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功清
海丝建设促教育合作走向“双向互通”
□ 文/王功清
“‘一带一路’建设,经贸无疑是重头戏,但文化应该是先遣队,而教育是文化最重要的区块。”中国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陈丙先博士如是说。在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教育交流合作是重要途径。在新常态下,“你来我往”的教育交流如何配合海丝建设,对中国与东盟来说,是一个全新并且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
“我从小就受到父辈们的影响,对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历史非常感兴趣,高中毕业后,我毅然离开家乡,来到中国留学,我喜欢中国的四大名著,也喜欢古筝!”在中国广西师范大学读完本科的越南留学生陈碧芳说,她在2011年9月获得孔子学院奖学金后继续留校就读汉语教育硕士。
“给我一根针,一根艾条,就能把病治好。”说这番话的人,是中国广西中医药大学的越南留学生阮文甲。2004年他放弃了已学半年的贸易专业,转而踏上来华学医之路。2014年10月,他拿到针灸推拿硕士学位后回到越南工作,但他还计划等到中国广西中医药大学有博士点时,再继续回到中国广西攻读博士学位。阮文甲的弟弟阮氏秋草也于2013年在越南一所医科大学读完本科后,来到中国广西中医药大学继续学习中医。近年来,越来越多像阮氏兄弟一样的东盟国家学生选择来华留学。据统计,目前东盟国家来中国的留学人员已超过6万人。
为吸引更多的东盟留学生,中国政府在不断地提供各种优质的平台,如建立“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为东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人才,促进中国—东盟人文领域交流与合作,不断充实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内涵;2008年起,每年都如火如荼地举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活动的开展,为双方教育交流合作搭建良好平台;先后邀请了近千名东盟学生来华参加“中国—东盟青少年夏令营”和“汉语桥—东盟学生夏令营”,青少年之间的交流为推动双方友好合作持续发展提供了新鲜活力和长远保障。同时也在不断地推出各类利好政策与计划,比如奖学金政策、学分认可政策等;启动和实施“双十万学生流动计划”,推动双方的人文交流,促进双方的教育交流合作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督促中国高校开设了所有东盟成员国语言专业;展开与对方院校之间的合作,加强交流……
伴随着中国首所海外大学——中国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逐步建成,海丝路上建分校逐渐成为海丝建设教育合作的亮点。中国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曾言海丝建设过程中中国高校海外分校建设的重要性:“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样一个连接世界的大通道中,马来西亚是重要节点,分校可以把各国年轻人连在一起,为实现这一愿景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成功建设,将为中国教育以及中国文化走向海外,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教育合作提供新的范本。
在知识与经济结合愈加紧密的时代,教育已经成为各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由此可见,在推进海丝建设的过程中,应不遗余力地促进沿线国家之间的教育交流,尤其是高等教育。沿线各国也应进一步鼓励和扩大高等教育界各种形式的人员交往,通过更高频率和层级的教育资源共享、科学技术合作、人员沟通交流,为这条国际纽带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以此促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间的民心相通。
为创新合作模式,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天津大学和“卓越联盟”共同倡导建立“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联盟最终将建立中国—东盟工科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机制,搭建工程教育信息共享和国际学术交流两个平台,辐射整个高等教育交流网络,达到思想交融、经验交换、信息服务和成果共享的目的。同时中国天津大学还将邀请东盟各国学生来华参加“我的蓝色海洋梦”主题夏令营,举办中国—东盟海洋科学技术展,分享与推广中国在海洋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前沿技术,如中国天津大学水下滑翔机“海燕”等。
除中国天津大学外,中国广西目前正积极争取在广西成立中国—东盟联合大学。据中国广西教育厅厅长秦斌表示,积极筹备的中国—东盟联合大学,是为了适应东盟国家需求、促进东盟合作发展而建设的,培养对象以各国紧缺的各行业建设专业技术人才,促进区域一体化建设和管理所需的各类管理人才为主,培养形式分为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两类。办学过程中将充分尊重东盟国家建议,按照国际通行的大学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根据各国发展需要,动态设置专业,重点招收东盟国家的学生,同时逐步招收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学生。
此外,中国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还将成立中国—东盟海洋学院,这也是促进海丝建设及沿线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教育合作至关重要。由教育合作衍生出来的效益增长点也不容小觑,如学校建设增添就业机会——师资力量与团队的建设;双方交流密切引发语言学习的热潮;教育建设中各类服务贸易从中获利发展……可以说,海丝沿线国家间的教育交流合作,不仅能促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实施,而且其衍生价值也将为海丝建设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