疑惑不解的时候,会有走神的时候,也会有新发现,有兴奋、跃跃欲试的时候。在这些重要的时机,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相准时机进行提问,把游离在课堂之外的学生拉回课堂,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入到学习当中。适时提问会给沉寂的课堂注入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给与学生表现自我、发表见解的机会,会让学生回答得更为投入、专心,进而达到教学目的。
教师的提问正是教学内容的重点,当教学到教材的关键处、含蓄处、矛盾处、疑难处时,教师要结合教材提问设疑,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在这些地方设置疑问,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使学生养成深研教材的习惯。此外,教师最好不要把疑难一下子提出来让学生回答,而是先提出一些与疑难有关的问题,让学生逐步解决疑难。
一位教育家说过:“鼓励对人类而言,犹如阳光一样,没有阳光就难以生存。”提问时,教师要设法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学生才能够集中精力,提高兴趣,增强自信。教师还要给每个学生成功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有话想说,有话能说。
此外,教师提问的语言要纯洁、文明、健康;要准确、鲜明、简练;要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要含蓄、幽默、富于启发性。
对待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态度要和蔼,语调要亲切,随时用真诚和信任的目光鼓励和期待学生回答。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无论对错,都要认真听,切忌心不在焉、不予理睬或做些无关的事情。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中肯的评价,如学生回答得正确、完整,教师应充分认可并予表扬,切忌中途打断学生的思路,要等待学生把问题回答完整之后,才发表评论。
学生有了提问意识,才能提高思维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训练学生的提问能力。
首先,使学生养成自主提问的习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理解、掌握所学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在重点问题、理解难点、训练的前后,向学生传达出自己为何这样设计、为何这样安排,让学生理解这对课堂内容有什么重要的意义,知道它的必要性和好处,来增强学生的提问意识。
其次,逐步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学生有了提问的意识之后,教师也要适时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在这之前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
最后,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机会锻炼学生的提问能力。学生有了初步的提问能力后,教师要尽量在课堂上设计一些让学生能够自主思考、自主阅读的实践活动,以此来提供给学生提问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在训练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提问给予指导和评价,来达到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的目的。
学生读书,囫囵吞枣,不会生疑,所以无法正确理解书中的真谛,体会不到书中的妙处,收益也就不大。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读书,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精彩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