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视角下环境哲学与人类新文明建设研究

2015-08-07 02:10严晓静
亚太教育 2015年22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文/严晓静

摘 要:在工业文明的成就达到高潮之后,社会的主要问题转变成为了随之而来的生态危机,这种危机成为了时代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代表着人类工业文明的时代开始陨落,而生态文明取而代之,成为了新时代的新文明,即社会的主流文明。环境哲学简单来说就是将哲学的思想融入到环境保护当中去。社会转型的期也是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作为一种新的哲学形式,环境哲学为人类建设新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研究环境哲学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为人类新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然后用生态文明去引领社会的发展,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环境哲学;生态文明;建设

教学视角下环境哲学与人类新文明建设研究

文/严晓静

摘要:在工业文明的成就达到高潮之后,社会的主要问题转变成为了随之而来的生态危机,这种危机成为了时代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代表着人类工业文明的时代开始陨落,而生态文明取而代之,成为了新时代的新文明,即社会的主流文明。环境哲学简单来说就是将哲学的思想融入到环境保护当中去。社会转型的期也是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作为一种新的哲学形式,环境哲学为人类建设新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研究环境哲学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为人类新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然后用生态文明去引领社会的发展,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环境哲学;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简介:严晓静(1989.09-),女,四川遂宁人,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哲学,环境哲学。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码:A

文章编号:号:2095-9214(2015)08-0108-02

1.前言

人类不惜代价地发展工业文明,一心追求经济的发展,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环境,使自然失去了原本的价值。根据研究数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地球的再生产能力在不断的缩减,中国的生态足迹已经严重超支,超出了地球再生产能力的200%-600%,这就表明传统文明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够再继续发展,否则地球的生命系统将耗之殆尽,因此,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式就应运而生,甚至可以说生态文明就是对工业文明的一种超越与拯救。

一门学科走向成熟的程度与它距离哲学的距离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一门学科越成熟,那么它与哲学之间的距离就越近。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并由此衍生出了相关的哲学思想,即环境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环境哲学思想的核心,主要是人类史和自然史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思想。辩证唯物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他们为哲学由人类的思维历程转变为人与自然、社会三者之间这一完整的生态系统做出了重要贡献。行动哲学的大门由此开启,为通往环境哲学的发展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服务于人类的新文明建设。

2.环境哲学是一种新的哲学形式

环境哲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传统的哲学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二元对立,或是分离,而环境哲学则讨论的是关于两者之间的和谐发展。它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模式的转换,即从以前的旧的哲学模式转变成为现在新的哲学模式。但是,这种转变并不是一味地批判或完全否定原本的哲学模式,只是根据现在时代发展的需要,将以前的一些过时的观点和思想淘汰掉,而将其中的合理的、有建设性意见和思想加以保留,并且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来重新构建符合时代精神的先进思想,这是对旧的哲学模式的一种完善与超越。

2.1环境哲学本体论—关于世界的存在

从环境哲学的观点来看,世界是以人、自然、社会这一复合、完整的生态体系而存在的,纯客观的自然界和纯粹的人都不是世界的本原,真正的本原是人、自然、社会这一复合、完整的生态体系。环境哲学从存在观出发,对于人与自然是对立的、分离的观点是持否定的观点,而一个完整而复合的生态系统,即人、自然与社会的相互统一才构成真正的世界。

环境哲学存在论由三个部分构成,关系存在论,过程存在论和整体论。

关系存在论是指现实世界的存在,是由各种关系组成的,其中有两种最主要的关系包括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社会关系涉及到的主体是人与人之间,生态关系的主体是人与自然。而世界的整个发展进程都是围绕这两种关系展开的。

过程存在论是指世界的发展过程,在政治课上我们都学过,世界上的物质是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世界的发展就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过程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

整体论是指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部分离不开整体,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最优目标。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所以说环境哲学所倡导的观点是与“中心论”的观点相反的。

2.2环境哲学的价值论—关于人和自然的价值

环境哲学的价值论主要是研究自然的价值问题,自然价值包含两种,一种是它的外在价值,另一种是内在价值。外在价值是指自然界对人有很大的价值,内在价值是指它自身的价值,即生存主体的价值,这两种价值就构成了比较完整的自然价值论。环境哲学的基础理论就是自然价值论,这就决定了对自然价值的肯定,是了解环境哲学基本理论的首要要求。

2.3环境哲学的方法论—生态学思维

什么事生态学思维呢?也可以叫做生态方法,就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观察和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现实事物,并且运用生态学观点去解决问题。

生态学思维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有人称之为有机论思维或群体思维。它是普通系统论创立人贝塔朗菲提出的。他强调,生命不能简单的只作为单个有机体来认识,而要把有机体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或系统来考察。因为生命是有机体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及信息传输的过程,生物体不能与环境分开,生命是有机体与环境统一的有机整体,生命只是在它与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才能存在、发展和表现。用这样的观点来思考生命的问题,是生物学家思想模式的变化。运用这种新的思维方式思考与生命现象有关的问题,研究各种生物学过程和关系,是在更深的层次揭示生命过程和关系,有利于认识生命现象的本质。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在生物学领域,而且对各类生态系统的认识,包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具有普遍方法论的意义,因而成为环境科学最重要的思维模式之一。

3.人类新文明—生态文明

人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了文明,它是人类在生产更高级的阶段所形成的产物。我们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过程,标志着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3.1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特征

工业文明的主要特征就是人类主宰者自然,统治自然。随着世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剥削与破坏已经达到了顶峰,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范围覆盖到全球,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所以,传统的工业发展方式已经超出了地球的承载能力,因此,新的文明时代—生态文明开创的呼声越来越高。

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生存,共发展。有人认为生态文明就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重视绿化;或是通过绿色教育,拥有绿色思想,环保意识。这对生态文明的解读是不全面的,以上所说的只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哲学和历史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它是指人类超越以前旧的思维形态,创造出的一种先进的、积极的、正面的社会文明形态。

3.2人类新的生存方式是生态文明

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通过两者的对比,生态文明的优点与先进性显而易见。

1)生产方式的转变;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这是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它形成了一种由原料到产品再到废弃物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非循环的生产,结果就是排放了大量的废弃物,并且很多原料以及废弃物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最终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地利用就是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它所形成的模式是由原料到产品再到剩余物,再由剩余物到产品的一种循环的生产。在原料加工生产出产品后,其剩余物可以再利用,作为另外一种产品的原料,这个过程会一直循环下去,知道各种资源得以全部利用。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而且造成的环境污染也相对较少。

2)生活方式的转变;工业文明的生活方式的原则是物质主义,其特征就是高消费,追求享乐主义,理所当然地认为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就是要不断地消费资源。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的原则是简单质朴,其特征是适度消费,主要是为了达到基本的生活需要,他们不再一味地进行物质消费,而更多地是偏向精神和文化上的消费,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因此,人类新的社会形态就是生态文明。

4.环境哲学为建设人类新文明服务

按照我们的一贯思维,生态文明首先应该兴起于发到国家,因为他们爆发生态危机的时间较早。但事实却不是那样,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因为他们的环保做的很好。发达国家拥有很强大的工业力量和高科学技术,他们有能力去建设环保产业,去处理废弃物,改善环境质量,所以环境问题就没那么严峻;其次,他们的工业文明的发展时间较早,比较完善,所以他们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思维模式,生产和生活方式在短时期内不会得以转变。

这样就给中国提供了机会。我国在短时期内快速发展经济,使得工业化得以迅速实现。但各种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能源不足等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是我国转变生产方式的主要因素。中共中央根据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这实际上就是推动我国走向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

五千多年前,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农业文明,使中华民族在很长的一段时期成为世界的中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闭关锁国和故步自封,中国失去了向工业文明前进的先机。但这个世纪,中华民族又在重新觉醒,凭着中华民族的勃勃生机,以及中华人民的智慧,中华民族拥有率先走向生态文明的实力。

首先,我们有动力。我们拥有“中国梦”。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因此,走向关于文明使我们整个国家和人们的热切需求。其次,我们有条件。“和而不同”是我国古代哲学的精髓,使我们的优秀传统。这就为我们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奠定了思想基础。最后,我们有实力。我国现在经济的发展已经在向循环经济迈进,相信在不就的将来,这一目标就会实现。

5.结语

环境哲学作为一种新的哲学形式,它的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都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也是生态文明思想的结晶。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的新文明,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与传统的工业文明有很大的差别,这是一种积极的、先进的新文明。环境哲学的研究,服务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新中国,是在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立足于当前社会的实际条件下,并通过人民的生产实践来完成的,人类新文明之光可以用生态文明来点燃。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参考文献:

李晓菊.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道德教育探析.东南学术,2013(4).

于恒奎,王玉兰.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提升社会生态文明水平..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马世俊.生态工程原理及应用.中国农业生态工程科学出版社,2011(3).

余谋昌.生态哲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余谋昌.生态学方法是环境科学的重要方法.中国环境科学,2010,(2).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五老”说和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