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露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68)
创意如何学
朱晓露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68)
创意的学习不是一些表层技巧的学习,而是更深层次地从对生命的思考开始。勇于面对自己,就已经踏上了创意学习的道路。
创意;设计;创意思维
创意是什么?从字面上看,“创”是“创造”,“意”是意念,也就是为了某种意念的创造。从基本生存角度看,创意源于生活的直接需求。从更深层次看,创意是人们了解宇宙、了解生命、了解人类的具体结晶。
创意大师赖声川认为:“创意绝不仅仅是技巧上的进步,如果不是在精神上、心灵上,在自我改造与转换上下功夫,创意永远不会有太大的价值。同样,利他的精神会让创意变得更美好、隽永。”的确,真正的创意在于自我的转化。
创意的学习应当注重智能与方法并重。赖先生指出:学习“创意”不能只在“创意”的领域中学习,而是要分为“生活”和“艺术”两种领域。智慧的训练是在“生活”的领域,方法的训练则在“艺术”中。智慧管“创”——“创意构想”,方法管“作”——“构想执行”。
“创”的智慧与个人的经验、习性、动机是休戚相关的。创作动机直接影响作品最后的呈现。赖先生把经验、习性、动机称为“创意三毒”,在经过调整转化后,才能称为协助创意的“三智慧”。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检查动机以及改变“如何看”的习惯,最终获得创意。
一项创意工程,实际上只有10%是属于“创”,而90%都属于“作”。“创”虽不易,但“作”才是经常让创意工作者烦恼的。其实,“作”的方法往往也隐藏着“创”的智慧。
(一)多观察和积累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这样一句话:“所谓大师,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发现出美来。”普通人往往对生活中平凡的事物视而不见,但艺术家、设计师必须具备一个设计的头脑,要用一双艺术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和生活,在平淡、细小的变化中发现事物的特别之处。只有会“看”才能有灵感的突现,才能有创意的迸发,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意识和观察能力。在平日的观察、调查、积累中,我们还要做到笔不离手,笔记、草图和速写也是创意的桥梁。
(二)多感觉和体验
“感觉”是连接人和世界的第一条纽带,是人们对客观存在事物认知的第一反应。它的作用在于收集信息并提供给大脑去进行下一步的加工。人们通过感觉认识了世界,接下来才进入大脑的思维和创意的过程。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如社会阅历与知识水平的不同,每个人眼前所呈现的世界与其他人观察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感受也会不一样。我们要调动我们的五官,多去感受和体验不同的事物,不断地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新信息,并把它们加工整合,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这样好的创意才能出来。
(三)多表现和思考
在设计中,我们可以用一些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不同质感的材料来表达和传达信息。比如,白鸽和橄榄枝代表和平,红丝带代表关爱艾滋病患者。看似简单的线条和图形也能表达出特殊的情感。通过对素材的积累和积极的思考,让自己的思维发散,灵感或许就会在这个意识活动中迸发,创意如泉水般涌现。
(四)多想象和创意
想象的力量是无限的,是创造的开始。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设计师或者艺术家不仅要有一双敏锐的双眼,还要有一双想象的翅膀。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创意的空间里自由地飞翔,毫无拘束地表达创意者的个性情感和创意表现性,使设计在想象中变得斑斓多彩。
(五)多尝试和挑战
在形态创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多尝试、多表现、多思考、多挑战……去发现更多的创意。在这其中,新材料、新工具、新方式的应用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1]赖声川.赖声川的创意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2]黄作林.设计素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3]胡敏中.论创意思维[J].江汉论坛,2008(03).
[4]袁淑娜.设计素描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J],华章,2011(18).
U212.33
A
1007-0125(2015)07-0181-01
朱晓露(1992-),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专业: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