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煜
(河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无人区》:动物意象与人物形象
李璐煜
(河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对《无人区》,导演宁浩异常低调,“国内首部西部公路片”被六次撤档,却也为电影做足了宣传。“人性”与“动物性”在偏远的西北边陲小镇互相交错,碰撞出强烈的矛盾冲突。本文从片中出现及提到的动物意象入手,结合分析人物角色形象,探析社会约束与自然环境对人性的影响。
动物意象;人物形象;人性
《无人区》是宁浩导演经历中的一段插叙。从2006年《疯狂的石头》、2009年《疯狂的赛车》到2011年《黄金大劫案》,人们对宁浩的认识似乎与喜剧等同。当沉寂了四年的《无人区》于2013年上映,徐峥、黄渤、宁浩三位联合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时,不少人抱着去看喜剧片的心态支持了票房。“国内首部西部公路片”这个定位,让被修改的“非原版”的公映电影变得意义大于质量。
拍摄地选择在新疆的哈密、吐鲁番、克拉玛依等地的戈壁沙漠等无人地带,通体黄色调的荒凉大漠在视觉上给人以极度冷静的感觉,静得让人不寒而栗。方言的加入,演员黄渤、徐峥本身的喜剧效果给整体的暗色调起到了些许的调味作用,但随着剧情的深入,黑色幽默带给人的是更大程度上的笑不出。“人性”这个主题历来是具有讨论价值的。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没有一个是“一好到底”的正面形象。一个为了利益帮贩隼人打官司急于上头条出名的律师,一个为了结果不顾一切的冷静又残酷的贩隼人,一个给五十保密、给一百就泄密的老板娘,一个以“我老实跟你说”开场的满嘴谎言的舞女,以及边边角角的小角色都让人能感到一股暗势力的邪气。
无人区的“无”与“有”,在设置上是相对应的,无“人”而有“物”,少“人”而多“物”。
影片开头的旁白突出了“无人”的大环境,“这是一个关于动物的故事”。片中提到及出现的动物有猴子、老虎、隼、马、蜥蜴、狗,用多种动物形象来弱化在无人区中“人”的形象。“《无人区》赤裸裸地揭露了人就是动物,正如宁浩所说,‘你绝望地发现你只是个动物,并且你无力战胜比你更强的动物’”。①片中贯穿始终的一个命题讨论就是,“人与动物在本能欲望层面的相似性,以及在本质层面的差异性。”②无人区中无“人”,那有的是什么呢?
(一)隼和马。二者都是自由的象征,不同的是,隼属于自然属于野外,更具有生命不可被束缚的顽强力量,贩隼的人费尽力气去捉捕它、抢夺它,最终它还是重归于天空,并不被人所有。何为隼呢?“中小型猛禽,翅膀尖长,尾长而灵活,飞行灵活而迅速,具锐利的嘴和趾爪,所不同的是嘴勾多一个适合撕裂猎物的齿突,脸上经常有深色斑纹。”③有一个词叫“隼质”,意思是“凶残的本性”。片中的贩隼人老大就是这样一个具有“隼质”的狠角色:冷峻残酷、运筹帷幄,然而他并不是隼,他被贩隼的交易束缚,因为利益而狭隘。他看中的是一个又一个结果,利益的最大化追求让他丧失了“人”的本质。
马是西部片的常备元素,人马相配去解救别人,这样的画面一出现就有了一种极为具象的英雄主义色彩,片中与这一点相符合的是律师去二道梁子救舞女的情节。而影片前段在监狱里,律师与贩隼人老大的对话很明确地提到“我不喜欢动物,特别是马”,那为何又会出现律师后来策马救人的情节呢?律师的性格形象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律师之前一直在压制自己内心深处的激情,此时的律师和马的形象是融为一体的,从对利益、对名望追求的窄面到策马扬长而去的“英雄情怀”,因此也更为鲜活真实。虽然有些生涩甚至喜剧效果,但还是会给人一种《被解放的姜戈》中姜戈骑马回糖果庄园的一幕里热血的感官感受。
(二)狗和蜥蜴。在荒芜的五百公里无人区,狗和蜥蜴是两类较为弱小的存在,它们结伴出现。在“夜巴黎”,闻到血腥味而去舔食的狗,关在置于桌柜上铁笼里的蜥蜴,它们依赖于人而活着,自保是它们活下去的唯一方式。于是,动物和它们的主人就产生了高度的相似性。油站老板“嗜血”的对象是过往车辆旅人,所谓的捆绑销售“加油三百,看表演一千二”、“你不看节目就不给加油,你不看节目,那我不真成买黑油的啦,等你看的玩的高兴了,出去就把嘴巴夹住了”,他的话语无不透露着在荒漠中以这种方式生存下去的无奈与不可选择。
老板娘也像蜥蜴一样随环境而不断变化,五十保密,一百就泄密,这里是他们的世界,由他们制定规则,恃强凌弱,这大概是动物的天性。于是,当贩隼人这样一个更强大的力量出现时,“夜巴黎”的规则瞬间成为虚无。当他们把目光又投向他人利益领域时,对金钱的贪婪,让他们全部赔了性命。
(三)猴子和老虎。这两个形象从未出现,却在片中多次被提及,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线。影片一开始讲述了两只猴子的故事:“猴子想吃树上的桃子,却要避免被老虎攻击,所以两只猴子决定合作,一只上树摘桃,一只地下放哨,树上的保证要给树下的一半的桃子,树下的保证不擅离职守为树上的放好风。于是,两只猴子变成了猴群,最后猴群变成了人群。”这段旁白所讲述的就是整部剧想表达的内容。
片中最能体现合作帮助实质的就是律师和舞女。情景一:当贩隼人老大要杀舞女时,律师求他放过舞女,而后律师被打昏,舞女拿出自己所有的钱求他不杀律师。情景二:律师再次激怒贩隼人要他把钱还给舞女,舞女趁贩隼人不注意偷偷将打火机塞进排气管,才为之后火机爆炸为律师被警察救出提供了可能性。情景三:贩隼集团在活埋舞女,律师在打电话求助中突然爆发,用离间计使贩隼集团互相残杀,趁机救出舞女。情景四:贩隼人老大再次拿刀指向舞女时,律师用把笼子里的鹰隼放飞及烧钱的举动吸引他。情景五:贩隼人开车要撞死舞女,律师点燃油桶与贩隼人同归于尽。情景一和二为律师和舞女的互助,三、四、五均为律师单方面救舞女,由此完成了律师从小人物到“英雄”的转变。
为什么律师和舞女会合作对抗“老虎”呢?贩隼人老大也多次提出和律师当朋友,都被律师拒绝了,律师和他划清了界限,表示和他不是一种人。在整个人物设置上,贩隼人集团、“夜巴黎”的一众人是无人区常住群体,舞女尽管一直撒谎,但她和律师是为数稀少的无人区的外来者。那他们就来自人群多的地方,人集结成群体就有某种约束在运行,就有社交的必要,不能一意孤行地妄自行动。而旷凉广阔、人烟稀少之地,人往往会有脱离了群体的社会性的特征,从而产生“天高皇帝远”的动物性状态。“潘肖是个符号化的人物,他象征着现代文明以及人的社会属性,他与光头杀手、夜巴黎老板一家、盗猎团伙头目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冲突,这既是两种文化形式的冲突,更象征着人的社会性和动物性的交锋”④“某种意义而言,‘人化’的过程即是被‘文化’的过程。文化塑造了文明,但同时也付诸于相应的秩序结构,付诸于某种可见与不可见的规则边界。”⑤面对恶劣的荒漠环境,人的第一个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生存下去,生存和生活永远是两个概念。
故事中老虎是危险的象征,片中最大的危险就是贩隼人老大。他生性残忍、嗜杀,为了钱不择手段。老板娘勒索他,他就撞死老板娘,嫌傻儿子多事就直接撞死,加油站老头拎着他的隼去换钱,他就蹲守并且杀掉老头,甚至将潘肖利用后也丢入车中企图杀人灭口。在无人区中,老大的角色堪称是最没有人性,最极端反面的一个。也就是这样一个角色的设置,带来了诸多暴力美学的效果。“影片中的暴力无所不在,在表现这些暴力元素时,导演宁浩很多时候采用了一种类似于昆汀式的‘突如其来’暴力法,在展现暴力场面时事先不给观众打招呼,在观众意想不到的情况下突如其来的将暴力元素表现出来,带来暴力的同时,更给观众造成一种惊吓,暗示无人区世界生存之残酷。比如,盗猎团伙老大开着车忽然闯进了银幕穿透了房屋;黄渤饰演的杀手毫无征兆的便被一个智力障碍人用锤子敲破了脑袋……影片中这些种种‘突如其来’的暴力无不透射着整部影片的黑色荒诞意味。”⑥
另一个危险是贩隼人老二,虽然危险却也是影片喜剧效果所在。他是一个倒霉的恶人,和老大不同的一点是,他享受做事的过程,而老大只追求以最干脆利落的方式达到目的,所以他几次醒来之后都没有立即杀死律师,让律师、舞女及油站老板和哑巴儿子受自己的掌控,享受威胁带来的刺激与满足。
“人在陷入绝境的时候,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所谓的动物本能”,“人之所以是人,不是因为放弃自私,而是因为人会用火”,片中的旁白和台词多次有意识地提及动物本能。导演宁浩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人性当中本来就有的那些东西,有动物性,也有社会性,社会性是善,动物性是恶,这个动物性是索取,社会性是付出。但在那两个东西之间,什么才是正确的。那当然其实我们所新学会的东西是方向,善是新学会的,那就是一种方向,你只有善,就是利他性,才能把我们这个组织团结起来,团结起来我们才能够更有利的去征服别的物种,和在宇宙当中占有一定的空间。”社会分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社会,人类社会有约定俗成的道德观念以及强制行驶的法律法规,而自然社会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当人脱离或远离了社会性,就要遵守自然法则,此时的人与动物是否还有本质上的区别呢?
片中远离社会约束的“无人区”中的每个人都在追求金钱利益的最大化,然而每个人的利益都是不合法的,捕猎贩卖珍禽、不良辩护、捆绑经营、色情服务、偷运汽油,这一切文明里的盲点与禁地在无人区这个地方都似乎变得正常起来。一旦有人触碰到了自己利益的部分,就会形成敌我阵营,“尽管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具有强大的理性,但是在处理社会关系和个人利益问题上总是倾向于非理性”⑦这种非理性的本能意识源自于对生命体存活的渴望,但人之为人恰恰是因为人的意识形态受到某种强制性、约束性的规则规定,就像自由的相对性一样,完全的放任自流也就丧失了自由的意义。
无论是“无人区”还是“有人区”,人性的丧失或偏离都会发生,荒凉沉寂的环境将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无限放大。或许影片过后,我们更应该去思考,人们脱离了这些固有的约束,是否所有人的目的与指向都停留在利益的纷争上。在社会群体形成的漫长时间里,现在我们与过去的人们相比,在人性上的表现与认识是进步发展,还是简单的复制重生?
注释:
①林沛.极简故事的社会寓言[J].戏剧之家,2014(02).
②孙承建.《无人区》之无及其思辨性.[J].电影艺术,2014(01).
③来自360百科。
④聂芳.《无人区》的空间叙事与人性批判[J].电影文学,2014(11).
⑤孙承建.《无人区》之无及其思辨性.[J].电影艺术,2014(01).
⑥杀手里昂Leon.《无人区》∶动物世界[J].现代青年(细节版),2014(01).
⑦傅吉元.人性缺陷与文化控制——现代危机根源探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269.
[1]李云灵.用《无人区》印证人性和动物性[N].东方早报,2013-11-22(B02).
[2]潘桦,李艳.国产电影的“无人区”——从影片《无人区》看中国电影的新方向[J].现代传播,2014,216(7).
[3]孙承建.《无人区》之“无”及其思辨性[J].电影艺术,2014(01).
[4]闵媛春.解析国内首部西部公路片《无人区》的影响审美风格[J].电影评介,2014(12),
[5]余松.《无人区》∶逡巡于天地间的生灵[J].中国电影评论,2014(3).
J905
A
1007-0125(2015)07-0120-02