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明霞
摘 要:作为基础阶段的一二年级,除了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学习外,了解日本社会文化,培养文化理解能力同等重要。笔者结合自身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提出在本科一年级设置日本社会文化课程的必要性,同时主张采取自编教材的方式,部分引进学生主导型教学法。
关键词:基础阶段;日本社会文化课程;自编教材;学生主导型教学法
大学日语专业日本社会文化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大学一年级为例
文/梁明霞
摘要:作为基础阶段的一二年级,除了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学习外,了解日本社会文化,培养文化理解能力同等重要。笔者结合自身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提出在本科一年级设置日本社会文化课程的必要性,同时主张采取自编教材的方式,部分引进学生主导型教学法。
关键词:基础阶段;日本社会文化课程;自编教材;学生主导型教学法
作者简介:梁明霞(1980-),女,汉,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讲师,文学博士。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码:A
文章编号:号:2095-9214(2015)08-0112-02
《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日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扎实学习,掌握日语基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为高年级阶段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作为基础阶段的一二年级,除了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学习外,了解日本社会文化,培养文化理解能力同等重要。然而,在目前笔者所调查的一部分高校中,基础阶段设置日本社会文化课程的学校并不多,是否应该在一二年级等基础阶段设置日本社会文化课程?采取何种教材、何种教学法更为合适?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围绕一年级日语专业日本文化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用、以及教学法等问题,试与各位同行一起探讨。
一.一年级日本社会文化课程的设置
笔者曾就大学本科日语专业日本社会文化课课程的开设阶段对七所高等院校日语系进行问卷调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暨南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调查发现,大部分院校的日本社会文化课程(包括日本文化史、日本概况、日本经济等课型)多设在三年级,部分高校在二年级下学期开设,也有高校开设在三、四年级,而笔者所属高校在本科一年级阶段就已经开设日本文化课。
从课程的设置来看,一年级阶段是大学新生刚刚接触日语(有些地区的学生中学阶段已经有日语课,但大部分地区的高中生并未学过日语),从零开始起步的阶段。学生一进校,最开始的学习是语音阶段的学习,即从日语的平假名、片假名开始,包括发音的纠正,书写的正误,长、短音的区分,拗音的发音,语音语调的学习等等,一般要持续一个月以上,其过程是枯燥无味的。而且一般一年级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由于学生水平的限制,能开出的专业课较少,一般只有基础日语和日语视听说两门课程,此时引入日本社会文化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日语学习兴趣极为重要。
一年级阶段开设日社会本文化课程除了为在枯燥无味的语音阶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稳定学生的专业选择情绪。一般高考志愿选择日语专业的学生一部分是由于喜欢日本动漫或日本文化而选择了日语专业,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并非对动漫产生兴趣而选择了日语,有的甚至是因为分数问题而被调剂到日语专业。这部分学生入学前本来对日语专业的学习兴趣就不高,此时再经历枯燥无味的语音学习,其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更进一步降低,并且形成恶性循环。有的学生学习一年后就要求转换专业,这样就白白浪费了一年的大学学习时间。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大学一年级阶段就导入日本文化课程,此时的日本文化课以汉语授课为主,在授课过程中可穿插日语来辅助。此阶段开设日本文化课的目的旨在对另外两门专业课程——基础日语课和日语视听说课的辅助,并且为高年级阶段的日本概况等课程中日本文化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二.选用自编教材
有关日本文化课程教材的选用是担任该课程教师的老大难问题。由于各高校开设日本文化课的阶段不同,目前公开出版的教材普遍适用于高年级专业的日本社会文化课程,而在日语学习初级阶段,由于学生日语听、说、读、写水平的限制,日本文化课程教材内容的编写就显得尤为困难,笔者采用的是自编教材的方式,在此列出与各位同行探讨。
笔者所在高校日语专业日本文化课开课时间为一年,时间较长。笔者认为应该从学生最初对日本文化的感性认识开始,把日本文化分为衣食住行、年中行事、传统文化、流行文化四大板块。第一学期集中讲授衣食住行和年中行事两大方面,授课过程中,结合笔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生活体验,在课堂中采用图片、视频以及亲身实践(穿和服、饮日本茶)等方式,并且组织学生参加广州驻日本领事馆举办的各种日本文化体验活动等等,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完成对日本文化的初步了解。
第二学期主要讲授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传统文化主要讲授日本茶道、花道、歌舞伎、能乐与狂言、木偶净琉璃、传统体育(相扑)等,而流行文化则把重点集中在动漫文化。有关教材内容笔者查找大量的日本文化相关书籍,以及网络上相关的最新研究资料。同时引进了视频教学方式,如讲授日本茶道课时笔者向学生播放日本茶道专业教师关于茶道流程的讲解视频,并且提前对视频中出现的日语生词及茶道专门用语进行讲解,使学生获得最专业的日本茶道的相关基础知识。在流行文化方面,通过网络调查日本文化的最新动态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要及时引进最新的视频资料,在这方面只有采取自编的方式才能弥补使用固定教材时的不灵活。
总体而言,日本文化课与其他课程不同,其内容必须与时俱进,教师必须利用信息化时代的各种手段(主要是网络学习),随时关注日本文化发展的各种动态,并运用到教学当中。该课程的讲授尤其忌讳填鸭式的课堂教学,自编教材的优点在于可以随时更新教学内容,采用最新的教学材料。
三.学生主导型教学法的部分引进
关于日本文化课堂教学法的采用,从目前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中可以看出,目前一部分同行倾向于采用学生主导型教学法,他们指出目前日本文化课堂教学的弊端,即把日本文化课等同于翻译课、阅读课甚至语法课来讲授,使文化的概念抽象化,与现实生活脱节,提倡采用学生主导型的教学法,让学生利用网络、杂志、报纸等教材外材料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补充,等等。对此,笔者认为,采取上述自编教材的方式,以及大量引进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除了文字资料外,还包括图片、视频材料等)
教师让日语专业一年级学生针对上述授课内容在课外利用网络、杂志等进行补充,并在课堂上讲解,其弊端在于学生由于缺乏对日本文化的深入认识,对于网络的内容没有正确的识别和判断能力,其内容的正确性必然会引起其他同学质疑。如果使其提前将发表内容发给教师,让教师审核指正,这无疑增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从内容的系统性和准确性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笔者并不建议课堂授课完全采用学生主导型,但是可以对部分课程内容采取学生主导型的方式。
以笔者讲授的动漫文化为例,由于动漫文化是日本文化内容中大部分学生最感兴趣的部分,因此比较适合采用学生主导型的教学方式,而且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让学生参与之前,为了设置学生发表的主题,笔者事先进行了问卷调查。问题包括“请列举你喜欢的日本动漫”、“说明你喜欢该动漫的理由”“举例你喜欢的中国动画片”、“你认为中日动漫的差别在哪里”等等。通过调查,笔者把学生感兴趣的动漫作品分为“科幻类”、“战斗类”、“侦探推理类”、“校园生活(青春恋爱)类”、“鬼怪系列”、“竞技体育类”、“家庭生活类”、“宫崎骏作品及其他电影动漫”等八大类,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加入不同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制作ppt进行课堂发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学生实际的兴趣爱好,其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因此做出来的ppt体现出学生对日本动漫文化的认识及独特思考,听众踊跃提问,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最后笔者针对学生发表内容做出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日本动漫产业的特点,日本现代漫画的特色,以及现代日本动漫盛行的原因,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等等。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教师的讲解,学生对日本动漫文化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提升到对其背后的形成、发展以及弊端等等各方面深层次的理解。从学生课后对教师的授课评价来看,部分教学主导型授课的引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综合上述,笔者认为可在大学日语专业一年级阶段引进日本社会文化课程,采用教材时可结合学生的兴趣点采用自编教材的形式,除了文字资料外,多方面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同时可以采用部分引进学生主导型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日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提高语言学习兴趣,培养文化理解能力,为高年级阶段日本社会文化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陈文林,李明华.学生主导型日本文化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异文化比较为视角.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Vol.34No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