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丹
(德州学院 音乐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浅析汉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与审美特征
孙晓丹
(德州学院 音乐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多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艺术传统。他们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共同创造和丰富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宝库。其中包括为我国各族人民所热爱的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本文重点分析的就是汉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与审美特征。
汉族;民间舞蹈;风格特点;审美特征
汉族民间舞蹈不仅种类丰富,而且源远流长。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在和自然作斗争时,就创造了一些简单的舞蹈(见古陶盆上的舞蹈图形)。到殷、周时代,我国已有相当发达的舞蹈文化。如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记述我国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土陶盆上已绘有舞蹈的图形。《楚辞》也对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巫舞做了生动的描绘,如《招魂》里说女子穿着漂亮的衣裳,在钟、鼓声中,长袖翩翩,婆娑起舞,《论语》谈到当时民间盛行的面具舞蹈“傩”。汉赋对汉代的《龙舞》、《鱼舞》等民间舞蹈也作了生动的描写,可以看出千年以前的民间舞蹈已有很高的成就。但是,由于历代统治者对民间艺术的歧视,民间舞在正史上很少有记载。宋、元以后,民间舞蹈虽有的被吸收到汉族戏曲艺术中去,但它仍作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
“载歌载舞,歌舞结合”也是汉族民间舞蹈艺术的一大特色。不但有广泛流传的各种《采茶灯》、《花灯》歌舞,就连《竹马灯》、《采蓬船》、《推小车》、《打花鼓》、《打莲湘》也会采用边歌边舞的表演形式,像《秧歌》、《高跷》、《花鼓灯》等表现形式比较丰富的民间舞蹈,也都有歌舞的表演。这是因为歌舞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它有很强的感染力,便于群众理解和掌握,可以达到“歌以咏言,舞以尽意”的艺术效果。
《狮舞》、《高晓》、《盾牌舞》、《花鼓灯》等汉族民间舞蹈有杂技、武术性的动作表演,它们和舞蹈表演紧密结合在一起,这种巧妙的结合,也是汉族民间舞蹈的显著特点。舞蹈和杂技、武术相互吸收融合在我国由来已久,如我国古代两个著名的表现战功的舞蹈——周代的《大武》、唐代的《秦王破阵乐》,就是吸收融合武功技艺的舞蹈。现在的《剑舞》则是由古代的剑术发展而来的舞蹈形式。汉代“百戏”中的表演,就包括舞蹈、杂技、幻术等形式。至今,我国民间节日表演的“花会”,除民间舞蹈之外,还包括“舞飞叉”、“舞中幡”、“五虎棍”等形式。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舞蹈和杂技都很难分开,如汉代著名的《七盘舞》和现在的《狮子舞》、《二人摔》、《踩高跷》、《火流星》等舞蹈,都具有杂技的特点。许多筋斗武技是我国民间舞蹈、杂技、武术和戏曲共有的,这些都说明汉族民间舞蹈和杂技、武术以及后来形成的戏曲有着密切的关系。“戏不离技,技不离戏”、“艺中有技,技中有艺”,这几句话生动地描绘了汉族民间舞蹈的传统特点,它和我国人民的欣赏习惯是相符合的。
在舞蹈表演中运用虚拟、象征的表现手法,也是汉族民间舞蹈的传统特色之一。跑一个圆场可以象征百里,一条木桨可以表现惊涛骇浪。
舞蹈动作讲究手、眼、身、法、步的密切配合,这也是汉族民间舞蹈的独特风格。
汉族人民的民间歌舞活动较多,但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春节至灯节(元宵节)前后,这正是秋收后的农闲季节,人民以歌舞庆祝丰收。灯节举行歌舞活动,在汉族已有悠久的历史,隋、唐之际,就有几千人在灯夕歌舞的记载。千百年来,人民始终保持着这一传统风俗,因此,它对保存和发展汉族的民间舞蹈曾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曾经,民间舞蹈被统治者称为“俗乐”、“散乐”,古代宫廷的散乐、百戏可以说全部来自民间,史籍上有不少统治者“征天下散乐”的记载,这些说明了民间舞蹈是我国舞蹈艺术发展的基础。可是,在旧社会,民间舞蹈饱受统治者的歧视,加上人民生活的贫困、自然的灾害、战争的变乱和民间艺人地位的低下,民间舞蹈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有的甚至失传。
许多具有我国民族特色和反映人民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民间舞蹈,不仅受到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而且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也赢得各国人民的赞誉。如,早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在国际比赛中,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就多次得奖。其中有汉族民间舞蹈《秧歌》、《腰鼓》、《红绸舞》、《狮舞》、《龙灯》、《花鼓舞》、《花鼓灯》、《剑舞》、《荷花舞》、《采茶捕蝶》、《跑驴》、《春到茶山》等等。为世界舞蹈艺术的宝库,增添了宝贵财富。
[1]齐津.汉族民间舞蹈的艺术与文化特征[J].戏剧之家,2012(02).
[2]袁玛琍.汉族民间舞蹈[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4).
[3]纪兰慰,邱久荣.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J722.2
A
1007-0125(2015)07-0161-01
孙晓丹(1991-),女,民族:汉族,籍贯:山东省淄博市,学历:硕士,助教职称,主要研究方向:舞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