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丽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舞蹈实训教学中节奏意识的培养
王 丽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舞蹈实训教学往往是在音乐节奏的辅助下完成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训练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要想在舞蹈实训教学中培养节奏意识,就需要与肢体语言默契配合。
舞蹈;实训教学;节奏意识
在舞蹈实训教学过程中,节奏意识的培养是所有舞蹈教育工作者要重点关注的课题。节奏是舞蹈的框架,是支撑舞蹈的重要部件,如果缺少了节奏,舞蹈就会失去色彩的平衡,就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舞蹈,就成了“哑剧”。因此,在舞蹈实训教学中,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舞蹈,都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节奏意识。
在音乐中有七大要素之美,而首要之美实属节奏。如果把艺术比喻成“人”的话,节奏是骨骼,音乐是灵魂,两者合二为一推动着艺术的内在运转。
舞蹈是一种艺术,舞蹈与音乐犹如人和影子,密不可分。这两者在教学中的综合运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而且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节奏一般借助旋律、音色来表现人类的内在情感,好的音乐节奏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一定的熏陶,使学生在认识节奏中从感性理解趋向于更为深刻的理性想象,从而与表演相结合进行一定的创作。
教师要在学生学习舞蹈的过程中适当地插入音乐节奏,对学生进行有阶段性的节奏训练,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觉上的节奏感,加强与节奏的协作能力,同时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热情,对学生舞蹈的学习、音乐艺术修养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舞蹈是具有感染力、生命力的一种肢体艺术,有深意的舞蹈一般都需要有美好的音乐相配合,只有二者天衣无缝地配合,才会引起观众的共鸣。例如:《白毛女》中有五个选段,在不同节奏的音乐下主人公表现出不同的情绪,从天真、期盼、欢快到悲恸。
舞蹈实训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师不仅要要求学生掌握舞蹈艺术最基本的要领,而且还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们的表演能力和对情感的感悟能力。因此,对音乐节奏的强调也是对学生进行多元化、高层次的审美意识的培养。
舞蹈教育者的目标除了要培养合格的舞蹈艺术人才外,还要培育出为社会服务并创造美的艺术的人才,这样才能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真正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让学生注重把握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做到因材施教、博釆众长,这样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引导学生在舞蹈表演中借助节奏感让艺术升华。音乐作为一种独立的新型艺术形式,往往要借助于舞蹈,二者相互融合才能使内容更加完美充实。例如,《睡美人》、《林黛玉》等传统经典芭蕾舞剧正是因为剧中的旋律非常优美恬静,其艺术的内在魅力才经得起时间的沉淀。试想,如果世界上的任何舞蹈都没有音乐的节奏作为衬托,只借助肢体的表达,那么它们只能是毫无生机的、缺乏美感的。
在舞蹈实训教学中,对学生音乐美感的培养是把握节奏的基础。教师要从每一节课的基础做起,培养学生用舞蹈动作去领悟音乐节奏的能力。舞蹈教学者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在对学生的动作进行训练时,还要对音乐进行选择,最好是挑选那些可与舞蹈相配合、能够抒发相应思想感情的音乐。利用乐曲在课堂上顺其自然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促进音乐旋律与舞蹈表演魅力的交融。
(二)节奏与舞蹈的最佳配合方式。舞蹈老师们在设计的动作下大声地数着拍子,可是却忽略了“拍子”只有单一的响声,听起来很单调、没有生命力、很僵化,而学生在“拍子”的引导下表现出来的舞蹈肢体形象成为一个“傀儡”,失去了舞蹈的特性,限制了舞蹈的表现范围。
例如,在基本功的训练中,有些组合动作像擦地、小蹲、弹腿、垮腰等,由于动作相对简单、训练时间长,易使练习者深感乏味。因此,老师在选取音乐时可以选一些轻盈愉快、节奏活泼的乐段,使课堂气氛欢快,让学生心情愉快,轻松地完成课业。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完成基础动作的学习,也会使他们的肢体语言更加完美准确。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音乐的伴奏下比不在音乐的伴奏下更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节奏不仅是音乐的基础,更是音乐的灵魂。多年的舞蹈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节奏教学不仅是舞蹈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在艺术表达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综上所述,在舞蹈的实训教学中,教师应当借助外界因素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愉悦的音乐氛围中学习,积极探索更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通过情感、意境等大量形象生动的方式进行启迪,从而更好地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为舞蹈教学的创新打下基础,促进舞蹈教育的蓬勃发展,使学生在真善美的熏陶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J71
A
1007-0125(2015)07-02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