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日思想政治教育差异性及启示

2015-08-07 02:10:53李哲
亚太教育 2015年22期
关键词:差异性启示

文/李哲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已经变成一个整体,文化的融合不可避免。中国应如何提高自己的软实力以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让本国的人才不外流呢?这些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日本的道德教育与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分析,以内容、目标、方法以及模式入手,逐步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以提高“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水平。

关键词:中日思想政治教育;差异性;启示

试论中日思想政治教育差异性及启示

文/李哲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已经变成一个整体,文化的融合不可避免。中国应如何提高自己的软实力以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让本国的人才不外流呢?这些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日本的道德教育与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分析,以内容、目标、方法以及模式入手,逐步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以提高“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水平。

关键词:中日思想政治教育;差异性;启示

作者简介:李哲(1990-),女,汉族,吉林长春人。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码:A

文章编号:号:2095-9214(2015)08-0077-02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社会或组织通过一定的方法对成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影响,使其符合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通过比较找出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随着世界交往的日益频繁,多元文化的交融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恰当的方法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实践性,这不仅仅取决于本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同时还取决于吸收国外的优秀成果的程度,在充分利用国际化环境优化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条件下,找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模式的教育方式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日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

(一)内容差异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注重国家利益。其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而日本的道德教育内容包括:民主主义教育、国体教育、集团主义教育和创业精神教育和生存能力教育。

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利化色彩浓厚,多以政治教育为主,并以党在各个时期制定的路线方针为宣传内容对广大人民进行思想教育,在民主、法制和纪律的教育中,我国提倡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统一以达到和谐社会的目的。与之相反,日本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把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作为国家生命延续的根本。日本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把立德做人作为首要的人生任务,所以日本的道德教育注重培养个性和教育的均等,尊重个人的价值和尊严。这种强烈的国家民族意识是以“忠诚”为核心,这铸造了日本人根深蒂固的心理归向,从而维系了天皇的统治并促进了日本的发展。

(二)模式、方法差异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要是通过开展政治课和历史课进行教育,主要是以书本的内容为主。而日本是把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和经过实践检验的道德品质和规范以德目的方式统一起来,编成课本,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融会贯通,它力图使学生获得对社会生活的正确理解,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现实生活的道德态度、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力和道德实践能力。

第一,在教学内容上,中国强调“以国家为本”,即“国家第一”,追求的是群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侧重于对公民责任义务意识的培养。日本强调个人的尊严和自由,以为上升为民族意识提供基础。第二,在教学方法上,我国注重正面灌输,多以书本的形式把国家的方针政策灌输给人们,日本把灌输和亲身实践结合起来,更注重培养人的行动能力。第三,在教学环节上,我国多采用道德熏陶,用长期的理论灌输武装人们的头脑,以达到教育的目的,而日本比较注重日常生活实践的训练,重视个体参与技能的培养,它们一般将这种训练放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之中加以实施。

(三)学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

中国在小学开始开设政治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国体、政体等基本常识,在初中、高中和大学开设政治课,这是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政治教育为主,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思想为辅,全面教育学生对政治教育的认识,以灌输的模式教育为主。日本从小学到高中开设不同的德育课程,并根据不同时期人们的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中国强化了班主任与辅导员的工作,在学校要负责学生的思想品质和学业成绩,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并定期开展家庭访问和家长会。

在日本的日常道德教育中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教育,第一,开设“特别活动”,主要以课外学习室活动、学生会活动、俱乐部活动展开,通过各类实践活动把德育目的、内容加以具体化的有效途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是其达到育人目的的成功典范。第二,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观念,从而形成劳动意识,并通过亲身体验劳动养成积极参加劳动的好习惯,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善于与他人分享劳动带来的快乐。第三,加强学生指导,在学校及其其他社会具体生活中,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指导,启发学生自己思考问题,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日常生活、卫生保健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树立了正确的行为习惯和做人准则,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中日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原因

(一)地理环境原因

由于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岛国环境背后的岛国根性,让日本人拥有一种天生的自我认同感,他们以“我们”自居,认为世界除了“我们”就是“他们”,现代岛国部落的心态存在至今,即使日本各个国家引进了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宗教意识,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日本人这种心态,岛国根性导致了日本人强烈的危机意识,因而日本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注重“忠诚”意识,以培养日本人对祖国的忠诚。防止日本人才的流失。中国地大物博,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道路是曲折的,马克思主义让中国看到了希望,社会主义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因此我国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注重国家为本的方针。

(二)历史经济原因

我国自古以农业为主,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成宗族意识的价值观念,在思想上以守成为主,与外族进行友好的往来,几乎不会进行侵略或掠夺,为了维持政治社会的稳定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多的以顺从、和谐为主流的思想意识,让受教育者独立的区分善恶。因此,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在差异性中提升并保持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文化融合背景下提高传统文化的比重以增强民族认同感。日本把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作为国家生命延续的根本,日本著名伦理学家丸山敏雄认为,国家的延续在于保持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如果改变了那些不应改变的东西,就意味着自己的灭亡,日本民族连绵不断,原因在于它保持了不应改变的东西,同时又善于学习采用他国的优秀制度文化,它把天皇制度作为最高的伦理大纲,通过两千年历史崇高而广泛的过大的风俗习惯形成节日,以延续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近年来中国兴起了国学热,这种以国学教授的传统,并没有深入人心。因此我们国家应提高传统文化的比重,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以增强民族认同感,这对增强民族自信心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二)社会结构转型背景下改变传统一刀切教育以形成全民思想统一。在学习他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过程中,我们清楚的意识到日本在各个历史时期对不同的阶层实行不同的道德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比如:“日本现行的小学《道德》教科书根据儿童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把道德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亲身体验日本传统文化,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培养了学生对道德知识的学习,加强了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既让学生可以心理接受,又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同时提供适当的道德要求。中国在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实行“一刀切”式教育,全民无论大小同等对待,在小学学习国体、政体,在农村进行国学教育,导致的结果就是儿童不理解、农民听不进去,可见不会收到实际的效果,因此,我国必须调整教育模式,根据不同人群的受教育程度、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分层次教育,才能达到全民思想的统一。

(三)网络时代背景下抵制不良的文化冲击以坚持中国特色的思政治教育。在网络时代各种思想泛滥的情况下,各个国家进行网络大战以对他国进行文化思想渗透,大肆宣传他国的优势,让民众产生对本国的不自信,面对这样的压力,我们国家应积极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不良因素的影响,在学校,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运用互联网获取资源的便捷性,提升自己的道德知识水平,做一个有道德的新青年,但是面对外国思想文化的冲击,要敢于迎接挑战,拒绝消极抵制的情绪,我们应辩证的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当然,最根本的还是提高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才能抵御各种风险。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张耀灿.陈立思.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

曹能秀.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猜你喜欢
差异性启示
从语言发展的角度看中日敬语的差异性
意拳与形意拳的差异性研究
武术研究(2016年11期)2016-12-16 13:36:09
因材施教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6期)2016-12-12 13:09:13
影响口语测试评分的因素分析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资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0:17:46
英汉谚语差异性的研究与探索
NHL联盟制度安排对我国职业体育改革的启示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57:28
西方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有效实施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36:03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2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