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牟惠兰
浅议中学数学备课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及解决对策
文/牟惠兰
摘要:教师注重了备课的全面性,过分依赖备课中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环节的落实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一般都用在了盲目备课上,备课内容不合实际,不利学生的发展和需要。
关键词:中学数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码:A
文章编号:号:2095-9214(2015)08-0069-01
新课程下的备课要求教师必须留给自己学习的时间和机会,离开了学习,教学工作将止步不前,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数学备课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备课中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
1、注重教学内容的计划性,教学过程过于单一,教学内容的处理容易失马。
2、容易忽视课标、大纲的应用,在教材的宏观把握上欠缺。
3、忽视作业的批改和纠正。
4、过分强调试题的教学功能,步入题海战术的极端。
二、几点思考与建议:
1.正确处理好备课与辅导的关系。首先要备好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一步。其次是课后辅导,它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对中等生和后进生,提高很快。但与课前备课相比无疑是芝麻与西瓜,况且每一次低质量的备课带来的必然是大量的课后辅导,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师生的感觉除了疲惫还会有什么?所以作为教师应处理好备课与辅导的关系,给自己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确保提高备课质量,从而进行有效的课后辅导。
2、要学习教育理论,注意摸索教学规律,学会教育科研。教学有它固定的客观规律,按规律教学就有成效,违反规律,不仅得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还可能阻碍学生智能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使自己的备课内容符合客观规律,而要使自己的教学符合客观规律,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习教育理论,同时要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在我们的工作中,有不少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失败的教训,如果我们把这些经验教训加以总结,从实践中得出规律性的东西,再回过来指导实践,那么对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会起很大作用的。
3、以学习提升自身品味,善于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学会在学习中内化,让能力与水平同步提高。教师要学会听课、评课,学会借鉴与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和教学行为,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观摩教学。这些都是备课的环节,但要注意的是,教师的备课学习要注意策略与方法,在学习中不能照搬照抄,积极把学习和看到的新知识转化成自己的备课内容,不断提高备课和教学能力。因为随着新课程的发展,教师必须具备课堂中的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必须要经历由数学情景引导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只有这样所备的课才不会脱离学生实际和脱离新课程。
4、重视集体备课,学会与同伴合作并注意教学反思,在借鉴与分享中进步。集体备课是很好的交流学习方式,通过集体备课,互利互惠,相得益彰,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尤其是成长了年轻教师。作为教师和同行,学科教师同伴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教学和备课中要与教师同伴就教学设计、教材理解、教学方法的选取、教学目标的制定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在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上,积极借鉴有经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备课策略,在分享他们的教学经验中不断进步。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最为有效的策略,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每节课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后反思:备课过程与教材内容的关系、教学设计与学生活动的安排、教学问题与教学时间的有效性,教学环节与新课标目标的统一等,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写反思笔记,进行课后回顾,为后一次备课、上课、教学改进、教学提高和课后辅导提供经验与方法。
5、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重视资源运用。教师最需要的是教学资源,是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在备课和教学中要运用各种有利于教学的课程资源,如同科教师、课件的开发、教学参考书、每一次的培训学习、中华资源库等,同时还要不断完善教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资源,如成功的教学设计、公开示范课、课后辅导、作业批改,失败的教学案例、环节、过程等,如还有个人学习经验、策略、教学积极性、教学方法等资源的运用和开发,努力提高教学和备课质量。另外还要合理使用教具、投影仪、计算机或多媒体辅助等教学资源。
6、优化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备课,注重教学的容量和过程。备课中要注意尽量留给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时间,如给学生讨论、思考、小结、提高的活动时间;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备课中要重点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还要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进行备课。
7、作业与测评的备课环节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步。要根据新课程目标,精选习题,保证作业质量还要重视分层需要。如基础性的习题让学生共同完成,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适量选作课外延伸题。要及时批改作业,并强调学生及时纠正。对配合教材的课外辅导书,备课组必须认真筛选,对学生分层练习,重视作业质量,适量进行面批,并及时纠正错误。测评教学尽量一单元安排一次,命题要注意知识点的覆盖、注重双基、突出重点、联系实际、接轨高考。把从测评结果中体现的各教学环节出现问题作一记录,这样有利于今后教学的备课工作。
总之,通过以上的几个方面,在数学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数学教学内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因人施教是备课唯一的出发点,因此,在备课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吸取合理的数学思想和有效的教学质量,建立一套合乎教学实际和教师本人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及常见的解决对策。
(作者单位:西和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