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松,杨田田,刘普宇,代茂如
(西南石油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跨文化视角下浅析好莱坞电影与中国文化
陈友松,杨田田,刘普宇,代茂如
(西南石油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好莱坞电影中包含各种中国元素,这些中国元素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际对中国人的印象。本文从跨文化视角分析了中国元素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应用,分析了中国形象在国际上的不断改变,以及这种改变所隐含的信息和实质。
跨文化视角;好莱坞;中国元素;中国形象;中国文化
美国好莱坞电影一直是世界电影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影片都出自好莱坞。本文从跨文化视角浅析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以及造成中国形象转变的原因。
长久以来,华人的形象在欧美人印象中都是极其负面的,比如小偷、恶棍,他们满脸横肉,目光呆滞,言语粗俗,在电影中扮演着可笑的角色。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末,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中国人的形象在好莱坞电影中的转变是巨大的。从早期去好莱坞发展的中国人和之后去好莱坞发展的中国人,他们对中国形象的改善是功不可没的。
(一)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面孔。好莱坞对中国电影人才的吸纳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之前也有一些中国人和中国景观出现在好莱坞电影中,但是大规模的进军还是从20世纪末开始的。以成龙、李连杰、周润发、杨紫琼等为代表的华人影星在好莱坞打开了一片天地,他们拍摄的《上海正午》系列(成龙)、《尖峰时刻》系列(成龙)的成功奠定了其主角的地位。可以说,没有中国人或者中国元素的好莱坞电影是不完整的。
(二)中国丰富的文化与景观资源。近些年来,美国电影,特别是一些花巨资打造的大片,很多都会前往中国取景,比如《变形金刚4》就在重庆武隆取景,他们这样做一来是可以节约制作成本,二来是可以以异域风情吸引更多的观众,还有就是可以更加贴近中国消费者的情感。此外,还有《不可能的任务3》取景于上海、《面纱》取景于桂林、《木乃伊3》取景于西北,甚至连破影史多项纪录的大片《阿凡达》,其潘多拉星球上的景物设定灵感都是源自中国的黄山。
世界上80%以上的电影院放映的电影都来自美国好莱坞,可以说好莱坞电影占据了世界电影的半壁江山。亚洲的日韩市场,美国好莱坞之前已经在这些地区出现了饱和状态,而人口众多的中国却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巨大市场。因此美国好莱坞从来没有放弃过中国这块肥肉。
好莱坞电影在全球的扩张中用了四种策略,“首先,利用美国的政治力量扩大美国电影的生存空间;其次,通过对电影制片业、发行业和放映业的投资和经营在中国建立电影市场;第三,通过对华人导演、演员和其他艺术创作人员的吸收以及东方题材和东方文化的融合来拍摄适应中国和东方观众观赏情趣和文化认同的影片;第四,通过种种其他媒介形式培养中国观众广泛的好莱坞趣味,培育潜在的美国电影市场。”在中国的电影市场,好莱坞也用了同样的办法进行营销。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个概念,即文化软实力。软实力是由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文化确实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力量。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都不会忘记提升本国的文化软实力。
文化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它可能是开放的、平等的,也有可能是强制性的,比如文化殖民等,有些甚至是有预谋、别有用心。进入现代以来,传统的殖民模式似乎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并不是说殖民就已经消失。它以另一种方式活跃在各个领域中,特别是文化领域。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文化实力,主导着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话语权,左右着世界的发展走向,而那些文化产业相对落后的国家只能被领导,处在被文化殖民的边缘。
[1]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尹鸿,萧志伟.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J].当代电影,2001,(4)∶36-49.
[3]姚斌.电影《大地》与中国形象[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0(4)∶78-81.
[4]李建群,姚明今.中国语境中的后殖民文化理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4)∶6-11.
[5]周文萍.当今美国电影里的中国资源与中国形象[D].广州:暨南大学,2009.
J905
A
1007-0125(2015)07-0153-01
陈友松(1990-),男,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受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植物隐喻的认知研究——以《唐诗三百首》为例”(CXJJ201505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